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出血的處理
發生在2小時內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時以後大出血者為晚期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是分娩的嚴重併發症,在導致產婦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少數嚴重病例,雖搶救成功,但可出現垂體功能減退即席漢氏綜合征。
產後大出血可發生在胎盤娩出之前、之後或前後兼有,且多發生在胎兒娩出后2小時內。XX流血可為短期內大出血,亦可長時間持續少量出血。一般為顯性,但也有隱性出血者。
臨床表現主要為XX流血、失血性休克、繼發性貧血,有的失血過多,休克時間長,還可併發DIC。癥狀的輕重視失血量、速度及原來體質和貧血與否而不同。因產後出血會給產婦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應採取快速有效的處理:
(一)止血
1.宮縮乏力性出血
(1)刺激XX收縮
腹部按摩XX是最簡單有效的促使XX收縮以減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還須間歇性均勻節律的按摩,以防XX再度鬆弛出血。必要時可置一手于XX前穹窿,頂住XX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壓XX後壁,同時進行按摩。
(2)應用宮縮劑
(3)壓迫腹主動脈
(5)結紮雙側XX動脈上行支及髂內動脈以上措施均可保留XX,保留生育機能。
(6)XX切除 是控制產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種止血措施無明顯效果,出血未能控制,在輸血、抗休克的同時,即行XX次全或全XX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