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也不是,閑也不是
最近忙得肚里火氣衝天,見誰都想噴一口,像小說里龍的吐息一樣,內心也焦躁得不行,明知不要隨便發火,但還是忍不住口氣很沖。這時真想閑著啊。可就在前不久,那可是閑了一大段時間啊,因為各種原因,只能躺床上,結果閑到心裡長草,那時就想忙著多好啊。
唉,真是忙也不是,閑也不是。很像年年夏天盼冬天,冬天一到就想夏天。這就是人啊。
還是先賢看得透徹,及早就主張了中庸之道,其後中庸大行,不偏不倚,不過亦無不及。但現如今經過兩千多年的洗禮,中庸似已成為一種貶稱,不思進取,活力不足,沒有朝氣,給人唯唯諾諾之感。可實際上呢,中庸之道仍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至少中庸最讓人舒服。
現在我就很想閑著,當然因為現在很忙。不過,這種閑也不是那種純粹的閑,什麼也不做,只是躺著晃著,而是中庸的閑,通俗來講就是不忙。我想,大部分人口中的「閑」,應該都是不忙吧。純粹的閑很難想象有人能受得了。
曾聽過一個故事,說有個人死後魂魄被靈界使者接引去,到了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陽光明媚,山水畫圖,而且是要什麼有什麼,可以盡情享受,而且除了享受什麼也不能幹。剛開始他恣意玩耍,肆意享受,時間久了,有點受不了了,就要求給點事做,不能光閑著。靈界使者拒絕了,回答這裡規定就是這樣,只能閑著。又過了一段時間,那人崩潰了,哭著嚷著不要在這裡了,要求下地獄去。靈界使者冷笑著說,你以為這裡是什麼地方啊。
忙也不好,閑也不好,最好就是忙中透著閑,閑中又有點忙。小時候農村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一年到頭就是幾次農忙而已,平時就是收拾院子修理房子,納鞋底做衣服,人情往來。所以,那時人們臉上常掛著笑,而且天天都有故事可講可聽。小孩子聽老人講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故事,這可比如今刷手機有意義多了。
小時的農村,物資是不豐富,但精神世界可比現在充裕多了。現在啊,無論老少都進城打工了,只有忙,沒了閑。夏夜納涼的故事,冬早蹲牆根的家常,這些都漸漸沒有了,以後也不會再回來了吧。現在所有的只是快節奏的忙碌文化而已,想不忙都不行,時代如此,身不由己了。
什麼時候才能有選擇地閑起來呢。如今的趨勢,看起來只會越來越忙,真的會有那樣的時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