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轉移性腫瘤生存期翻倍!細胞療法大型3期試驗結果公布
原創 葯明康德 葯明康德 2023-01-26 07:30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公布了一項細胞療法的突破!在一項大型隨機臨床3期試驗中,研究人員證實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能顯著延長實體瘤患者生命。行業媒體指出這項研究有著里程碑的意義:一方面,這些病患已對現有免疫療法產生抗性,細胞療法能取得療效,更顯得不易;另一方面,在實體瘤治療上,這也是TIL療法首次進行的大型隨機3期試驗,具有重要的概念驗證意義。
TIL療法指的是從癌症患者腫瘤中提取內部浸潤的免疫細胞,並將這些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增殖,最後再放回病患體內的療法。這些免疫細胞包含像是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等,是身體防禦癌症的重要一環。包含部分T細胞在內,這些細胞能夠通過辨認腫瘤細胞表面所表達的各種新抗原來攻擊、破壞癌細胞。
在1980年代,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免疫學家Steve Rosenberg博士便提出假說,認為只要給予這些浸潤在腫瘤內部的免疫細胞一些刺激,便能夠恢復它們毒殺癌細胞的能力。Rosenberg博士依此對黑色素瘤患者進行治療,並在經過一系列的改善後成為現今TIL療法的基石:即不對免疫細胞進行篩選,而是從切除腫瘤中提取內部所有淋巴細胞進行增殖,並在之後全部重新輸入病患體內。除此外,病患進行TIL療法前會通過化療殺死現有白細胞,使得新注入的TIL有空間在體內增長,同時向病患輸注白介素-2(IL-2)以刺激免疫系統功能。
圖片來源:123RF
基於類似TIL療法的設計原理,這次公布的試驗共募集了168位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以1:1的比例,通過隨機分配接受TIL療法或是CTLA-4抗體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的治療。值得注意的是,試驗中絕大部分的病患已經對包含Keytruda在內的PD-1抑製劑產生抗性,僅有11%的患者接受TIL療法作為一線療法。
數據分析顯示,接受TIL療法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是對照組的兩倍。TIL療法組患者的平均無進展生存期為7.2個月(95% CI:4.2-13.1),而此數值在活性對照組患者中僅為3.1個月(95% CI:3.0-4.3)。有約一半(49%)的TIL療法組患者對治療產生應答,並有20%接受治療的病患達成完全緩解。另一方面,僅有21%的活性對照組患者產生應答,7%患者達成完全緩解。
「告訴你實話吧!一直到分析結果出來以前,我都不曾預期兩組病患生存期的差距會如此之大。我真受這些結果所鼓舞。從之前一些TIL療法的小型試驗結果我們知道,這些產生完全緩解病患的長期預后非常良好。」NCI腫瘤醫學家John Haanen博士說道。
圖片來源:123RF
而TIL療法之所以能夠具有如此出色的抗腫瘤能力,其原因之一便在於這些TIL細胞是在天然狀態下發展出辨認腫瘤中各式不同靶標的能力。腫瘤可能通過失去像是CAR-T這種靶向療法所針對的靶標來避免被攻擊,然而TIL療法的多價性使得腫瘤很難逃離這種治療模式,因此患者具有治愈的可能。
然而TIL療法本身亦存在著許多局限,除了在接受療法前,化療與IL-2的使用會造成病患毒XX外,並非所有病患都能夠進行治療。進行此療法的第一步驟是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但並非每位癌症患者的腫瘤都適合以手術移除。此外,也並不是所有植入的淋巴細胞都能夠成功建立起對抗腫瘤的防禦系統,有些則需另外經過基因工程化過程來加強其抗腫瘤能力。
雖然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但TIL療法所展現的優秀抗癌潛力為癌症患者帶來希望的明燈。希冀科學家能夠早日有所突破,並將此療法擴大應用至其他癌症種類的治療上,以造福更多廣大癌症患者。
參考資料:
[1] In 『landmark』 study, cell therapy exceeds expectations in melanoma patients. Retrieved January 25, 2023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22/12/07/a-landmark-cancer-study-shows-successful-cell-therapy-treatment-on-melanoma-patients/
[2] Rohaan, Maartje W et 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herapy or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87,23 (2022): 2113-2125. doi:10.1056/NEJMoa22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