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對話技術緩解術前焦慮
小艾,35歲,因準備做試管前需切除宮肌瘤入住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科,麻醉師考慮她合併多年的支氣管擴張,建議做腰麻。今早上去查房的時候,我發現她緊張得全身發抖。我將這個病人記在了心裡。
查房結束后,我來到她的病房,寒暄幾句以後,我問她:「能告訴我你在怕什麼嗎」「怕痛……」,我問她害怕的程度,她說有9分,於是我用生理平衡法加混合法幫她緩解焦慮。幾分鐘后,當她抬起頭,淚流滿面,我就知道她害怕的不僅僅是疼痛了。我將手輕輕搭在她的肩膀:「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擔心?」,她點點頭,這時旁邊的病友搭話「別緊張,不要害怕……」,我用手勢制止她。她有點哽咽地說出,35歲了,擔心術后還要等兩年才能把胚胎放進XX,那時候都快40了,擔心等久了會影響胚胎髮育……,我看著她的眼睛「兩年以後,XX肌瘤術后恢復良好,XX條件好了,就能為胎兒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這樣的結果是你想要的嗎?」她點頭。「你今天做掉XX肌瘤,是為了不讓它成為胎兒生長的阻礙,是這樣嗎?」她又點頭。「你期待的未來,需要你現在做好準備,你願意嗎?」她繼續點頭。她告訴我,有點後悔沒有早點做手術,臉上寫滿了焦慮和擔憂。我輕握她的雙手,彎腰低頭看著她「是的,後悔、擔心、焦慮似乎幫不了你什麼,如果不要這些情緒,你覺得什麼可以代替?」「祝福……」,「太好了!把擔心變成祝福和期待,為了達成祝福的未來,你可以選擇勇敢地接受手術,好好的調理身體,照顧好自己,在最好的時機接受懷孕,祝福你!」她還在流淚,但明顯感覺出她釋懷了,還能笑著對我說:「真的感謝你,護士長!」。
安撫好這位病人,我走出病房的腳步也變得輕盈起來。通訊員:周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