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療要慎重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在接受藥物治療的乳腺癌患者中,約六分之一的人會出現感染、脫水或嘔吐等副作用癥狀,需要急救或入院治療,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率要比化療臨床試驗預測的水平高3至4倍。
波士頓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邁克爾•哈西特等人進行的這項研究調查了約3.5萬名64歲以下乳腺癌患者的化療情況,這是評估化療實際副作用的首次研究。此前有關化療的副作用信息大多來自藥物臨床試驗,而臨床試驗的目的會不同,因此常會低估化療的毒性。
研究人員在最新出版的美國《全國癌症研究所雜誌》上報告說,感染和發燒是最常見的副作用,發生率為8%,這一水平是臨床試驗預計的4倍。接受急救和入院治療的化療患者占總人數的61%,16%的人是因為化療的副作用。不採用化療的患者中接受急救和入院治療的比例反而較低,為42%。對此,研究人員無法作出解釋。
據美聯社報道,化療可使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增加近5%。但實際上很多患者無需化療,外科手術、放XX和激素療法已經足夠,醫生通常也不易判斷哪些患者仍需化療。由於64歲以下的患者被認為更能承受化療,年齡往往成為是否接受化療的決定性因素。然而中醫的觀點卻不是這樣,在中醫看來,年齡並不能成為是否化療的決定性因素,身體條件才是根本,你不能指望一個脾氣虛弱的病人在臨床上表現的和健康人一樣。患者在得病後,不能盲目的選擇化療,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的選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