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人數據揭示:哪些微量營養素可有益心血管健康?
12月18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12 篇文獻,關注:心血管,微量營養素,鹽,魚油,脫髮,痴呆,禁食,腦損傷,咖啡,慢性腎病,素食,政策。
任發政院士團隊:哪些微量營養素可減少心血管風險?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7.203]
① 納入884項隨機對照試驗(共883627人),評估27種微量營養素對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影響;② 補充n-6脂肪酸、L-精氨酸、L-瓜氨酸、鎂、鋅、α-硫辛酸、褪黑素、兒茶素、薑黃素、黃烷醇、染料木素和槲皮素顯著減少CVD風險;③ n-3脂肪酸可降低CVD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冠心病風險,葉酸可降低中風風險,輔酶Q10可降低全因死亡風險;④ 維生素C、D、E和硒對CVD或2型糖尿病風險沒有影響;⑤ β-胡蘿蔔素會增加全因死亡率、CVD死亡風險和中風風險。
【主編評語】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CVD)的發生及進展有關。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等健康的飲食模式有助於CVD的預防與治療。這些飲食模式富含多種微量營養素,但這些微量營養素與人群CVD風險間的關係缺少系統性評估及量化。美國布朗大學Liu Simin和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院士團隊近日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發表研究文章,系統總結了27種微量營養素了在884項隨機對照試驗中對CVD風險的影響,強調了微量營養素的多樣性在維持心臟代謝健康中的重要性。(@芥末)
【原文信息】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2022-12-05, doi: 10.1016/j.jacc.2022.09.048
總向食物中加鹽增加的還有CVD風險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7.203]
① 研究納入17.6萬餘名無心血管疾病(CVD)的成年人,平均隨訪11.8年,共記錄6993名缺血性心臟病(IHD),2007例中風以及2269心力衰竭;② 矯正相關協變數和DASH飲食后,較低食物加鹽頻率與較低的總CVD事件顯著相關;③ 相較于總是向食物加鹽,一般、偶爾和很少向食物加鹽的HRs分別是0.81,0.79和0.77;④ 其中,向食物加鹽行為與心力衰竭的相關性最強,其次是IHD,而與中風無相關性;⑤ DASH飲食結合較低頻率的食物加鹽行為表現出最低的CVD風險。
【主編評語】
長期向食物中加鹽反映了一個人對鹽味的偏好和鈉的攝入,且其與壽命顯著相關。基於大人群樣本研究,本文探究了向食物中加鹽與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向食物中加鹽確實增加CVD風險,尤其是心力衰竭和中風。文章啟示公眾應該少向食物中額外加鹽。(@Bingbing)
【原文信息】
Adding Salt to Food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22-11-28, doi: 10.1016/j.jacc.2022.09.0
國內團隊Nature子刊:為什麼有些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不能受益於魚油?Nature Communications——[17.694]
① 魚油(FO)減少了Ldlr−/−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的主動脈病變和炎症,這依賴於AMPKα2;② AMPKα2的失活增加脂肪酸受體GPR120的SUMO化,阻斷FO誘導的內化和與β-arrestin的結合;③ 整體上,FO濃度與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無關,但在AMPKα2水平較高的患者中,FO濃度與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呈負相關;④ 需要AMPKα2來維持FO在CAD患者中的抗炎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⑤ 刺激物或AMPK激活劑的有益作用可能會通過每日食用FO得到增強。
【主編評語】
某些人群中,食用魚油(FO)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但FO在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未顯示出治療效果。北部戰區總醫院的韓雅玲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文章,發現AMPKα2對於FO介導的抗炎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是必需的,這或能解釋心血管患者對魚油的響應異質性。(@章台柳)
