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之路(三)留觀
住院留觀對於我們不曾住院的外行人來說,並不覺得嚴重。總以為到了正規的大醫院把身體交給醫生,輸了液病情就能控制,個把星期可能就出院了。自從輸上液體之後,老公就不再發燒了,又做了加強CT,醫生好像也沒做出準確性的判斷,只告訴我們膽管下端長了個囊腫,無法判斷性質,要等待消化科大夫進一步給我們做EGD,也就是胃十二指腸內鏡檢查,同時放個支架引流膽汁退黃。我們認為這辦法可行,至少解決黃疸梗阻問題。醫生初步診斷是梗阻性黃疸。
第二天下午,消化科大夫來詢問情況,並告訴我們放支架的同時還得取樣,也算個手術,費用得兩萬多,不過都可以走醫保。在我們看來費用不是重要問題,我們迫切想知道腫瘤性質。不管怎樣,引流退黃是關鍵。遺憾的是,當大夫知道我們平時服用阿司匹林時,告誡我們暫時不能做,怕引起出血。要等阿司匹林代謝后再做,至少等五天,算下來要等到下周一了。
接下來是周末,大夫休息,值班大夫只是例行公事,只說等周一再說,不過輸液沒有停。地下留觀室的日子簡直比打仗都刺激。
5月30日,也就是周一下午,大夫通知我們晚上不要吃飯,晚上二十點后不要喝水,第二天要做胃腸鏡手術。31號周二下午13點,有護工推輪椅帶我們到門診六層手術室。把老公送進手術室后,醫生讓我在大廳等候,預計得一個小時。趁著一個小時的空檔,我趕緊到醫院外的店鋪里給我們各買了一套睡衣和內褲。好幾天沒脫衣服了,沒換內衣,身上很難受。又買了些洗滌用品,包括臉盆,香皂,洗衣粉,濕巾,衛生紙,抽紙之類的。
商家知道我們住院,提醒我們還要買飯盒,住院部病人打飯得自己帶餐具,不然到了住院部就沒法出來買了。我將信將疑,因為在留觀室訂的是盒飯,不需要自己的餐具,難道住院部和留觀病房規矩不一樣?出來一趟不易,買就買了,萬一用得著呢。
來去匆匆,趕到手術室門外大廳,一看時間已經進去40分鐘了,剛放下購買的大包小包的物品還沒喘口氣,手術結束了。醫生通知家屬進去推病人出來。把物品放在大廳匆匆跟醫生進去,老公剛從手術床下來,情緒還好,只是一個勁說難受。
我扶他坐上輪椅, 推著他出來,把兩大包物品放在他腿上,讓他環抱住,我們這才回到留觀病房,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因為放了支架引流,黃疸就會慢慢消退,現在只需等待活檢結果了。
醫生說結果五到七天才能出來。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都得進一步手術,否則腫瘤不除還會堵塞。這話讓我們覺得大手術勢在必行,如果進一步手術就要轉住院部,難道在留觀室還得等一周?
不是害怕檢查的結果,因為我們堅信不會是惡性腫瘤。害怕的是在地下室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再待一周,該怎麼熬過去。
首先是不見天日,像關禁閉似的不能出門。室內陰冷潮濕,穿兩件衣服都無法抵禦陰涼之氣,好想蓋著大被子暖一暖。好在我們來醫院的時候,擔心老公體溫下降打擺子,多帶了一件加絨保暖外套。這下派上用場,白天冷了就在衣服外邊加上保暖外套,吃完飯感覺熱了就脫一會,不久又得穿上。不然頸后發涼,頭就不舒服。晚上索性穿上厚外套睡覺。因為家裡送來的是空調被,感覺不暖和。
其次,就是衛生間的問題了。一間病房十幾張床,加上陪護人員,五十多人共用兩個衛生間。不分男女,解手洗漱都在一起。要命的是重病人站立不穩,撒尿經常灑在便池外或者便池邊緣,地上總是濕汪汪的。盥洗池是感應水龍頭,人們洗漱涮尿壺都在一個水龍頭下。腳下永遠都是水汪汪。衛生間永遠都有人在排隊。凌晨三點還能聽到嘩啦啦的洗漱聲,每次上廁所都是一種折磨。難聞的味道自不必說,還得耐心在門後排隊等候,否則永遠進不去。
留觀室病人是沒有病號服的,病人都穿著自己的衣服。老公穿的長褲上了兩次衛生間后鬧著要脫褲子,說褲腳拉到衛生間地面濕了,感覺噁心。沒有帶多餘的外褲,守門的又不讓出去,我也無能為力,只好讓他再忍耐吧。臭被窩畢竟保暖,護士還不允許陪護家屬躺床上呢。
好在我們趁著做內鏡檢查的時候,偷偷溜出去一趟買了套睡衣內褲可以替換下來,否則不知道接下來的幾天該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