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發小兒風濕熱?出現發熱、心臟炎症怎麼辦?
小兒風濕熱,並非感受風和熱,而是一種專有病名,由一種專門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來。
其中這種溶血性鏈球菌多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可引起患兒發熱、關節疼、皮膚結節、心臟炎等一系列癥狀。
小兒風濕熱主要由於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還與遺傳以及家族病史有關,多發生於抵抗力低下者、營養不良者,以及居住環境潮濕者。
那麼小兒風濕熱主要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1、發熱
發熱主要表現在鏈球菌感染前期,如在發病1~4周時,可發生感冒、咽炎、扁桃體炎等短期發熱、持續低熱、猩紅熱等癥狀表現,且癥狀表現輕重不一,亦可無癥狀,同時小兒風濕熱還可伴有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多汗等表現。
2、心臟炎症
小兒風濕熱可累及心臟組織,累及心臟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臟受累,可使患兒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可誘發包括心肌炎、心肌膜炎、心包炎、慢性心臟瓣膜病等心臟類疾病,部分心臟炎症還可呈隱匿性經過,所以小兒風濕熱最突出的病癥多為心臟病癥。
3、多發XX節炎
多發XX節炎多為急性起病,主要累及膝、踝、肘、腕等大關節部位,部分關節炎具有遊走性,可累及部分小關節等,多發XX節炎的出現,可引發病變部位的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此癥狀可在數日或數周,以及痊愈時消退。
4、舞蹈病
舞蹈病也是小兒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其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不規則、程度不一的不自主運動,如出現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不自主皺眉、縮頸、聳額、聳肩等,或四肢不自主運動,以及肌肉無目的痙攣等,還會在患兒XX時,或注意力集中時,不自主表現加劇,入睡后可消失。
5、皮膚病變
皮膚病變主要表現為皮下結節、環形紅斑等,其中皮下結節可見為豌豆大小的圓形小結,隆起于皮膚,能自由活動,多無壓痛,可時消時現,常與心臟炎症並存,而環形紅斑則主要可見為磨擦后表現明顯,且形狀呈環形或半環形,環內皮膚顏色正常,邊緣稍隆起,呈淡薔薇色,1天之內可時隱時現,無痛感及癢感等。
小兒風濕熱在兒科疾病中較為常見,一般是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小兒風濕熱多在年齡為5~15歲發病,且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下降趨勢。
那麼小兒風濕熱嚴重嗎?
因為小兒風濕熱可以引發嚴重的心臟疾病,此時不及時治療,或者病情反覆發作、遷延不愈時,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等,就可危及患兒的生命健康。
所以小兒風濕熱除了影響到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等,以心臟損害最為嚴重。患兒應早期診斷,早期進行正確治療,並且積極預防併發症。
那麼小兒風濕熱還能夠治愈嗎?
小兒風濕熱是能夠治愈的,且屬於治愈率比較高的疾病,但容易複發,其關鍵在於積極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通過有效途徑預防和控制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日常注意居住環境衛生,做到防潮保暖、通風透氣等,積極幫助增強患兒自身體質。
小兒風濕熱?以藥物治療為主,早診斷早治療!
小兒風濕熱的治療,應積極控制急性期癥狀發作,防止病情加重,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心臟發生不可恢復的改變,此外其治療主要可使用藥物治療等。
那麼小兒風濕熱應該怎麼進行治療呢?
1、對因治療
小兒風濕熱,可以進行去除病因治療,消除鏈球菌的感染病灶,控制鏈球菌感染,其主要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患兒出現青黴素過敏,則可選用頭孢類抗生素,或者阿奇霉素,以及紅黴素等。
2、對症治療
積極控制出現的癥狀,如發生關節炎,可使用水楊酸製劑如阿司匹林等藥物進行解熱鎮痛治療,發生心臟炎症,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藥物進行抗炎抗過敏治療,發生舞蹈病,可使用苯巴比妥等藥物進行鎮靜催眠治療等。
小兒風濕熱患兒,應遵醫囑正確用藥,定期複查,積極預防和控制鏈球菌感染,同時要注意患兒的心臟、關節的情況,積極做好日常護理。
那麼小兒風濕熱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1、正確飲食
飲食應以易消化為主,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魚湯、瘦肉粥等,盡量少食多餐,可每日進餐4~5次,每次7分飽為宜,少吃高鹽、高脂食物。
2、保證休息
適當休息主要是為了減輕心臟負擔,如急性期患兒,可卧床休息2周左右,輕度心臟炎症者,可卧床休息4周左右,如果伴有心力衰竭者,應卧床休息8周以上。
3、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主要是為了提高患兒自身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進行散步等輕鬆型運動鍛煉,同時運動鍛煉中要注意關節的保護,防止其受傷等。
寫在最後:
小兒風濕熱具有遺傳因素,也具有一定複發性,應積極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