【原文信息】
AMPKα2 controls the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 of fish oils by modulating the SUMOylation of GPR120
2022-12-13, doi: 10.1038/s41467-022-34996-x
Cell子刊:富含魚油的高脂飲食誘導小鼠脫髮Cell Reports——[9.995]
① 餵食不同脂肪來源的高脂飲食(HFD,如魚油和可可脂),攝入魚油HFD的小鼠表現出脫髮;② 魚油中的ω-3脂肪酸促進皮膚真皮中CD207-(胰島蛋白)骨髓巨噬細胞的非典型滲透,升高TNF-α信號誘導脫髮;③ 其中表皮脂肪酸結合蛋白(E-FABP)發揮重要作用,激活了真皮常駐巨噬細胞的ω-3脂肪酸/ROS/IL-36信號通路;④ E-FABP的缺失可保護小鼠免受魚油HFD誘導的脫髮影響;⑤ E-FABP作為一種脂質感測器,調解ω-3脂肪酸控制的巨噬細胞功能和皮膚健康。
【主編評語】
膳食脂肪可調節免疫細胞功能和皮膚健康。Cell Reports近期發表的文章,發現富含魚油的高脂飲食會導致小鼠脫髮,而富含可可脂的高脂飲食不會。機制上,在皮膚細胞中表達的表皮脂肪酸結合蛋白(E-FABP)在魚油誘導的脫髮效應中起重要作用。(@章台柳)
【原文信息】
Consumption of fish oil high-fat diet induces murine hair loss via epiderm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skin macrophages
2022-12-13, doi: 10.1016/j.celrep.2022.111804
一文讀懂AD及痴呆的營養代謝和腦生物能學進展(綜述)Alzheimeru0026#;s and Dementia——[16.655]
① 葡萄糖代謝失調、線粒體FAO損傷、細胞生物能衰竭及血腦屏障(BBB)功能障礙等是AD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原因;② BBB生物能量衰竭與腦細胞炎症和氧化應激有關,會引起髓鞘喪失及AD病理標誌物出現,腸菌及其代謝物可能在AD患者相關衰老和線粒體功能障礙中發揮重要作用;③ 線粒體功能障礙會導致向大腦輸送營養紊亂,引起大腦生物能學營養支持不足提前發生,早於AD病理標誌物出現;④ 單一營養素或與飲食模式組合干預可指導AD個性化臨床。
【主編評語】
大腦滿足其能量需求的能力受到干擾會增加突觸喪失、神經退化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因此,針對代謝途徑的營養和代謝干預與診斷相結合以識別腦生物能學缺陷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 (AD) 的預防和管理提供新的治療潛力。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Alzheimeru0026#;s and Dementia上發表最新綜述,系統論述了營養代謝在調節腦生物能和降低AD風險中的作用,在細胞水平上剖析了老化大腦中生物能量分解的主要機制,以及生物能量紊亂的假定原因和後果,特別是在血腦屏障與營養腦輸送和營養干預的影響,還提出了單一營養素或與飲食模式組合干預AD的潛力,值得關注。(@九卿臣)
【原文信息】
Nutritional metabolism and cerebral bioenergetics in Alzheimeru0026#;s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2022-12-08, doi: 10.1002/alz.12845
間歇性禁食有助於神經血管健康再添新證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10.75]
① 間歇性禁食(IF)通過降低泄露微血管,血腦屏障(BBB)降解和緊密連接蛋白丟失緩解慢性腦缺血(CCH)相關神經血管病癥;② 此外,IF減弱白質損傷,維持髓磷脂鹼性蛋白水平,減少海馬體神經細胞死亡;③ 並且,IF減少CCH誘導的MMP-2水平以及其上游激活劑MTI-MMP增加,與BBB中心成分細胞外基質降解有關;④ 同時,IF降低CCH誘導的氧化壓力製造者丙二醛,增加抗氧化壓力的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主編評語】
慢性腦缺血(CCH)是一種血管性認知障礙(VCI)的病理機制。文章探究間歇性禁食(IF)對神經血管病理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IF緩解VCI小鼠CCH引發的神經血管損傷,基質金屬蛋白酶和氧化壓力相關途徑,以及細胞死亡等。(@Bingbing)
【原文信息】
Intermittent Fasting Attenuates Hallmark Vascular and Neuronal Pathologies in a Mouse Model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2022-11-30, doi: 10.7150/ijbs.75188
福建醫科大學:臨床營養在治療創傷性腦損傷的作用(綜述)Nutrition Reviews——[6.846]
