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生兒溶血病的認識與治療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溶血?
對常見的ABO血型不合來說: 第一種情況為:母O型,胎兒A或B型;第二種情況為:母A或B型,胎兒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種情況多見,后一種情況少見。對於Rh血型系統:當母Rh陰性,胎兒Rh陽性時,會發生溶血。
ABO血型不合可見於第一胎,臨床溶血癥狀較輕,個別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國較少見,第一胎不發病,臨床表現的癥狀較為嚴重。
新生兒溶血如及早診斷治療,治愈率較高,比較少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未及時診斷治療者,可發生嚴重併發症核黃疸則會遺留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故及早診斷、治療是關鍵。
癥狀體征:
1、ABO血型不合多於生后第二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以中度為主,少數為重度。Rh血型不合多於24小時內出現黃疸,2-3天達高峰,多為重度黃疸。
2、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4、黃疸嚴重者可有拒食、反應差、尖叫、角弓反張、驚厥等核黃疸癥狀。
診斷依據:
1、母親有過流產、死胎、輸血史,或兄姐患過新生兒溶血病者,母嬰血型不合,尤其母為O型者。
2、新生兒先天性水腫,面色蒼白,生后數小時至36小時內出現黃疸,呈進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心跳增快,肝脾腫大。
3、黃疸嚴重者可出現嗜睡、尖叫、反應差、角弓反張、驚厥等核黃疸癥狀。
4、血像異常。
5、膽紅素升高。
6、母嬰血型不合,抗人球蛋白試驗或三項試驗改良直接法、抗體釋放法、遊離抗體試驗陽性可確診。
治療原則:
1、防治嚴重貧血和心力衰竭。
2、降低間接膽紅素,預防核黃疸。
3、保證供給正常營養。
5、嚴重貧血者可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