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的輕、中、重分級標準
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亦稱為精神發育遲緩、智力障礙。
是指個體在發育成熟前(通常指18歲以前),由於精神發育遲滯,智力發育障礙或受阻而導致的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同時伴有社會適應困難為主要特徵點一種綜合征。
根據智力水平的不同,精神發育遲滯共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四級。
(一)輕度
適應XX輕度缺陷,約占該障礙的75-80%,智商範圍為50-69,成年後智力水平相當於9-12歲正常兒童。
★ 早年發育較正常兒略遲緩,且不像正常兒童那樣活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 做事或循規蹈矩,或動作粗暴。語言發育略遲,抽象性詞彙掌握少。分析能力差,認識問題膚淺。
★ 學習成績較一般兒童差,能背誦課文,但不能正確運用,算術應用題完成困難。
圖源丨攝圖網
通過特殊教育可獲得實踐技巧和實用的閱讀及廣告牌能力。
成人後可做一般家務勞動和簡單的具體工作。遇事缺乏主見,依賴性強,不善於應付外界的變化,易受他人的影響和支配。
(二)中度
整個發育比正常兒童遲緩,約占該障礙的12%,智商範圍為35-49,成年後智力水平相當於6-9歲正常兒童。
★ 語言功能發育不全,吐詞不清,詞彙貧乏,只能進行簡單的具體思維,抽象概念不易建立。
★ 閱讀和計算方面不能取得進步。
經過長期教育和訓練,可學會簡單的人際交往,基本衛生習慣、安全習慣和簡單的手工技巧。
圖文無關
(三)重度
約占該障礙的8%,智商範圍為20-34,成年後智力水平相當於3-6正常兒童。
★ 早年各方面發育遲緩。發音含糊,語言極少,自我表達能力極差。
★ 有一定的防衛能力,能躲避明顯的十分危險。
經過系統的習慣訓練,可養成簡單的生活和衛生習慣,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
圖文無關
(四)極重度
約占該障礙的1-5%,智商範圍低於20,成年後智力水平低於3歲正常兒童。
★ 對周圍一切不理解。缺乏語言功能,最多會喊「爸」、「媽」等,但並不能真正辨認爸媽,常為無意識的嚎叫。
★ 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不知躲避明顯的危險。情感反應原始。感覺和知覺明顯減退。
★ 運動功能顯著障礙,手腳不靈活或終生不能行走。
★ 常有多種殘疾和癲癇反覆發作。個人生活不能處理,多數早年夭折。倖存者對手腳的技巧訓練可有反應。
圖文無關
除以上所述外,精神發育遲滯患兒尚常伴有聽力障礙、視力障礙、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癲癇等。
這些障礙包括:行為障礙、恐怖症、強迫症、廣泛焦慮障礙、兒童孤獨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等。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結束了,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