① 許多臨床研究表明,創傷性腦損傷(TBI)患者的營養狀況與其病情和預后密切相關;② 治療TBI的營養複合物和補充療法(如腸內營養)正在一些臨床(前)研究實施;③ 這種補充治療的作用機制可能與通過確保足夠的ω-3脂肪酸、薑黃素、白藜蘆醇、芹菜素、維生素和(或)礦物質來修復神經血管單位(NVU)功能障礙有關;④ 此外,飲食習慣對TBI的康復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西式飲食與預后更差有關,而富含蔬菜水果飲食通過抗炎抗氧化機制保護NVU。
【主編評語】
神經血管單元(NVU)是一個功能上和結構相互依存的多細胞複合體,由神經元-膠質細胞-血管構成,在研究腦缺血的病理變化和血腦屏障通透性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NVU功能障礙涉及神經炎症、微循環障礙以及創傷性腦損傷(TBI)后的神經損傷過程。近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陳祥榮作為通訊作者在Nutrition Reviews發表了一篇綜述,討論了臨床營養對TBI發生后NVU功能障礙的影響。營養複合物和飲食習慣在TBI患者的康復中起著重要作用,其機制可能與NVU的修復有關。因此,營養療法可能成為一種新的防治TBI的方法,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註冊營養師陳彬林)
【原文信息】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clinical nutrition in treat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ffecting the neurovascular unit
2022-11-21, doi: 10.1093/nutrit/nuac099
不同類型的咖啡對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及全因死亡率的影響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8.526]
① 納入UK Biobank生物樣本庫中449,563名參與者(中位年齡58歲,55.3%為女性),平均隨訪12.5年,評估低咖啡因咖啡、現磨咖啡及速溶咖啡的攝入量對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影響;② 每日攝入4-5杯現磨咖啡或2-3杯速溶咖啡,與心律失常風險降低顯著相關(HR分別為0.83及0.88);③ 每日攝入1-5杯低咖啡因咖啡與心律失常風險無顯著關聯;④ 每日攝入任一類型咖啡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的減少顯著相關,每日攝入2-3杯的關聯最顯著。
【主編評語】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發表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對近45名參與者隨訪12.5年,攝入現磨咖啡或速溶咖啡(而非低咖啡因咖啡)與心律失常風險降低相關,而攝入任一類型的咖啡與心血管事件風險及全因死亡風險的降低相關。(@aluba)
【原文信息】
The impact of coffee subtypes on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rhythmias, and mortality: long-term outcomes from the UK Biobank
2022-09-27, doi: 10.1093/eurjpc/zwac189
喝咖啡或有助於保護慢性腎病高風險人群的腎功能Clinical Nutrition——[7.643]
① 納入鹿特丹研究的7914名參與者(平均66歲,57%女性),通過家庭訪談和食物頻率問卷評估咖啡攝入數據;② 中位隨訪5.4年,全體參與者的平均腎小球濾過率(eGFR)小幅下降,但排除混雜因素后,咖啡攝入與eGFR變化無關;③ 在70歲以上人群或肥胖人群中,每天多喝1杯咖啡與eGFR的縱向小幅增加相關;④ 在戒煙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咖啡攝入也與eGFR的保護性變化趨勢有關;⑤ 其中2505人的數據,咖啡攝入與尿白蛋白-肌酐比縱向變化無關。
【主編評語】
慢性腎病(CKD)全球患病率約13%,患者的腎功能進行性下降。研究表明健康飲食模式或特定飲食成分有助於降低CKD風險。咖啡因其含有抗炎和抗氧化成分而被認為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但相關證據較少。荷蘭瓦格寧根大學與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近日在Clinical Nutrition發表研究文章,在鹿特丹研究隊列參與者中發現咖啡攝入雖與總體人群的腎功能無關,但高咖啡攝入有助於保護CKD高風險人群(例如老年人、肥胖者)的腎功能。(@芥末)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habitu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kidney function: a prospective analysis in the Rotterdam Study
