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手麻、腳麻、肢體麻木,背後隱藏了什麼?是病嗎?告訴你答案
劉大爺患有「三高」多年,病情一直控制得挺穩定。近期,劉大爺發現自己的腿腳出現了問題,正常走路走一會,就會腿麻,此時停下來休息又能得到緩解,而後再繼續走路又會出現同樣的癥狀。
這個情況讓劉大爺十分難受,害怕腿麻的他直接不出門了,盡可能減少走路的次數。
事實上,劉大爺身上的癥狀為間歇性跛行,是腿梗的早期癥狀之一,因為運動時腿部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給所致。
手麻、腳麻、肢體麻木...不少人常常出現這種感覺,這背後隱藏了什麼呢?是疾病嗎?
一、人為什麼會感覺到「麻」?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蹲久了之後站起來腿麻,就像不是自己的腿一樣、睡覺起來手麻了、吃了火鍋之後嘴麻了、又或者是不小心被人碰到手臂之後直接麻掉,但引起「麻」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
蹲著、睡覺時引起的「麻」感其實是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后出現的缺血缺氧,在這種情況下,神經無法及時向大腦傳遞信號,出現短暫性的麻感,這種情況一般一會時間后就能緩解。
而有時候麻的位置還會出現刺痛的感覺,這多半是因為感覺神經末梢受到壓迫,繼而產生刺痛、灼痛感;
吃一些辣的食物后,感覺嘴巴麻了,這是因為辣椒內的化學物質刺激到味蕾引起的。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花椒內含有的花椒麻素會給神經帶來50赫茲的震動,這也是麻感的由來;
而碰到手臂后出現麻感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被碰到了「麻筋」。麻筋就是尺神經,從手肘一直延伸到我們的指尖,手肘部位的又被稱之為尺神經溝,這個部位被碰到容易讓人產生麻麻的感覺。
二、身體出現麻,還可能是疾病的暗示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身體出現一些異常的「麻」感,很可能是罹患某些疾病所致,讓我們一一來看。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若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神經受損,引起神經病變發生。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身上出現的麻木感會從下肢開始,同時還可能伴有刺痛、肢體無力以及痙攣的感覺。
2、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短暫性腦缺水、腦卒中,會導致大腦處理觸覺的部位受損,繼而引起身體麻木。出現的麻木感最經典的是出現在身體的一側,手腳、軀幹以及面部都可能有麻木感。
如果還會伴有頭痛、視線模糊以及胡言亂語等異常癥狀,警惕是中風的徵兆。
3、心臟病
一些心臟病患者在病情發作時,會出現呼吸急促、冒冷汗以及胸痛癥狀,部分患者會同時伴有手臂麻木疼痛的癥狀,常見於左臂內側。如若有這些癥狀的話,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4、腕管綜合征
該病多發生在主婦、程序員等人群身上,這些人群在日常需要經常使用手腕,容易導致手腕出現慢性勞損,腕管易變得狹窄,繼而導致從中穿行的神經受到壓迫,引起明顯的手麻癥狀。
一般是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現麻木疼痛,甚至可能晚上會因為麻痛驚醒,嚴重的時候還伴有手部肌肉萎縮的癥狀。
5、維生素B12缺乏性周圍神經病
維生素B12是體內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是核蛋白合成已經髓鞘形成所需要的輔酶,缺乏可出現四肢麻木等周圍神經發生病變的癥狀。
三、經常感到麻,怎麼緩解?「麻木」是疾病的常見併發症,十分影響生活,對於一些經常感覺到「麻」的人群,該如何去進行緩解呢?
首先,需要明確自己身上出現的麻是否是因為疾病因素所致,發現是疾病因素所致后要及時去進行治療。在原發病治療好后,異常發麻的感覺也會緩解。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飲食上建議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動物脂肪、肉類少吃一些,對於軟化血管、緩解手腳發麻有一定幫助;
日常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有條件的可以在中午適當的午休一會,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睡覺時注意要保持不壓迫到手腳的姿勢,枕頭的選擇要軟硬適中,高度在7~9cm為宜;
建議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群運動要選擇舒緩的,如瑜伽、太極拳以及散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多喝水,喝水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加快,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對於健康有很大好處;
老年人日常要注意營養均衡,如有需要則可補充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B6和維生素C,改善身體代謝功能。最後,定期體檢,控制慢性疾病。
對於一些在日常經常出現手腳異常發麻表現的人群,一定要及時明確病因,切不可拖延任由病情持續發展。當然,一些因為生理性原因所致的,則注意避開這些誘因即可。#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 《手發麻、發木要小心,可能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CCTV生活圈 2020-11-02
[2] 《經常手麻?可能是身體出現了這9種問題!》.中國醫學論壇報 2022-03-26
[3] 《人為什麼會感到「麻」?》. 第十一診室 2021-12-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