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臨症
這是爺爺晚年時抄的醫藥書。我也不知道是哪本書上抄的。
病有虛實逆從,葯有寒熱溫涼。醫非渺小,乃寄生死。最要變通,不宜固執。需明葯脈病治之理。悉望聞問切之理。葯推寒熱溫涼之氣。
臨症不要馬虎,需仔細辨別。要抓住本質問題,辨寒熱虛實,知標本轉化。不是做數理化習題那麼簡單,有哪些癥狀就用哪些葯,這是病重時治標才採取的治標法。
最需要學習的是黃帝內經。這是中醫的基礎,時時學習之,明白是怎樣完整構建中醫學的系統理論,邏輯完整的解釋各種生理病理。只有把這些了解清楚了,才能更好地看懂傷寒論等後世醫書。五運六氣學說在熟練掌握好基礎醫學知識后再慢慢了解也不遲。
中醫的理論知識需要終生體會它。在年輕時候有很多疾病根本無法理解它的病因病機,就需要積極的辨證論治,辨是最重要的基本功。用藥得當,須臾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