2022-12-01, doi: 10.1016/j.clnu.2022.11.017
維生素B12對於素食者的重要性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4.865]
① 對於素食者(尤其是嚴格素食者),維生素B12缺乏是主要的健康風險;② 維生素B12缺乏的標誌及癥狀包括:認知變化、呼吸困難、姿勢性低血壓、肌無力等;③ 英國的每日維生素B12推薦攝入量僅為1.5μg,相比於美國及歐盟的標準較低,且未考慮孕婦及產婦;④ 堅持嚴格素食的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的維生素B12缺乏風險較高,且其後代的低出生體重及早產風險更高;⑤ 英國飲食協會建議,嚴格素食者應攝入維生素B12補充劑及維生素B12加強食物。
【主編評語】
維生素B12是一種必需營養,但植物無法合成。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討論了素食者(尤其是堅持嚴格素食的孕婦及產婦)的維生素B12缺乏風險,並對如何補充維生素B12提出了建議。(@aluba)
【原文信息】
The importance of vitamin B12 for individuals choosing plant-based diets
2022-12-05, doi: 10.1007/s004-022-03025-4
Nature子刊:基於超市和網路的飲食干預或有助於改善飲食質量Nature Medicine——[87.241]
① 納入247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參與者(中位年齡58歲),2:2:1隨機分為三組,策略1為超市店內的、營養師主導的基於既往購買數據的個性化飲食干預,策略2在策略1的基礎上增加在線的飲食計劃干預,剩餘參與者為對照;② 3個月時,策略1與策略2干預組的抗高血壓飲食(DASH)評分較對照組增加4.7,達到主要終點;③ 3個月時,策略2組的DASH評分較策略1組增加3.8;④ 3個月時,策略1、策略2組的收縮壓、舒張壓、BMI均有所下降,但較對照組無差異。
【主編評語】
合理的飲食干預對改善飲食質量、防治多種疾病是十分有益的。但提高飲食干預的參與度和依從性依然面臨挑戰。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文章,在SuperWIN試驗中,發現基於數據引導的通過超市及在線購物工具進行的飲食干預能夠改善人群的飲食質量,也證明研究人員可以與零售商合作進行飲食干預實驗。(@芥末)
【原文信息】
Efficacy of supermarket and web-based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dietary qual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2-12-01, doi: 10.1038/s41591-022-02077-7
熱量標籤並不會影響工人在食堂購買的產品的熱量PLoS Medicine——[11.613]
① 對英格蘭的10個工作場所(約19000名工人,72%為男性,平均年齡40歲)的食堂隨機分組,在基線期后對選定的食物和飲料添加PACE標籤,持續干預12周,旨在評估PACE標籤對購買的熱量的影響;② 與基線相比,沒有證據表明PACE干預會導致工人購買產品的熱量變化,包括進行PACE干預的項目、非干預項目及所有產品;③ 在PACE干預期間,食堂的收入顯著增加;④ 不同食堂之間的影響差異很大,可能有重要的未測量的調節因素。
【主編評語】
PLoS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在英格蘭的10個工作場所食堂中進行為期12周的干預,發現體育活動卡路里當量評估(PACE)標籤並不會影響工人在食堂購買的產品的熱量,而增加了干預期間的食堂收入。(@aluba)
【原文信息】
Evalu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calorie equivalent (PACE) labels』 impact on energy purchased in cafeterias: A stepped-wedg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2022-11-08,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4116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orchid,Bingbing,劉暢,阿當,DMG-Quasimodo,註冊營養師陳彬林,XC YIN,芥末,aluba,趙靜
點擊閱讀過去10天的日報:
12-17 | 臨床新證:間歇性禁食輔助改善糖尿病,安全有效
12-15 | 今日Nature領銜,多篇好文聚焦腸腦軸研究前沿
12-13 | 20萬人數據揭示:預防IBD,健康生活方式能有多大作用?
12-12 | 腸菌如何促進IBS?卞兆祥等高分Cell子刊再發新成果
12-11 | 膳食糖與糖代謝知多少?12文再添營養新知
12-10 | 王碩等Nature子刊新發現:肺如何影響腸道的免疫細胞?
12-09 | 31分Cell子刊:媽媽吃膳食纖維太少,娃易胖?
12-08 | 運動與腸道菌群有何關係?新綜述一文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