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衛生

衛生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為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採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醫學史研究認為「衛生」是個醫學名詞,意為「養生」.這個詞最早出現于《靈柩》中,《莊子.庚桑楚》里也有「衛生」一詞:「南榮曰:殊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 也有人認為「衛生」一詞來自希臘神話.「hygeian」是指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西歐學者用此詞表示「衛生」或「衛生學」.

[活動]「你好,地球」百科大神之巔峰對決!

目 錄1基本信息

1.1 拼音

1.2 字詞含義

1.3 中文解釋

1.4 英文解釋

1.5 衛生的現代講法

2研究成果

3其他釋義

3.1 養生

3.2 醫藥.醫療

3.3 衛生保命

3.4 濟世救民.保衛生靈

3.5 附註

1基本信息拼音衛生:wèi shēng

字詞含義衛—衛護、維護;生—生命、生機。即:衛護人的生命,維護人的健康。

中文解釋①能預防疾病:不亂倒垃圾,衛生,文明。 ②符合衛生要求的狀況:養成衛生習慣。

英文解釋Health; Hygiene; Sanitation; Hygiene; Sanitation; 1.Hygiene 2.Sanitation ; Health care; Health/Hygiene/Sanitation; Hygene; Hygieism; Hygienesanitary science; Hygienics; Hygienism; Sanify; Sanitation

衛生的現代講法現今,「衛生」一詞指講究清潔;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

「衛生」,從構成上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片語。「生」為名詞,即「生命」或「身體」;「衛」為動詞,即「保衛」。「衛」、「生」組合成詞,本意即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當把「衛生」看做名詞時,其意義則轉變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的行為,或「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預防和治療疾病、維護和增進健康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在現代漢語中,「衛生」也作形容詞,意思是「乾淨」、「清潔」,而這正是維護健康的措施之一。

學術界對「衛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把它當做近代新名詞來研究,以近代術語「衛生」的生成和傳入中國的過程作為考察的重點,而沒有對中國傳統社會中「衛生」的涵義進行全面的考察。而事實上,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是近代乃至現代「衛生」概念產生的基礎。

本文作者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衛生」大致有「養生」、「醫藥(醫療)」、「衛生保命」、「濟世救民」等四種含義。

2研究成果關於術語「衛生」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成果。民國時期的著作有彭文祖的《盲人瞎馬新名詞》、陳方之的《衛生學與衛生行政》等;近年來的著作有沈國威的《近代中日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馮天瑜的《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語術語的生成》等;也有一些關於「衛生」的專題論文,如台灣學者劉士永的《「清潔」到「衛生」——殖民政府對台灣社會在清潔觀念上的改造》、雷祥麟的《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等;國外也有學者對「衛生」進行過研究,如Lee Jong-Chan:Modernity of Hygiene in the Meiji Era,1868-1905、Ruth Rogaski:Hygi enic Modernity: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藤浪剛一的《日本衛生史》、川原泛的《衛生學綱目》等;最近,剛從日本流學歸來的余新忠博士在閱讀大量日文著作之後所撰寫的論文《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也是有關「衛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綜觀上述成果,大多以近代術語「衛生」的生成和傳入中國的過程為重點,而沒有對中國傳統社會中「衛生」的涵義進行較全面的考察。事實上,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是近代乃至現代「衛生」概念產生的基礎。因此,對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概念作較深入的考察,對研究「衛生」概念的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高級漢語大詞典》,「衛」,動詞,會意字,繁體作「衛」,甲骨文中「衛、韋」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崗保衛(韋)」,故其本義為「保衛、防護」。「生」,動詞,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故其本義為「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滋長」。當「生」的詞性轉變為名詞時,其意義則為「生」之表象「生命」,或「生」之載體「身體」。顯然,作為片語的「衛生」是一個動賓結構,其中的「生」為名詞,即「生命」或「身體」。因此,「衛生」的字面義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然而,當把「衛生」看做名詞時,其意義則轉變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的行為,或「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預防和治療疾病、維護和增進健康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在現代漢語中,「衛生」也作形容詞,意思是「乾淨、清潔」,而這正是維護健康的措施之一。這是「衛生」的字面意義和引申意義。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在不同的語境中,「衛生」的涵義有很大差別。這裡只就中國傳統文化中「衛生」的涵義作簡略分析。

