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正在失去成為生命科學超級大國的機會
德國馬爾堡的 BioNTech 生產冠狀病毒疫苗,英國首先與輝瑞公司合作接種疫苗
英國擁有成為 21 世紀生命科學超級大國所需的一切。但短期壓力正在排擠長期解決方案,使它浪費了這個重要機會。
隨著英國政府宣布與 BioNTech 合作在英國試驗創新癌症疫苗,人們可能瞥見了未來。這些 mRNA 疫苗針對每種腫瘤的遺傳密碼量身定製,旨在利用患者的免疫系統。這是一種可能改變現行規則的方法,它有望像 mRNA 疫苗預防嚴重的 Covid-19 一樣保護患者免受癌症侵害。
這也可能降低護理成本,因為腫瘤測序和疫苗接種應該比現有的免疫療法便宜得多。 科學家、工業界和政府之間的這種合作起源於大流行,當時英國與輝瑞公司合作,率先接種了總部位於德國的 BioNTech 最暢銷的 Covid 疫苗。
人們在 2021 年再次瞥見了這種可能的未來,當時總部位於美國的 Grail 在英國招募了 140,000 人來試驗血液測試,以更早、更便宜地檢測癌症。如果這兩項試驗都證明成功,它們可能會改變癌症診斷和治療方式的整體格局,提高數百萬人的生活質量,並可能為 NHS 節省數十億資金。 這兩家外國公司選擇英國作為這些測試和治療的先驅,凸顯了我們作為創新目的地的聲譽。他們在學術界屬於世界一流的。
NHS 具有招募數千名不同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的獨特能力。但是,這個令人XX的未來正被現在置於危險之中。英國處於成為精準醫學新時代全球領導者的理想位置,但解決當前生活成本、債務和飆升通脹壓力的需要正在排擠支持創新所需的長期措施。 儘管他們的生命科學公司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但該行業仍然是部分政府部門懷疑和不理解的對象。最近削減小型創新高科技公司研發稅收抵免的決定完美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些在幫助這些公司在這裡蓬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年來,SV Health Investors 已經建立了數十家這樣的生命科學公司。作為稅收抵免決定的直接結果,他們現在將工作轉移到國外,在英國進行的臨床試驗也越來越少。
政府遲遲宣布了一項審查。一開始就沒有做出這個決定會好得多。 大公司也在裁員。製藥巨頭 AbbVie 和 Eli Lilly 退出了英國與 NHS 的定價協議。拜耳的製藥部門正在減少其在英國的足跡並裁員。我們自己的國內巨頭 GSK 和 AZ 已選擇在對商業更友好的國家/地區建立新工廠。 與此同時,英國在全球醫藥研發市場的份額正在下降。
英國的學者現在被禁止參加 Horizon EU 研究計劃,阻止他們參與歐洲關於疾病原因的開創性工作。 NHS 等候名單的危機掩蓋了急需改革的事實,以便 NHS 可以支付新葯的費用,從而使患者遠離醫院並顯著提高生存率。與其他國家/地區的患者相比,英國患者獲得創新、挽救生命的藥物的機會已經更少——結果證明了這一點。
英國需要的是心態的轉變。正如 BioNTech 和 Grail 試驗所表明的那樣,英國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資源和不容錯過的機會,可以將它確立為生命科學的超級大國。但是,政府的短視和無所作為,正使英國正在失去成為生命科學超級大國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