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丨黏液性卵巢癌新發現:浸潤性亞型與OS、不良預后標誌物
根據2022年10月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雜誌《臨床癌症研究》的一項黏液性卵巢癌(MOC)的研究,MOC早期診斷患者有望實現更加個性化的治療。來自全球的1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了這項新研究,共同分析了來自I期MOC患者的604個組織樣本中細胞生長的微觀模式,這是該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研究。
MOC是上皮性卵巢癌的組織學亞型之一,具有獨特的臨床、組織學和分子特徵。MOC約占卵巢癌病例的3%,相比患病率更高的高級別漿液性上皮性卵巢癌,MOC通常腫瘤更大,這也導致早期診斷率的提高,臨床上FIGO I期的MOC患者常見。MOC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
浸潤性亞型與更差OS相關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引入了一種新的MOC診斷分類,根據生長模式將其分為兩種亞型,即膨脹性亞型(expansile invasion)和浸潤性亞型(infiltrative invasion)。《臨床癌症研究》發布的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在I期患者中,相比膨脹性模式,浸潤型模式與MOC診斷後2年內總生存期(OS)降低相關(風險比為2.77)。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Nicola S. Meagher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說:「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患有早期MOC的女性(即腫瘤沒有擴散到卵巢之外),如果腫瘤發生浸潤性侵襲,確診后的前兩年裡,她們的生存概率會低得多。」在MOC早期階段就知道這一點,可能有助於選擇I期患者進行輔助治療,我們可以確定哪些患者在摘除卵巢手術后需要增加化療,並從化療中獲益。
不良預后的標誌物
該團隊還研究了19個候選基因,發現血小板反應蛋白2(THBS2)和轉膠蛋白(TAGLN)在MOC腫瘤中的高表達是不良預后的標誌物,與MOC患者OS縮短相關,HR分別為1.25和1.21。
THBS2和TAGLN在MOC中高表達導致不良預后,在浸潤性亞型中表達上調,這值得進一步研究。這項發現可能最終有助於解釋MOC腫瘤的「一些生物學機制」,並有助於開發靶向治療藥物。
變革MOC治療指南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結果改變MOC指南。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卵巢腫瘤組織分析聯盟負責人Susan Ramus在新聞稿中解釋說,目前由於數據有限,世界各地發布的早期MOC患者治療指南存在差異。例如,在一些地區的指南中,浸潤性亞型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特徵,並決定了這類MOC患者接受的治療;而其他一些MOC指南建議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療途徑。我們希望在這項大型研究結果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MOC治療指南能夠統一,對具有不良指標的患者進行治療。」
研究人員正在計劃一項驗證試驗,以進一步研究這些基因組標記,為未來研發靶向治療策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Meagher NS, et 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ucinous ovarian tumors and comparison with upper and lower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identifies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Clin Cancer Res. 2022 Oct 12:CCR-22-1206. doi: 10.1158/1078-0432.CCR-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