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
1名詞解釋編輯【詞語】:卧位
【注音】:wò wèi
【釋義】: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勢。病人要採取各種卧位來滿足休息、檢查、治療和護理的需要。正確的卧位不僅使診療護理工作順利進行,還能使病人感到舒適,得到休息;不正確的卧位使病人感到不適,還會發生肌肉、神經、皮膚等受損的現象。
2卧位的性質編輯主動卧位病人自己採取的最舒適、最隨意的卧位,如輕症病人,身體活動自如,可隨意改變體位。見於輕症患者、術前及恢復期患者。
被動卧位病人自身沒有能力變換體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癱瘓、極度衰弱的病人。
被迫卧位病人意識清楚,有能力變換自己的卧位,但為了減輕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療所需而被迫採取某種卧位。如急性腹膜炎的病人,為減輕腹痛而採取屈膝仰卧位。
3常用卧位編輯仰卧位、側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頭低足高位、頭高足低位、膝胸位、截石位
4注意事項編輯(1)卧位要舒適穩定,體重平均分佈,保持正常生理彎曲,各關節位於功能位置。
(2)適當遮蓋病人,注意保暖,維護病人尊嚴。
(3)定時更換卧位,至少2h一次,預防褥瘡出現,按摩受壓部位皮膚。
(4)根據病人病情,協助病人每天進行主動或被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