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腹脹

[介紹]

概述:  正常人胃腸道內存在一定量(大約100~200ml)的氣體,氣體多位於胃與結腸內,小腸腔內氣體較少,當胃腸道內積聚過量的氣體時,稱為腹部脹氣(abdominal distension),簡稱腹脹。

[病因]

腹脹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胃部疾病 是引起腹脹的重要病因之一,見於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擴張、胃扭轉、胃下垂、幽門梗阻及胃癌等。

  2.腸道疾病 也是導致腹脹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急、慢性腸道感染(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炎、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吸收不良綜合征,急、慢性腸梗阻,假性腸梗阻,腸道憩室病,各種原因導致的便秘等。

  3.胃腸道功能性疾病 如吞氣症、頑固性嗝逆、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等。

  4.肝臟疾病 也是引起腹脹的重要病因,多見於急、慢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時(腹脹是主要且頑固的癥狀之一),肝硬化(腹脹常是早期肝硬化的主要癥狀),肝膿腫,肝癌等。

  5.膽道疾病 如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及多種原因所致的膽道梗阻等。

  6.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胰腺炎,巨大胰腺囊腫,胰腺癌等。

  7.腹膜疾病 如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腹膜癌等。

  8.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休克性肺炎、傷寒、重型肺結核病及敗血症等。

  9.心血管疾病 見於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10.其他病因 如慢性腎功能不全、電解質及酸鹼代謝紊亂、結締組織疾病、糖尿病性胃輕癱、血液系統疾病、中樞神經或脊髓病變、各種原因所致的胸腔積液與腹水等。

  (二)發病機制

  胃腸道內氣體的增多主要是由於從外界XX胃腸道的氣體量增多、胃腸道內產生的氣體量增多、胃腸道吸收與排出的氣體量減少所致。

  1.吞咽大量氣體 在吞氣症或頑固性嗝逆、長期精神緊張、憂慮的患者,常因反覆噯氣、噁心或吞咽唾液等而同時吞入大量的空氣。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腸梗阻時,患者因腹痛而致腹式呼吸減弱,故使呼吸加快,大量空氣隨呼吸加快而經口XX胃腸道。

  2.胃腸道梗阻 當胃腸道有梗阻XX變(幽門梗阻、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存在時,因氣體從肛門排出體外發生障礙,故導致氣體在胃腸道內積聚。

  3.食物發酵作用

  (1)攝入大量含糖類(澱粉類)較多的食物,如山芋、土豆、紅薯、南瓜、蓮藕、玉米及豆類食物等。

  (2)胃排空障礙或幽門梗阻時,食物在胃內貯留,可使食物發生酵解而產氣過多。在缺乏胃酸的情況下更為顯著。

  (3)膽汁、胰酶或小腸肽酶分泌不足時,可影響糖與脂肪的消化與吸收,使食物發生酵解,致產生大量的氣體。

  4.藥物作用 服用過量的碳酸氫鈉、碳酸鈣等藥物后,可在胃內產生二氧化碳而導致腹脹。應用大量的抗生素后,如腸道正常細菌受抑制、腸道菌群發生改變后可導致食物發酵而產氣過多。

  5.幽門螺桿菌感染 胃內感染幽門螺桿菌(Hp)后,可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功能,表現為胃排空延遲與餐后胃收縮運動減弱,因此,使胃腸內氣體排泄延遲而出現腹脹。

  6.胃腸運動功能調節紊亂 胃腸運動功能通常受到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及腸神經系統的調節,當以上神經系統發生病變或功能障礙時,胃腸運動的調節即受到影響,如帕金森病、腦幹腫瘤等神經系統病變可影響腸道神經系統中的膽鹼能神經,致使腸道運動發生紊亂。此外,腸道平滑肌病變(如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進行性肌病、澱粉樣變性等)、肌間神經從病變(如小腸憩室病、小腸發育不良等)都能導致腸道運動功能障礙。假性腸梗阻的病因多與腸平滑肌病變、腸肌間神經叢病變等有密切關係,此外,腸平滑肌與肌間神經叢病變時,腸黏膜吸收氣體亦明顯減少。

