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白血病的抗藥性遺傳
在《Gene & Development》雜誌上,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院、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給出了一種急性淋巴
白血病(ALL)類型發育以及對靶向化療藥物imatinib(伊馬替尼)敏感性如何通過腫瘤細胞和寄主微環境相互作用減弱的新信息。
ALL是一種骨髓癌。在美國,每年有4000人罹患此病。這種病害的主要特徵是外成熟白血球的過度製造。ALL的一種惡性形式是因為一種
染色體易位(Ph,即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所導致。這種易位是9號和22號
染色體異常融合在一起所致。Ph+細胞表達一種由染色體融合形成的致癌基因編碼的蛋白質――BCR-ABL。BCR-ABL是一種活潑的酪氨酸激酶,能夠促進細胞增殖的失控。
Imatinib是一種BCR-ABL酪氨酸激酶抑製劑,但是Ph+ ALL患者對這種藥物的應答並不完美,從而導致較短期的免除和更迅速的抗藥性的出現。總的來說,對imatinib反應不佳的Ph+ CML和ALL患者,其BCR-ABL激酶中都發生了突變,使它產生了抗藥性,但是Ph+ ALL中突變率增加的背後原因卻還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
Williams和同事利用一種Ph+ ALL小鼠模型跟蹤研究了imatinib抗性的形成過程。他們加工了表達BCR-ABL的淋巴細胞祖細胞,這種細胞缺少腫瘤抑制蛋白ARF。有趣的是,缺少ARF、表達BCR-ABL的淋巴細胞具有很高的侵略性,只需要引入20個這樣的細胞久能夠誘導健康小鼠在3周內發生致死性的ALL。儘管CML實驗支持了有關白血病起源於一類罕有的癌症幹細胞的理論,但是這項新的研究則表明,Ph+ ALL並非起源於癌症幹細胞。
進一步的遺傳學實驗解釋出,來自寄主動物骨髓微環境的信號能夠幫助ARF缺失白血病細胞在接觸imatinib時存活下來。研究人員推測,相似的信號可能滋養了人類患者的ARF缺失Ph+ ALL細胞。
伊馬替尼(Imatinib)是一種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Bcr-Abl)陽性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成人患者的口服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是酪氨酸激酶抑製劑,能選擇性地抑制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阻斷多條信號傳導途徑,達到治療白血病的目的。此外,該葯還能抑制c-Kit、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受體(PDGFR)、ARG等受體型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起到抗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