「衛生」一詞典出《莊子·庚桑楚》。《莊子·庚桑楚》有「衛生之經」的記述:

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

晉代李頤在《莊子集解》中把「衛生」理解為「防衛其生,令合其道也」。晉代郭象、唐代陸德明等均沿引李頤之義。宋代的王雱在《南華真經新傳·庚桑楚篇》中指出:「衛生者,衛全其生也,能衛全其生則生所以常存,故曰衛生之經也。……與物齊諧而同其流,此所謂全生之道也,故曰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也。」無論把「衛生」理解為「防衛其生,令合其道」,還是理解為「衛全其生」、「生所以常存」,都道出了「衛生」在中國傳統語境中的「保衛生命,維護身體健康」之本義。初版于上世紀20年代、被譽為「中醫辭海」的《中國醫學大辭典》把「衛生」解釋為「防衛其生命也」,也再一次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衛生」的涵義歷千年未有明顯變化。

3其他釋義具體而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中「衛生」大致有以下幾種含義:

養生即「葆真抱元」,通過食物、藥物、服飾、鍛煉、節慾、靜心、養性等方式來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延長壽命。如「此葯清而不涼,溫而不壅……春常服免瘟疫之疾,夏常服不中暑暍,秋服無瘧痢之疾,冬服不感寒毒,眞神仙衛生之妙藥也,功効不可盡述。」「人生行樂爾,行樂則心閑,心既無所用,和氣滋容顏,衛生有此妙,餘事皆可刪。」「古之詳于殤服,何也?先王之制,喪禮,一以哀死,一以衛生也。」「衛生防後患,伐性釋前疑,展轉那成夢,XX且當詩,因心念民瘼,出位嘆身卑,欲巳七年病,當從百世師,保身將保德,未可廢箴規。」

當「衛生」作「養生」時,常出現在以下幾種語境中:(1)與「傷生」相對,即衛生是保衛生命,而不是傷害生命。如「所以衛生而不至於傷生也」;(2)與「醫」相對,即「衛生」常指預防疾病,而「醫」則指治療疾病。如「前輩名士往往能醫非惟衛生矣」,即前輩名士往往掌握醫藥技術,能治療疾病,而不只是能預防疾病;(3)在部分情況下專指生理上的保養,常與「養性」或「養心」相對。如:「晉宋間,高士晚得官,無仕進意,築庵西溪,名曰雲茅,以衛生養性為事,詩文雄深雅健。」又如:「多服燥熱葯,亦使人血氣偏勝,不得和平,不但非所以衛生,亦非所以養心。」

醫藥.醫療即「已人之疾,起人之死」,通過藥石等手段「治病活人」。如「禹之垂訓,如良醫之著書,既示之以衛生之術,又戒之以致疾之由」,「治風先治脾,治疾先治氣,皆衛生之要也」。「富貴者,昧養生之理,不問衛生有方,貧窮者,急養身之策,何知保身有道。」

當「衛生」作「醫藥」、「醫療」時,常出現于以下幾種語境中:(1)與「養生」相對。如「菽粟之類同歸於養生,藥石之類同歸於衛生」。(2)常用作藥名、書名。如在《衛生易簡方》、《衛生寶集》、《衛生家寶方》等書中是書名;在衛生湯、九鑰衛生固氣丸、龍虎衛生膏等說法中是藥名。(3)有時還用作醫療場所的名稱,如「大父中厚,精於醫,開衛生堂,施藥以濟病者」。