  7.氣體自血液彌散入胃腸道的量增多 多見於腸壁或腸系膜血液循環有障礙者,例如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同時也伴有腸黏膜吸收氣體障礙。

[癥狀]

腹脹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般說來胃腸氣脹均有腹部膨隆。局限於上腹部的膨隆多見於胃或橫結腸積氣所致。小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於中腹部,也可為全腹部膨隆。結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於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門梗阻時,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動波,腸梗阻時可見腸型及腸蠕動波,腸鳴音亢進或減弱。腹膜炎患者可有壓痛及肌緊張。

  1.病史

  (1)年齡:成人腹脹多見於肝、膽道及胰腺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者也甚為多見。兒童及青少年腹脹時應考慮腹腔內結核、B族維生素缺乏等營養障礙性疾病。

  (2)飲食:進食大量含糖類的食物以及暴飲暴食者易發生腹脹。

  (3)既往史:應詢問患者既往有無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幽門梗阻或腸梗阻史,有無結核、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史,有無腹部手術史、外傷史等。

  2.伴隨癥狀

  (1)腹脹伴腹痛:伴劇烈腹痛時應考慮有急性膽囊炎、胰腺炎、腸梗阻、急性腹膜炎、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腸扭轉、腸套疊等病變的可能。

  (2)腹脹伴嘔吐:多見於幽門梗阻、腸梗阻等病變,其次可見於肝膽道及胰腺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氣症等功能XX變有時也可發生嘔吐。

  (3)腹脹伴噯氣:常見於吞氣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潰瘍病及幽門梗阻等。

  (4)腹脹伴便秘:多見於習慣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型)、腸梗阻、左半結腸癌等。

  (5)腹脹伴腹瀉:多見於急性腸道感染、肝硬化、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6)腹脹伴肛門排氣增加:多見於食物在腸道發酵后、結腸內氣體過多、腸易激綜合征等。

  (7)腹脹伴發熱:多見於傷寒、急性腸道炎症、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及敗血症等。

  (8)腹脹伴腸型或振水音:腹脹伴腸型或異常蠕動波多見於腸梗阻,如胃部有振水音時,多考慮為胃貯留或幽門梗阻。

  (9)腹脹部位:上腹部膨脹者多見於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幽門梗阻、胃擴張或胃癌、胰腺癌等;中上腹部膨脹多見於肝、膽道病變,肝曲綜合征等;左上腹部膨脹多見於胃疾病、脾曲綜合征等;左下腹膨脹多見於結腸脹氣(例如巨結腸);全腹部脹氣多見於小腸或結腸腔內積氣過多、麻痹性腸梗阻等。

  3.實驗室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

[食療]

腹脹吃什麼好?

  不適宜食物:番薯,糯米,蠶豆,菱角,栗子,黃豆,芋頭,含氣的食物。蛋奶類,打起泡沫的奶油,還有汽水,容易產氣的食物。 容易產氣的食物有捲心菜、豆類、白薯、蜂蜜、韭菜、生蒜、芹菜等。

  適宜食物:金橘,佛手柑,檳榔,蘿蔔,胡荽,青菜 , 豇豆,山楂,楊梅,啤酒花, 紫蘇葉, 砂仁, 白豆蔻,大麥芽 、胡蘿蔔、橘子皮、刀豆、大白菜、芹菜、蕹菜、冬瓜、瓠子、番茄、苦瓜、茴香、薤白、橙子及茶葉等。

  食療:1、消脹健胃粥,取砂仁一錢、陳皮二錢、枳殼二錢、佛手二錢。以上四種中藥水煎取汁,並過濾藥渣,再加入白米二、三兩和適量的水,熬煮成粥,一天內分二到三次服完。

  2、消脹飲料,取乾燥橘子皮切絲二錢、玫瑰花一錢,加熱開水充泡,當飲料喝,有消除脹氣的功效。

  3、砂仁鯽魚湯:砂仁3克,鯽魚l尾,蔥、姜、精鹽適量。將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將砂仁洗凈,嵌入魚腹中;魚置於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開後用文火燉至魚熟,加調料燜數分鐘即可。食肉飲湯。行氣利水,健脾燥濕,適用於由脾胃虛弱引起的食少腹脹,泄瀉腹痛等症。

