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木蛙輕鬆復活為人體器官移植提供思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道,科學家近日吃驚地發現,一種木蛙不僅可隨氣溫下降凍成冰塊,而且可隨著氣溫回升在幾個小時解凍「復活」。
這種木蛙分佈在美國阿拉斯加和華盛頓地區以及加拿大等高寒地區。通過觀察,科學家發現,當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后的10分鐘內,木蛙的皮膚下面就開始結冰;3小時后,它的動脈和靜脈血管冰凍,心臟和大腦相繼停止運作;24小時之內,木蛙身體的65%都凍住了。此時,木蛙看上去就像一塊有顏色的冰坨。不過,一旦氣溫回升,木蛙就可逐漸解凍。只需要幾個小時,它就可恢復心臟和大腦的功能,身體其他部分的功能也毫髮無損。
究竟是什麼促使木蛙具有如此神奇的本領?通過研究,科學家揭示,這是因為木蛙具有把澱粉轉化為葡萄糖和血糖的能力。一到秋天,木蛙就會大開「吃戒」,在身體內儲存大量澱粉並將這些澱粉轉化為葡萄糖和血糖。正是這些葡萄糖和血糖,保證了木蛙在全身冰凍的情況下,器官內部的水分不會隨之凝結。這就相當於在器官周圍安上了一個大冰窯,保護了器官的完好功能。
無疑,這一發現對人體器官移植將產生重大意義。目前在移植的器官過程中存在器官無法冷凍保存和器官保鮮期極短的問題。假如人體器官能像木蛙一樣解決冷凍保存問題的話,那麼器官移植手術就可以等找到最適宜的病人,在最適宜的時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