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娩媽媽的陣痛都一樣嗎
很多孕婦害怕產痛,時間上的相對論會把那些疼痛加強、放大,所以准媽媽對產痛大都事前忐忑不安,事後心有餘悸。疼痛是很主觀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無論疼痛的方式有多少種,它的作用都是唯一的,那就是----幫助你分娩。
什麼是產痛?
產痛是由於XX肌肉組織的攣縮造成的。豎紋和斜紋排列的肌肉纖維將梨形的XX包裹得異常堅韌,這樣分層又交錯的排列使得XX可以在賀爾蒙的控制下達到最大限度的收縮,還可以適當的調節用力方向,這樣就可以使出足夠的力氣,將寶寶推出體外。產痛總的來說是XX肌肉做主力,另外骨盆肌肉和將XX固定在腹部的韌帶也直接參与了「產痛」的形成。疼痛是個消耗很大的體力活兒,由於XX肌肉的疲勞,常常會伴有大腿顫抖。這表明身體由於用力過猛而造成了體力不支,但最重要的是孕婦在產痛期間一定要不斷的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礦物質。
產痛是寶寶到來的前兆嗎?
產痛有什麼作用?
在懷孕期間,XX就為最後的生產做「準備練習」:有時肚子會酸痛,但並不是每個孕婦都能感覺到孕期的疼痛。真正的產痛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為寶寶的生產鋪平道路。在產痛的幫助下,胎兒可以不斷地被推向骨盆底處。
所有人的疼痛都一樣嗎?
絕對不可能。女人會在不同的部位感覺到不同強度的產痛:在小腹、骶骨、腹股溝、或是XX深處。痛感也可能是難以名狀的脹、灼熱、或是刺痛。在生產期間,疼痛還會來回遊動:比如從後背轉移到恥骨處。當疼痛達到一定程度,身體自己才會出來幫忙,分泌出一種能減少痛感的激素。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後來會覺得疼的不那麼難以忍受了。
產痛從哪兒來的?
產痛像我們呼吸空氣一樣,自然、有規律而無法控制。人們直到現在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是哪些要素決定著生產。人們比較確定的是:產痛是母親與胎兒之間複雜而又默契的互動結果。胎兒的小腦袋越向下墜,給XX口的壓力越大,母親越疼。腦垂體接收到這個信號,就會釋放出更多的讓人感到疼痛的激素。激素一旦被發動起來,XX的收縮就算可以被控制減速,也無法讓其停止了。
產痛會持續多久?
沒有疼痛就沒有生育――至少沒有正常的生產,這猶如真理般的定數讓很多女人望而生畏。不過每個生產的過程也是因人而異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都會對產痛的劇烈程度和長短產生影響,所以就算是最身經百戰的助產士也無法給出胎兒出生的準確時間。
胎兒在媽媽體內要跋涉的路途大約有10厘米左右,然而前進的每一毫米都是在XX的疼痛收縮中進行的,這短短的一段路大約要使生頭胎的媽媽忍受12-14個小時的疼痛,生第二胎時就會快得多。不管生產的方式如何層出不窮,但流傳的版本大都是一個流程:XX張開的階段大約持續10個小時,如果產痛達到了理想效果的話,XX可以張開10厘米,這樣一個直徑就可以讓寶寶探出小腦袋。在這時胎兒會滑到盆骨的底部,最後它會在壓力的幫助下回到"正軌",即母親的XX,這個過程要多久和孩子的個數有關,當然和孕婦的個人情況也至關重要。通常可以持續近2個小時之久。
生出寶寶,疼痛並沒有就此結束,差不多15分鐘后,媽媽還要娩出胎盤。在坐月子期間的隱隱作痛是XX的肌肉在漸漸收縮,好讓媽媽再恢復美麗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