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慢性攝護腺炎的治療效果
作者:zsseo 文章來源:寧波中山醫院
(一)明確中西診斷:
正確的診斷是正確治療的前提,要有好的療效,首先是診斷要明確。CP(慢性攝護腺炎)是西醫的病名,中醫稱為精濁或淋濁。西醫診斷重在辨病,中醫診斷重在辨證,所以正確的診斷包括西醫「病」的診斷和中醫「證」的診斷(辨證)兩方面。病的診斷要重視病史詢問,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做到「定位、定量、定性」三結合。所謂定位,就是要明確病變的部位究竟是在XX還是在攝護腺,在作EPS檢查之前要常規先行尿常規檢查以避免尿路感染的可能。定量,是在定位的基礎上,再進行EPS常規檢查,從白細胞數的增高與否,來了解感染或炎症的程度。定性,是在攝護腺液白細胞數超標基礎上,進一步作攝護腺液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搞清楚究竟是細菌性還是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在攝護腺液細菌培養的同時,還應例行先作初段尿細菌培養,並將二種培養結果進行比較,以避免前XX寄存的細菌污染可能,增加對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致病菌診斷的準確性。「證」的診斷(辨證),則包括宏觀辨證與微觀辨症,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
(二)合理選擇抗菌藥物
合理選擇抗菌藥物是提高攝護腺炎治療效果的關鍵。儘管由於攝護腺被膜的屏障作用,藥物滲透比較困難,但臨床研究表明,只要按照細菌培養和葯敏提示,合理選葯,規範治療,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所以,抗生素的選擇,應根據攝護腺被膜屏障的結構特點,依據葯敏試驗和抗菌葯的理化性質,選擇在攝護腺液中有較高濃度的抗菌藥物以及治療方案的經濟性。臨床通常應選用脂溶性好、pKa(解離常數)大、蛋白結合率低或酸性的抗菌藥物作口服治療。如復方新諾明,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有條件的可配合中藥內服,這樣可有效地降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增強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鑒於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是一種易複發的疾病,為了控制其複發,癥狀消失后以低劑量持續治療和間歇治療證明都是有效的方法。
(三)實施綜合治療措施
目前現代醫學對CP總的治療方法是綜合性對症治療。強調綜合治療,一方面固然是因為CP病因病情比較複雜,個體差異比較大,至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另一方面,也由於本病病情比較冗長,且易反覆發作,之前好多方法都已用過,單一療法往往已難以達到滿意的療效。所以,實施綜合治療有利於提高臨床療效。現有研究表明,局部療法的療效高於全身療法,綜合療法療效高於單項療法,多項綜合療法療效高於少項綜合療法療效。綜合療法包括中西藥結合、針葯結合、全身用藥與局部用藥結合、內外並治、葯語同療、氣功、理療及生活調養等。
(四)重視鄰里感染治療
攝護腺的鄰里關係比較複雜,一旦感染每可相互影響,導致感染難以徹底控制。所以,重視「鄰里」組織如XX、膀胱、XX、精囊、直腸等感染的治療,尤其是早期治療,勿使漫移波及到攝護腺非常重要。
您可能更為關注:寧波XX XX障礙 寧波XX 寧波攝護腺炎 寧波中山醫院 ;;;;;;繼續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