  4、參芪鴿肉湯:党參20克,黃芪20克,山藥10克,凈白鴿1只,精鹽、調料適量。將鴿肉切塊,放砂鍋中,加党參、黃芪、山藥、鹽、調料和適量水,文燉煮50分鐘,悶熟后飲湯食肉。隔日1次,連用10天。益氣健脾,補中和胃。適宜於脾胃氣虛所至納食不振,食后腹脹等症。

  5、夏朴蜜汁:半夏6克,厚朴6克,蜂蜜適量。將半夏、厚朴煎取葯汁,然後加入蜂蜜和開水服用。1日服1次。適用於煩躁不安、脘愎脹滿等症。

[預防]

腹脹應該如何預防?

  1.應避免進食含氣的食物,例如蛋奶類、汽水,有些人認為喝汽水能助人打嗝,其實打嗝雖能令人感覺舒服,但大部分的氣仍在腸內。

  2.應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易產氣的食物有蘿蔔、洋蔥、捲心菜、豆類、白薯、韭菜、生蔥、生蒜、芹菜等。

  3.應避免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時可進行合理的飲食控制。應在飲食中減少蔗糖量及牛奶等脹氣食品。

[治療]

腹脹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1、少吃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以及捲心菜、花菜、洋蔥等,都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2、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里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製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5、適當鍛煉身體。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還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6、注意某些疾患。對某些疾患來說,腹脹或是先兆,或是癥狀之一,它們包括: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膀胱瘤等。

腹脹中醫治療方法

  脾胃虛弱腹脹滿不適,不思飲食,喜熱喜揉按,氣短乏力,體倦懶言。

  1、砂仁10克,陳皮6克,山藥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2、党參12克,白朮10克,雞內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党參10克,山藥30克,砂仁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党參、炒白朮各12克,蔻仁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飲食積滯腹部脹滿,不能按壓,按壓會加重不舒服癥狀;呃氣噁心,打嗝後有腐臭味,吞酸。

  1、焦山楂30克,炒枳殼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完,飯後服用。

  2、神曲15克,陳皮、香附各10克,雞內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炒枳實、厚朴各6克,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厚朴、蒼朮各6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5、山楂15克,萊菔子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鬱結腹脹不適,痞塞滿悶,心煩易怒,兩脅作脹。

  1、柴胡、炒枳實各6克,白芍10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2、炒枳殼10克,炒白朮12克,焦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砂仁、梔子各6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川芎5克,香附10克,神曲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5、、蘇葉10克,佛手5克, 酒軍2克(酒制大黃,後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如患者願吃中成藥,則可依中醫理論,按證候辨證選用。

  脾虛氣滯所致腹脹,可用枳術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也可服用健脾丸。

  濕阻氣機所致腹脹,可用木香順氣丸,口服,一次6克~9克,一日2~3次。

  肝氣鬱滯所致腹脹,可用逍遙丸,口服,一次6克~9克,一日2次。

腹脹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腹脹多因胃腸道、肝臟、膽道或胰腺疾病所致,此外,心血管及其他系統的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常可引起腹脹,因此,應積極尋找產生腹脹的病因。在未能完全明確診斷之前,為了減輕患者的腹脹,可採用以下對症治療措施。

  1.調整飲食,盡可能地少食易產氣的食物,如高糖食物、豆類或牛奶等。

  2.可應用胃腸促動力劑,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或替加色羅等,由於后兩者為全消化道促動力葯,故效果更佳。此外,胃腸動力調節劑馬來酸曲美布丁(商品名:諾為、舒麗啟能)亦可應用。

  3.可酌情使用緩導瀉劑,以利於腸道聚集的氣體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4.可採用肛管排氣法,以加速氣體的排出。

