兩個名方,辯證加減,巧治靜脈曲張
王女士來找我就診時癥狀已經非常明顯,雙下肢水腫,並且脹痛明顯,活動非常不便。據她自訴,靜脈曲張已經有十余年了,之前沒啥癥狀,不疼不癢的也就沒管它,前一陣時間一直抱孩子,癥狀突然就加重了。
刻診:下肢腫脹,按之沒指,脹痛明顯,活動困難,舌質暗,苔薄膩,舌下脈絡紫暗,脈弱無力。
脈證合參,此氣虛推動無力,以至血液凝滯,水濕內停,阻於下肢經絡,發為筋痹,投補陽還五湯合當歸芍藥散,已期補氣通痹,活血利水,方葯如下:
桃仁,紅花,赤芍,當歸尾,川芎,生黃芪,地龍,生白朮,茯苓,澤瀉。
患者服藥7劑后,水腫、脹痛皆緩解,效不更方,14劑后水腫、脹痛消失,諸症皆平,至今已有7年之久,未複發。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治病,首先需要知道發病機制,本病看似複雜,其實結合舌脈癥狀分析,主要還是氣虛,氣為血之帥,故氣虛則不能推動血液運行,是為「瘀」,氣不行則水停,是為「水」,血瘀水停,不通則痛,是為「痛」、「腫」,既明其理,治當益氣,活血,通絡,行水,諸法合用。
方從法出,補陽還五湯益氣活血通絡,當歸芍藥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方證合拍。方中生黃芪,重用,力大效猛,既能補氣,又能利水消腫;桃仁,紅花,當歸尾,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白朮,茯苓,澤瀉,既能健脾以培土製水,又能利水以消腫止痛;而廣地龍則行氣活血,通經絡。
中醫辯證,辯體質,辯病因,方能有此效,所以講究一人一方,藥方、劑量皆需辯證,萬不可輕用。
我是@中醫外科何主任,有靜脈曲張等問題可以找@何主任生活號,我會一一回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