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出倉!泰安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泰安市中心醫院成功實施
「終於出倉了……」近日,在泰安市中心醫院血液病診療中心,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陳大娘(化名)順利出倉,當邁出移植倉門的那一刻,標志著泰安市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實施。
57歲陳大娘「病魔纏身」
五年前,來自新泰市的陳大娘因乏力、貧血到泰安市中心醫院就醫,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低危)。面對病魔,陳大娘開始了化療治療之路。
據血液病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白觀臣介紹,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也叫急性白血病前期,是血液系統的一種惡性腫瘤,在臨床上多分為低中危、高危多項等級,其特徵是正常造血功能缺陷導致血細胞減少,有轉化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風險,一旦轉化,生存期極短,要想徹底治愈唯一的希望是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隨著病情的不斷變化,陳大娘身體狀況愈來愈差,在近期的治療中,白觀臣發現:患者全血細胞減少,且輸血依賴性強並出現造血功能衰竭跡象,病情逐漸惡化。經過家屬慎重考慮,決定接受醫生建議——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式,需要找到與陳大娘匹配的幹細胞才能進行移植。在親屬間配型后,兩個女兒的配型與患者匹配失敗,而唯一的兒子卻長期在西藏某部衛國戍邊,因特殊原因不能回來為母親捐獻幹細胞,因此全家陷入深深的擔憂之中。
了解該情況后,血液科診療中心團隊第一時間聯繫中華骨髓庫尋求幫助。事情的轉機比預想中來得更快,經向全國尋找合適配型,與江蘇省一名93年的志願者初步匹配。隨後,血液科診療中心團隊立即向中華骨髓庫申請啟動該供者的後續流程,陳大娘與該供者完成了相關檢測並確認配型成功,供者完成體檢並且結果合格。
實現全市「零」突破
成功完成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9月28日,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王世江從蘇州出發,跨越近800公里,將當天下午採集的造血幹細胞親手交到血液科診療中心醫護人員手中。隨即,這份「生命種子」開始注入陳大娘體中。
移植艙20余天後,在血液科診療中心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照護下,陳大娘度過了一道道難關,身體各項指標終於逐漸好轉,于10月12日順利出倉,也迎來了「重生」。
據了解,目前患者情況穩定,還需一段時間的移植觀察護理,便可回到正常生活。
此次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填補了泰安市無關供者移植技術的空白,意味著泰安市中心醫院血液病診療中心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又躍上新台階,對科室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讓全市及周邊地區血液病患者多了一份治愈的希望。
作為區域內血液病診療的領軍者,泰安市中心醫院血液病診療中心在副院長、血液病診療中心學科帶頭人滕清良帶領下,紮實開展「三基三嚴」訓練,不斷引進新技術、開展新業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後被授予「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首批「中國血液病專科聯盟成員單位」、首批「中國血液病專科聯盟血液病護理聯盟成員單位」(全國僅19家)等,一個個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不斷推動中心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現如今,血液病診療中心擁有獨立的血液學專科實驗室,下設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貧血出凝血、兒童血液病、造血幹細胞移植等6個亞專業病房以及血液監護室、血液日間病房,學科結構更加合理,學科布局更加完善,學科發展更加平衡。面對血液病患者越來越高的健康需求,血液病診療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將繼續秉承「名中心、做中心、人民健康最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攀登學科發展高峰,為更多血液疾病患者「植入希望」。
記者/鄭華鑫 王磊 通訊員/孫濱 白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