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發布應急預案:適時社會面管控!
家醫健康熱點來咯~
每天為大家收集健康熱點小資訊
看資訊 漲知識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一地發布應急預案:適時社會面管控
陝西自2月底以來,流感發病數明顯增多,且以學校和幼托機構為主。隨著人員流動、社會活動的常態化,本次春季流感發病水平將會進一步上升,流行高峰仍要持續一段時間,仍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
西安發布流感應急預案,開展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3月8日消息,為加強對流感大流行的應對準備,最大程度減少流感大流行對公眾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來源:界面快訊、華商報)
Tips:家醫君留意到不少網友說自己患上流感比新冠難受多了,大家對流感還是不要掉以輕心!
目前流感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發生和重症流感最主要的手段。在流感持續高發的情況下,最簡單的防護方法就是戴口罩。如若感染流感,應及時就醫。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清淡。
女孩腦內驚現11厘米寄生蟲
今年18歲的彤彤(化名)是肇慶某職校的一名學生。去年10月,正和同學在宿舍吃午飯的她突然四肢抽搐、意識不清。過了沒多久,彤彤癲癇又再次發作。察覺情況不對,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廣州治療。
經過檢查,彤彤得的並不是普通的癲癇,而是因為——有條長蟲在她腦內語言區附近蠕動。
經過兩周的觀察,醫生為患者實施了手術,從其顱內順利活捉一條長約11厘米的裂頭蚴。記者了解到,目前彤彤已經康復,將於近日出院。(來源:佛山電視台)
Tips:裂頭蚴又叫做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常見於青蛙、蛇等野生動物體內,人感染裂頭蚴主要是因為吃了沒有煮熟的蛙、蛇、雞或豬肉,或飲用生水感染。而據彤彤回憶,這條蟲子可能是與她小時候多次飲用生水有關。
家醫君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不要進食生水、生蛙、生蛇肉,切生、熟肉的刀及菜板要分開,以免不小心感染寄生蟲!
3月1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開始實行。與目前臨床使用的標準相比,大部分年齡段的身高有「微調」,這也引發了部分家長的「身高焦慮」,早早趕到醫院就診、咨詢。
武漢兒童醫院兒保科專家肖芳解釋,臨床現用的標準是根據2005年九省/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數據研究制定,這一標準由兒科、兒童保健、兒童營養、衛生統計及流行病學等方面專家充分論證制定,屬於全國範圍內較大的樣本調查,較符合我國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
Tips:孩子的身高,除了遺傳因素外,還和睡眠、營養、運動、情緒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家長做好這四件事,孩子能長得更高:
① 給孩子畫「生長曲線圖」:父母可以每年給孩子量身高,並記錄下來,畫個「生長曲線圖」。
② 確保孩子睡得好:生長激素在入睡后1-2小時內達到高峰,要抓住這個「黃金期」,最好讓孩子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
③ 多吃禽蛋肉、多喝奶:多給孩子吃魚蝦、瘦肉、禽蛋、豆製品和應季蔬菜、水果,多給孩子喝牛奶。
④ 多安排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既能讓孩子多曬太陽、又能增加活動量,對促進生長發育很有利。
超17%感染者轉陰后仍有癥狀,張伯禮:應重視新冠康復問題
「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轉陰后,仍然存在短期和長期癥狀,成為需要重視的公共健康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指出,在短期隨訪和長期隨訪中,新冠恢復期患者的癥狀主要有疲勞、肌肉疼痛、氣短、心悸、胸痛、頭痛、失眠、嗅覺喪失、味覺喪失、脫髮等。(來源:人民日報)
Tips:據了解,專家團隊針對這個問題制定了《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轉陰后常見症專家共識》。
建議各地衛健委、醫療機構儘快成立新冠康復門診或康復醫院、鼓勵多學科合作開展新冠感染康復問題科學研究、重視發揮中醫藥在新冠康復治療中的獨特優勢、加大新冠康復科普力度、醫保部門將新冠感染患者恢復期醫藥支出納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