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時抗生素怎麼用
「等痰液變成黃色,才能吃抗生素。」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主任郭兮恆,經常這樣提醒感冒患者。
多數感冒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初期病毒會侵襲呼吸道,一般是先乾咳1~2天後咳出白色的痰液。此時,如果為消炎而服用抗生素,基本沒有任何效果,因為抗生素是專門消滅細菌的,這種「指東打西」的吃藥方法反而會延誤病情。
當感冒持續一周以上,病毒感染往往合併細菌,呼吸道的分泌物逐漸增多,痰液會變得黏稠,顏色也由白色變為黃色,這個時候才是服用抗生素的最佳時期,可一舉殲滅細菌,防止其繼續進攻呼吸道。
☆一般來說:
感冒後期的細菌感染,多是葛蘭氏陽性球菌,可選擇先鋒類或羅紅黴素等抗生素
如果咳嗽久治不愈,則可能轉變為葛蘭氏陰性球菌,應選擇帶有沙星字樣的抗生素
當然,如果同時服用一些化痰葯,幫助排出聚集在黃濃痰液中的大量細菌,可使抗生素的藥效最大化。
☆另外,抗生素藥效還依賴其有效血葯濃度,如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還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因此,不要等病情嚴重時才按時、按量服藥,病情較輕時就隨意減葯。一般來說,服藥應在5~7天左右,最好不要超過7~10天。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阻肺、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本身就有細菌感染,在感冒初期,就要同步服用抗生素,以防止細菌進一步蔓延,加重原來的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