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部在哪兒?暗藏惡性腫瘤該咋辦?
73歲的高女士因心悸、憋氣來到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心內科就診。完善檢查后發現她患有肺栓塞、冠心病雙支病變,給予了抗凝、冠脈支架置入治療,期間患者出現腹瀉、腹痛、大便潛血。隨後,心臟中心心內科為她預約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回盲部隆起,病理為管狀腺瘤Ⅲ級,遂請普外科會診。回盲部在小腸與大腸交接的部位,回盲部腫瘤可表現為腹痛、腹瀉、腹脹、貧血、排便帶血等癥狀。
經驗豐富的普外科副主任醫師秦春和根據腸鏡檢查圖像,高度懷疑回盲部佔位為惡性,建議患者心臟情況穩定后前往普外科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
3個月后,患者到普外科住院后,再次接受腸鏡檢查,回盲部佔位病理結果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及家屬一致要求手術治療。但此時醫生了解到她還患有比較少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斯蒂爾病。這是一種可影響多個關節、內臟器官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炎症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激素。患者年歲已高,3個月前剛放過支架,又有少見的成人斯蒂爾病……一個個難題擺在普外科結直腸組醫生面前。
面對複雜的病情,普外科主任醫師趙力指出,患者的安全至上,做好手術只是基礎,圍術期管理更重要。完成術前檢查后,普外科立即組織風濕免疫科、麻醉科、消化內科、綜合ICU進行會診,心臟中心心內科制定了詳細可行的圍術期用藥方案。手術如約而至,趙力主刀順利完成腹腔鏡下右半結腸切除術。相對於傳統開腹手術而言,腔鏡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對周圍臟器的損傷較小,減少併發症發生,有利於早日恢復胃腸道功能。
術后4天患者可以下地活動,術后5天從流食漸漸恢復正常飲食,10天後順利出院。術后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告知患者出院后需繼續服用化療葯。患者定期在秦春和醫師門診複查,表示身體恢復良好,沒有不適!
普外科在趙力的帶領下,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向兄弟科室學習,依據病情進程規範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措施,綜合各學科力量將患者利益最大化。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應該「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把更多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作者:普外科 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