衛生保命當「衛生」作「保衛其生」時,其概念抽象而且涵義寬泛,幾乎包括「養生」、「防病」、「免害」、「保命」、「長生」、「延齡」、「治病活人」等各個方面。這種用法在傳統中國應用最為廣泛。現舉幾例:「大抵味以養精者也,谷以養形者也,藥石以治疾者也,養精為本,養形次之,治疾為下……蓋嘗講衛生之經矣。」「知君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衛生之術。」「人之所甚重者,生也,衛生之資所甚急者,葯也,葯之考訂使無以乙亂丙誤用妄投之失者,神農家書也。」「父母妻子之念,或從中來,欲見而不可得,憂增憤結,殆有不能堪於懷者,安得不致疾易而衛生難也。」

濟世救民.保衛生靈所謂「醫道行,則活人,儒道行,則活天下」,故「不為良相則願為良醫」便成為自范仲淹之後歷代儒、醫的追求。歷來醫者有「治病救人」、「懸壺濟世」之使命,王者有「濟世救民」、「保衛生靈」之王道,故王者常以「醫」濟世,醫者常以「技」救民。所以,「衛生」也常表現為「濟世救民」。現舉幾例:「告而還,子孫怡愉,蜂房合戶,哺雀群烏,混跡市塵,懸我葯壺,衛生之仁施於州閭。」「我祖宗內設太醫院,外設府州縣醫學,醫而以學為名,蓋欲聚其人以斆學,既成功而試之,然後授以一方衛生之任,由是進之以為國醫,其嘉惠天下臣民也至矣……則天下之人皆無夭閼之患,而躋仁壽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端也。」「若時疫流行,不問老幼良賤,各飲一盞,則時氣百病不生,真濟世衛生之寶也。」「而衛生恤患,切於時用,以施惠愛於人者,莫醫氏若也,故古之魁偉之士,不試用於時,則願為良醫,以行其志。」

附註勤洗手有防治病菌的功效

相關文獻行業強音--2010年醫療衛生信息化行業回顧與2011年展望--國家衛生信息化「十二五」規劃擬定-中國信息界:e醫療-2011年 第1期

國家建築衛生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2010年1~6月份部分檢驗合格報告清單-陶瓷-2011年 第1期

兩會簽署醫藥衛生協議功推台資醫院搶佔大陸醫療市場-海峽科技與產業-2011年 第1期

>> 查看更多相關文獻

詞條標籤:

健康術語習慣生活醫療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科學冶金術語失眠

如果想提出功能問題或意見建議,請到意見反饋;如果您要 舉報侵權或違法信息,請到投訴中心;其他問題請訪問百度百科吧

衛生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4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0-20

創建者:中醫痛經專科網

詞條貢獻榜 辛勤貢獻者:

百科ROBOT

漠幽

©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參考資料

1基本信息1.1拼音1.2字詞含義1.3中文解釋1.4英文解釋1.5衛生的現代講法2研究成果3其他釋義3.1養生3.2醫藥.醫療3.3衛生保命3.4濟世救民.保衛生靈3.5附註

登錄

查看我的收藏

1基本信息拼音衛生:wèi shēng

字詞含義衛—衛護、維護;生—生命、生機。即:衛護人的生命,維護人的健康。

中文解釋①能預防疾病:不亂倒垃圾,衛生,文明。 ②符合衛生要求的狀況:養成衛生習慣。

英文解釋Health; Hygiene; Sanitation; Hygiene; Sanitation; 1.Hygiene 2.Sanitation ; Health care; Health/Hygiene/Sanitation; Hygene; Hygieism; Hygienesanitary science; Hygienics; Hygienism; Sanify; Sanitation

衛生的現代講法現今,「衛生」一詞指講究清潔;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

「衛生」,從構成上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片語。「生」為名詞,即「生命」或「身體」;「衛」為動詞,即「保衛」。「衛」、「生」組合成詞,本意即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當把「衛生」看做名詞時,其意義則轉變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的行為,或「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預防和治療疾病、維護和增進健康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在現代漢語中,「衛生」也作形容詞,意思是「乾淨」、「清潔」,而這正是維護健康的措施之一。

