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最好的治療方法
肝癌患者一旦出現腹水,均難以控制,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腹水出現是肝癌已XX晚期的標誌之一,預后差。但並不意味著已無治療價值,仍應積極治療,已求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為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創造條件。
對於肝癌併發腹水的患者,首先應積極治療肝內原發腫瘤病灶。肝內腫瘤灶能否得到控制,直接影響著腹水量的增減和病情的進展速度。針對肝癌的治療包括前所述及的手術、放療、化療、介人治療等,但這些方法在使用時應注意:腹水量較少或起病初期,且患者肝功能受損不明顯時,手術、放療、化療、介人治療的方法均可酌情應用,但仍應選擇對肝功能損傷較小的方案,或在治療后及時給予適當的保肝治療;中等以上腹水時,肝功能受傷明顯者,如手術、放療、化療,經門靜脈灌注化療等治療,原則上不予採用,少數確有治療價值者,最好能使腹水消退或明顯減少,但均應慎用,以防加重對肝功能的損傷。經皮藥物注XX、經肝動脈灌注化療等對肝功能損傷較小的方法可酌情選用,治療同時應給予適當的保肝治療。
對症支持治療
肝癌患者出現腹水必須積極控制腹水的增長,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併為肝癌的徹底根治創造機會。
1、排放腹水可迅速減輕腹內壓力,緩解心、肺、腎及胃腸道等的壓迫癥狀,減輕病人的痛苦。但這種緩解只是暫時的,腹水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反覆排放腹水反而會導致體液及蛋白質的大量丟失、水電解質紊亂、直立性低血壓,誘發肝昏迷等嚴重後果,因此,排放腹水不能作為首選治法。對於個別患者,腹水影響呼吸功能及心腎功能等情況時,方可考慮腹腔穿刺放腹水,以減輕腹內壓,增加腎血流量,暫時改善呼吸功能及心腎功能,在排放腹水后,應加壓包紮腹部,防止腹內壓銳減,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首次放液一般不超過800ml,以後每次放腹水量應小於500ml,並予放腹水后適當補充白蛋白。
2、腹水的回輸 在確定腹水未感染,未找到癌細胞的情況下,可將腹水回輸人病人體內,不僅可減輕病人痛苦,而且可防止大量排放腹水所造成的體液、蛋白質的大量丟失、電解質紊亂及肝昏迷;也可將腹水經透析或超濾濃縮后回輸,不僅能保留機體蛋白質,提高血漿滲透壓,減少腹水的生成,還能增加機體有效循環血量,增加腎小球濾過率,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力,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維持並糾正體內電解質平衡。比單純腹水回輸效果更好。 可於4-8小時內抽出5000-10000ml左右腹水,經透析或超濾濃縮至500-1000ml后回輸,一般在2周內行4次左右,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嚴重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及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者應禁用。
3、腹腔內化療 在適當排放腹水后,向腹腔內注人抗腫瘤藥物可減少腹水的生成,使肝及腹腔內藥物維持很高水平,而毒XX比全身使用相同藥物小得多。據報道,當腹腔內注人5-FU時,門靜脈血的藥物濃度是外周靜脈用藥后的10-20倍。常用的藥物有絲裂霉素。順鉑、卡鉑、氮芥、噻替派、5一氟尿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平陽霉素等。
4、限制水、鈉的攝人 目前主張腹水患者無需完全禁止鈉鹽的攝人,輕者每日鈉攝人量不超過1g,重者不超過0.5g,並適當限制水的攝人量。
5、增加水、鈉的排出 可使用利尿劑,宜多種交替使用或聯合使用,並注意電解質的平衡。輕者可口服排鉀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氯噻酮、速尿。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從專業上分,治療腹水主要有西醫、中醫、中西醫結合三大類方案。一般情況下,西醫治本不足、治標有餘、費用彈性極大,遠期效果較差;中醫標本兼治,費用彈性較小,醫術參差不齊,遠期效果較理好;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防、治、養兼顧,費用適中,遠期效果較理想。濟南中山肝病醫院劉吉安教授經十幾年臨床與實踐堅持採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以西醫診斷為依據,中西醫調養為基礎,獨創的中醫藥治療方法為主導這一與眾不同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收到奇效,受到了廣大患者的讚譽。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燕子山路10-1號 濟南中山肝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