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催產素預防產後出血的臨床觀察
作者:戴征
產後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是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居產婦死亡原因之首位。[1]催產素的使用對預防和搶救治療產後出血起著重要作用。為探討催產素在臨床應用的最佳時間,我們取兩組進行了觀察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997年1~10月,在我科分娩的初產婦140例,年齡24~28歲,孕周37~41周,產前無任何併發症,均為自然XX分娩。
1.2 方法
將140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0例,在胎頭著冠后,側切剪開,胎頭仰伸時,用催產素10U加生理鹽水10ml靜脈推注。對照組70例,常規在胎兒前肩娩出時靜脈推注催產素10U加生理鹽水10ml。觀察第三產程,產後2h出血量及胎兒Appar評分,兩組進行對照。(出血量用稱重法:1g=1ml,一塊紗布凈重4g)
2 結果(附表)
附表 兩組產婦第三產程、產後2h出血量、新生兒
Apgar評分比較 (±s)
組別
例數
第三產程(min)
產後2h出血量(ml)
Apgar評分
觀察組
4.0±0.5
200±10
9~10
對照組
7.0±0.5
280±10
8~10
經t檢驗,P<0.05
3 討論
催產素作為遊離在血液中的肽類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XX和乳腺的平滑肌,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它能增加XX平滑肌細胞膜可開放的鈉離子通道數目,容易引起XX肌細胞的去極化,導致XX肌層動作電位發放。從而引起靜息XX肌細胞的XX、傳導及協調的收縮。[2]促進胎盤剝離,縮短第三產程,同時,XX肌纖維強烈收縮,[2]將肌纖維間的血管及血竇壓迫關閉,使出血迅速減少。
以往是在娩出前肩后推注催產素,胎盤剝離較慢,剝離面血管未能及時關閉,出血量較多。而觀察組在胎頭著冠,側切剪開,胎頭仰伸時,靜脈推注催產素,可縮短第三產程,減少產後出血,對新生兒無影響。我們認為此方法優於對照組,臨床使用安全可靠。
預防產後出血的有效處理措施包括:在待產過程中,防止產程延長產婦疲勞。二程結束時,左手握住XX下段,右手按摩XX,均勻連續不斷地按摩15min。定時測量血壓,定時按摩。擠凈XX內積血。台上護士認真檢查XX及XX有無裂傷,側切傷口有無延裂,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參考文獻
1 鄭懷美,蘇應寬.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306,307.
2 王若楷,李法生,劉長青.現代分娩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64.
1998-04-10收稿 1998-11-18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