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戰
[介紹]
具有肌肉收縮和痙攣性發抖,冷得全身發抖(如發燒前的寒冷) ,又稱寒顫。
[預防]
寒戰應該如何預防?
2.遇高熱併發時,應及時就醫
[檢查]
寒戰應該做哪些檢查?
有疾病的寒戰多見於發熱,更多是高熱,人體發高熱的時候,機體的溫度感受中樞調節失調,會對與外界的溫度產生錯誤的感覺,所以感覺冷。
寒戰多伴有高熱,多為中樞行高熱,
2.1 突然高熱, 體溫可直線上升, 達40~41℃, 持續高熱數小時至數天直至死亡;或體溫突然下降至正常。
2.2 軀幹溫度高, 肢體溫度次之, 雙側溫度可不對稱, 相差超過0.5℃。
2.4 無顏面及軀體皮膚潮紅等反應, 相反可表現為全身皮膚乾燥、發汗減少、四肢發涼。
2.6 無感染證據, 一般不伴有白細胞增高, 或總數雖高, 分類無變化。
2.7 因體溫整合功能障礙, 故體溫易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波動。
2.8 高熱時用抗生素及解熱劑(如乙酰水楊酸等)一般無效, 這是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受損, 解熱葯難以對其產生影響, 所以不產生降溫的臨床效果。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混淆]
寒戰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結合臨床是否有發高熱,是否有精神系的癥狀,合理判斷是否為高熱型的中樞寒戰,還是生理性的寒戰。
有疾病的寒戰多見於發熱,更多是高熱,人體發高熱的時候,機體的溫度感受中樞調節失調,會對與外界的溫度產生錯誤的感覺,所以感覺冷。
寒戰多伴有高熱,多為中樞行高熱,
2.1 突然高熱, 體溫可直線上升, 達40~41℃, 持續高熱數小時至數天直至死亡;或體溫突然下降至正常。
2.2 軀幹溫度高, 肢體溫度次之, 雙側溫度可不對稱, 相差超過0.5℃。
2.3 雖然高熱, 但中毒癥狀不明顯, 不伴發抖。
2.4 無顏面及軀體皮膚潮紅等反應, 相反可表現為全身皮膚乾燥、發汗減少、四肢發涼。
2.5 一般不伴有隨體溫升高而出現的脈搏和呼吸增快。
2.6 無感染證據, 一般不伴有白細胞增高, 或總數雖高, 分類無變化。
2.7 因體溫整合功能障礙, 故體溫易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波動。
2.8 高熱時用抗生素及解熱劑(如乙酰水楊酸等)一般無效, 這是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受損, 解熱葯難以對其產生影響, 所以不產生降溫的臨床效果。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類似疾病]
寒戰相關疾病
更多全身癥狀
「5P」征 「咳嗽水」上癮 「三偏」症 Asperger綜合征 HIV感染 Moro反應遲鈍 Todd癱瘓(遺留暫 阿司匹林過敏 癌性發熱 白痱 敗血症 伴高血壓 伴皮膜粘膜出血 伴有生動鮮明的恐 寶寶缺乏安全感 暴發性痛 暴力衝動行為 被迫體位 閉目難立征 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