學術界對「衛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把它當做近代新名詞來研究,以近代術語「衛生」的生成和傳入中國的過程作為考察的重點,而沒有對中國傳統社會中「衛生」的涵義進行全面的考察。而事實上,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是近代乃至現代「衛生」概念產生的基礎。

本文作者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衛生」大致有「養生」、「醫藥(醫療)」、「衛生保命」、「濟世救民」等四種含義。

2研究成果關於術語「衛生」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成果。民國時期的著作有彭文祖的《盲人瞎馬新名詞》、陳方之的《衛生學與衛生行政》等;近年來的著作有沈國威的《近代中日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馮天瑜的《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語術語的生成》等;也有一些關於「衛生」的專題論文,如台灣學者劉士永的《「清潔」到「衛生」——殖民政府對台灣社會在清潔觀念上的改造》、雷祥麟的《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等;國外也有學者對「衛生」進行過研究,如Lee Jong-Chan:Modernity of Hygiene in the Meiji Era,1868-1905、Ruth Rogaski:Hygi enic Modernity: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藤浪剛一的《日本衛生史》、川原泛的《衛生學綱目》等;最近,剛從日本流學歸來的余新忠博士在閱讀大量日文著作之後所撰寫的論文《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也是有關「衛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綜觀上述成果,大多以近代術語「衛生」的生成和傳入中國的過程為重點,而沒有對中國傳統社會中「衛生」的涵義進行較全面的考察。事實上,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是近代乃至現代「衛生」概念產生的基礎。因此,對傳統文化中的「衛生」概念作較深入的考察,對研究「衛生」概念的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高級漢語大詞典》,「衛」,動詞,會意字,繁體作「衛」,甲骨文中「衛、韋」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崗保衛(韋)」,故其本義為「保衛、防護」。「生」,動詞,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故其本義為「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滋長」。當「生」的詞性轉變為名詞時,其意義則為「生」之表象「生命」,或「生」之載體「身體」。顯然,作為片語的「衛生」是一個動賓結構,其中的「生」為名詞,即「生命」或「身體」。因此,「衛生」的字面義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然而,當把「衛生」看做名詞時,其意義則轉變為「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的行為,或「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預防和治療疾病、維護和增進健康所採取的一切措施。在現代漢語中,「衛生」也作形容詞,意思是「乾淨、清潔」,而這正是維護健康的措施之一。這是「衛生」的字面意義和引申意義。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在不同的語境中,「衛生」的涵義有很大差別。這裡只就中國傳統文化中「衛生」的涵義作簡略分析。

「衛生」一詞典出《莊子·庚桑楚》。《莊子·庚桑楚》有「衛生之經」的記述:

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

晉代李頤在《莊子集解》中把「衛生」理解為「防衛其生,令合其道也」。晉代郭象、唐代陸德明等均沿引李頤之義。宋代的王雱在《南華真經新傳·庚桑楚篇》中指出:「衛生者,衛全其生也,能衛全其生則生所以常存,故曰衛生之經也。……與物齊諧而同其流,此所謂全生之道也,故曰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也。」無論把「衛生」理解為「防衛其生,令合其道」,還是理解為「衛全其生」、「生所以常存」,都道出了「衛生」在中國傳統語境中的「保衛生命,維護身體健康」之本義。初版于上世紀20年代、被譽為「中醫辭海」的《中國醫學大辭典》把「衛生」解釋為「防衛其生命也」,也再一次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衛生」的涵義歷千年未有明顯變化。

3其他釋義具體而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中「衛生」大致有以下幾種含義:

養生即「葆真抱元」,通過食物、藥物、服飾、鍛煉、節慾、靜心、養性等方式來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延長壽命。如「此葯清而不涼,溫而不壅……春常服免瘟疫之疾,夏常服不中暑暍,秋服無瘧痢之疾,冬服不感寒毒,眞神仙衛生之妙藥也,功効不可盡述。」「人生行樂爾,行樂則心閑,心既無所用,和氣滋容顏,衛生有此妙,餘事皆可刪。」「古之詳于殤服,何也?先王之制,喪禮,一以哀死,一以衛生也。」「衛生防後患,伐性釋前疑,展轉那成夢,XX且當詩,因心念民瘼,出位嘆身卑,欲巳七年病,當從百世師,保身將保德,未可廢箴規。」

