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旋覆花
旋覆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的頭狀花序,全草入藥名金沸草。產于廣東、廣西、河北、內蒙古及長江下游各省區。夏秋兩季花蕾開放時採收,曬乾,生用或蜜炙用。
【處方用名】
旋覆花。
苦、辛、咸,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
本品咸能軟堅消痰,苦以下氣行水辛溫能宣通壅滯,故有消痰行水,降氣止嘔之效。
1、消痰行水:用於痰涎壅肺,咳喘痰多,以及痰飲蓄結,胸膈痞悶等證,用於寒痰咳喘,兼有表證者,常配生薑、半夏、細辛等配伍。若屬於痰熱咳喘的實證,亦可與桔梗、桑白皮、大黃等配伍同用。
2、降氣止嘔:用於脾胃虛寒或痰濕上逆所致的嘔吐、噫氣、心下痞滿之證,常與赭(zhe)石、半夏、生薑、人蔘等同用。
【用量用法】
3~10克,包煎。
【參考資料】
《神農本草經》:「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
《名醫別錄》:「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心脅痰水,膀胱留飲,風氣濕痹。」
《本草匯言》:「旋覆花,消痰逐水,行氣下行之葯也,主心肺結氣,脅下虛滿,胸中結痰,痞堅噫氣,或心脾伏飲,膀胱留飲宿水等症。」
藥物成分:含黃酮甙、旋覆花甾醇A、旋覆花甾醇B、旋覆花甾醇C及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