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應依類型來選擇藥物
足癬並不只是好發於香港地區,凡是符合暖、濕環境條件的地區,如我國東部、南部、沿海、西南地區、四川盆地等,其發生率均很高。
「癬」在醫學上是指因真菌侵犯人體表皮角質層、毛髮和甲板而發生的淺部真菌病。根據發病部位,可分為手癬、足癬、頭癬、體癬、股癬、甲癬及花斑癬等。
足癬主要發生在足底和足趾之間,也可蔓延到足背和足後跟上。根據足癬的不同,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
浸漬型(間擦型)
主要發生在足趾之間的下方,多從第4和第5趾間起始。趾間細嫩的表皮因久濕浸漬而發白,有一股臭味,撕下這層浸XX表皮,就露出了鮮紅的糜爛面。這種足癬在炎熱、潮濕的晚春和夏季會明顯加劇,癢感明顯,抓破后易繼發細菌感染。
水皰型
多發生在足底、足側緣,以多個密集或散在的米粒至綠豆大小的水皰為主,皰壁厚不易XX,皰液透明。瘙癢難忍,小也可融合為大。
鱗屑角化型
此型最為多見,屬乾性足癬。發生在兩側足底及側面,可延及足背,癢不太明顯。本型以界限清楚的紅斑、鱗屑為主。發病處皮膚乾燥,不斷脫屑。在整個足底尤其是足跟部,附著一層堅硬、粘著的厚厚鱗屑,到了秋冬乾燥季節會發生條形淺裂紋,伴有疼痛,影響行走。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后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后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家庭治療:
大多數香港腳病人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講究衛生來進行治療,因此家庭治療香港腳並不很困難,治療措施包括:
◆盡量保持患腳的清潔和乾燥,尤其是腳趾之間是最應注意的地方。洗浴后應使用毛巾或電吹風把足部吹乾。不要穿襪子,如果您一定要穿的話就穿厚的吸濕力強的襪子,並且要經常換洗,在換襪子時將腳吹乾。
穿鞋子時要經常讓鞋子通氣,如有可能盡量穿拖鞋或前腳趾能露出的涼鞋。經常把腳放到麥皮或沙土中使其乾燥也是個好方法。在公共場所要使用自己的用晶以免相互傳染。
◆可以試著用一些抗真菌的藥膏或藥物,藥膏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但藥粉可以將患處的濕性物質吸干。有許多非處方葯都能有效地治療香港腳,雖然這些藥物的療效都不錯,但是對於每位使用者來講效果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您要找出最適合於自己的藥物,也可以將幾種藥物聯合使用。
使用藥物前應將腳洗凈吹乾,然後在患處用藥,每日使用1~2次,用藥時可以不僅在患處使用,周圍皮膚也都可以用藥,因為您的腳跟可能也有真菌感染但並無刺癢的癥狀,然而腳跟的感染經常會播散到腳趾處,因此醫生建議用藥範圍可適當擴大一些。
一般的藥物都是每日使用並持續用一個月左右,因為您的癥狀也許在用藥幾天後即可消失,但為防止複發做到徹底根治,最好把整個治療療程完成。
提示:小蘇打液對治療香港腳有效。您可以找些小蘇打粉,用溫水溶解后以此泡腳,之後用清水清洗並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