當「衛生」作「養生」時,常出現在以下幾種語境中:(1)與「傷生」相對,即衛生是保衛生命,而不是傷害生命。如「所以衛生而不至於傷生也」;(2)與「醫」相對,即「衛生」常指預防疾病,而「醫」則指治療疾病。如「前輩名士往往能醫非惟衛生矣」,即前輩名士往往掌握醫藥技術,能治療疾病,而不只是能預防疾病;(3)在部分情況下專指生理上的保養,常與「養性」或「養心」相對。如:「晉宋間,高士晚得官,無仕進意,築庵西溪,名曰雲茅,以衛生養性為事,詩文雄深雅健。」又如:「多服燥熱葯,亦使人血氣偏勝,不得和平,不但非所以衛生,亦非所以養心。」

醫藥.醫療即「已人之疾,起人之死」,通過藥石等手段「治病活人」。如「禹之垂訓,如良醫之著書,既示之以衛生之術,又戒之以致疾之由」,「治風先治脾,治疾先治氣,皆衛生之要也」。「富貴者,昧養生之理,不問衛生有方,貧窮者,急養身之策,何知保身有道。」

當「衛生」作「醫藥」、「醫療」時,常出現于以下幾種語境中:(1)與「養生」相對。如「菽粟之類同歸於養生,藥石之類同歸於衛生」。(2)常用作藥名、書名。如在《衛生易簡方》、《衛生寶集》、《衛生家寶方》等書中是書名;在衛生湯、九鑰衛生固氣丸、龍虎衛生膏等說法中是藥名。(3)有時還用作醫療場所的名稱,如「大父中厚,精於醫,開衛生堂,施藥以濟病者」。

衛生保命當「衛生」作「保衛其生」時,其概念抽象而且涵義寬泛,幾乎包括「養生」、「防病」、「免害」、「保命」、「長生」、「延齡」、「治病活人」等各個方面。這種用法在傳統中國應用最為廣泛。現舉幾例:「大抵味以養精者也,谷以養形者也,藥石以治疾者也,養精為本,養形次之,治疾為下……蓋嘗講衛生之經矣。」「知君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衛生之術。」「人之所甚重者,生也,衛生之資所甚急者,葯也,葯之考訂使無以乙亂丙誤用妄投之失者,神農家書也。」「父母妻子之念,或從中來,欲見而不可得,憂增憤結,殆有不能堪於懷者,安得不致疾易而衛生難也。」

濟世救民.保衛生靈所謂「醫道行,則活人,儒道行,則活天下」,故「不為良相則願為良醫」便成為自范仲淹之後歷代儒、醫的追求。歷來醫者有「治病救人」、「懸壺濟世」之使命,王者有「濟世救民」、「保衛生靈」之王道,故王者常以「醫」濟世,醫者常以「技」救民。所以,「衛生」也常表現為「濟世救民」。現舉幾例:「告而還,子孫怡愉,蜂房合戶,哺雀群烏,混跡市塵,懸我葯壺,衛生之仁施於州閭。」「我祖宗內設太醫院,外設府州縣醫學,醫而以學為名,蓋欲聚其人以斆學,既成功而試之,然後授以一方衛生之任,由是進之以為國醫,其嘉惠天下臣民也至矣……則天下之人皆無夭閼之患,而躋仁壽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端也。」「若時疫流行,不問老幼良賤,各飲一盞,則時氣百病不生,真濟世衛生之寶也。」「而衛生恤患,切於時用,以施惠愛於人者,莫醫氏若也,故古之魁偉之士,不試用於時,則願為良醫,以行其志。」

附註勤洗手有防治病菌的功效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