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初期的蛛絲馬跡4
在肝臟疾病的初期,一般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癥狀,但常會出現以下皮膚方面的病理表現,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
乙肝初期的癥狀
皮膚橙黃色,常見於重度肝炎。
皮膚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道梗阻所致。
皮膚色素加深:出現面色灰暗發黑,尤以眼眶周圍明顯。醫學上稱為色素沉著。這是因為肝臟病變引起的黑色素代謝障礙所致。
腹壁靜脈曲張:正常人腹壁靜脈一般都看不到,或者只隱約可見。當肝臟發生疾患時,由於腹部靜脈迴流阻力XX,發生淤血而曲張,可出現以臍為中心放XX狀向四周延伸,嚴重時可伴有腹壁水腫,出現皮膚緊繃感。
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見於顏面、頸部、前胸、手背和肩部等處。呈鮮紅色,大小不一,可由針頭大小至數厘米大小不等。
其特徵是,有一中心點,周圍有輻XX狀擴張的毛細血管,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中醫又稱為蟹爪。當用細棒一端壓迫痣中心時、全痣消失,放開后又會出現,這一點可與其他血管痣相鑒別。據資料介紹,男性體表有蜘蛛痣者,85%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臟組織病變,其中約30%為
肝硬化。
手掌出現斑狀發紅,特別是掌心兩側邊緣的大、小魚際肌及指末端最明顯,其特點是加壓時退色,減壓時又出現。這多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異性表現,故醫學上稱其為肝掌。
一般認為,蜘蛛痣和肝掌的發生與人體內性激素增高有關。肝病時體內分泌的性激素不能及時有效地降解與滅活,從而導致體表小動脈充血、擴張。當不明原因出現上述任意一種或多種皮膚血管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不是患了肝臟疾病。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夾雜,肝膽氣機失調,消化功能減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吸煙 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能損害肝功能,抑制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因此肝病患者必須戒煙。
3、忌飲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覆或發生變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這是由於罐裝、瓶裝的飲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劑,對肝臟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濫用激素和抗生素 「是葯三分毒」,任何藥物對肝腎都有損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用藥。
6、忌亂用補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滋補不當,臟腑功能失調,打破平衡,會影響健康。
7、忌過多食用蛋白飲食 對於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由於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
8、忌高銅飲食 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於在肝臟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
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學專家指出,肝臟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規律 「三分治七分養」,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營養、規律生活,每天堅持早操,勞逸結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暢 肝病患者應忌惱怒、悲觀、焦慮等,因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慮,胡思亂想,易發火而郁怒傷肝,肝氣鬱結不舒易成積癖。
11、忌勞累 肝為人體重要代謝器官,肝炎病人功能異常,營養失調,故疲乏無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療關鍵。
12、忌亂投醫 不要輕信江湖游醫,以免延誤了正確的治療,使病情加重甚至惡化。
最後,肝炎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免疫狀態,而免疫狀態又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心理負擔過重只會影響預后,對病情毫無益處。所以,對於乙肝患者來說,樂觀地面對現實、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才是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