  5.如系因重度腸麻痹所致的高度腹脹(例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所致的腹脹),可採用1000~2000g皮硝(中藥)放入袋中,敷置於患者腹部,用皮硝有刺激腸蠕動增快的作用,從而有利於腸內氣體的排出,使腹脹減輕。

  6.如初步判斷腹脹系因肝臟或胰腺病變所致者,可選用護肝、利膽葯或胰脂肪酶或胰酶製劑(商品名:慷彼申、胰酶膠囊及得每通膠囊等)治療,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以減少氣體的產生。

  7.如考慮腹脹系因小腸細菌過多繁殖所致者,可選用替硝唑等口服抗生素治療。如證實患者胃脹不適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採用質子泵抑製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治療,以殺滅幽門螺桿菌。

[檢查]

腹脹應該做哪些檢查?

  1.大便檢查 黏液膿血便,鏡下見紅細胞、白細胞時,多為腸道炎症XX變;大便中含較多不消化食物,鏡下見到肌纖維、脂肪球時,多提示為消化吸收不良。

  2.胃液分析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時,胃酸分泌常降低。

  3.肝功能及血清酶學檢查 對肝膽道病變的診斷有幫助。

  1.胃鏡檢查 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胃與十二指腸疾病有診斷價值。

  2.結腸鏡檢查 對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腸病、細菌性痢疾、結腸癌、結腸憩室病等有診斷或輔助診斷價值。

  3.X線檢查 腹部透視或平片檢查有助於肝曲綜合征、脾曲綜合征、潰瘍病穿孔、腸梗阻等疾病的診斷;鋇餐檢查除可診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外,還有利於胃下垂的診斷;鋇劑灌腸檢查可協助診斷結腸病變。

  4.B超、CT或MIR檢查 對肝臟、膽道及胰腺疾病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對結核性腹膜炎或各種原因引起的腹水有輔助診斷價值。

[混淆]

腹脹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由於導致腹部脹氣的疾病甚多,故僅就引起腹脹的常見疾病進行鑒別。

  1.吞氣症 患者常有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或有憂鬱的表現,消化道主要癥狀是噯氣或嗝逆(在醫生面前噯氣更加頻繁),患者自感噯氣后舒服,實際上是在噯氣的同時吞咽了大量的空氣,使上腹部有膨脹或飽脹感。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均無明顯的器質XX變。行心理治療、應用加速胃排空的藥物(多潘利酮、莫沙必利或舒麗啟能等)及抗焦慮或抗憂鬱等藥物治療有效。

  2.慢性萎縮炎胃炎 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主要癥狀為上腹隱痛、腹脹、食慾減退及消瘦、貧血等癥狀。胃鏡及黏膜活檢組織病理檢查可確立診斷。

  3.胃下垂 好發於瘦長、無力體型者,腹壁鬆弛的老年人與經產婦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腹脹一般于清晨起床時較輕,站立過久至下午、晚上時癥狀加重,此外,還可伴有食慾減退、噁心、噯氣、四肢無力等癥狀。X線鋇餐檢查可見胃的位置明顯下移,胃輪廓下移至兩側髂脊連線以下,胃呈無力型,有利於胃下垂的診斷。

  4.胃癌 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但近年來青年人胃癌並不少見。主要癥狀是厭食、上腹部疼痛、腹脹、噁心、嘔吐及消瘦、貧血等,少數患者上腹部可捫及包塊。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可確立診斷。

  5.肝硬化 腹脹可是早期肝硬化的惟一癥狀。至失代償期階段,除腹脹外,患者還有食慾減退、蜘蛛症、肝掌、皮膚色素沉著、脾臟腫大、黃疸、腹水及下肢水腫等癥狀與體征。胃鏡檢查發現食管靜脈曲張,有肝功能損害,及B超發現肝硬化的典型徵象時有診斷價值。

  6.慢性胰腺炎 除腹脹外,患者常有食慾減退、上腹部隱痛、腹瀉(尤脂肪瀉)、消瘦等癥狀。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腹部B超、CT或MRI檢查可作出診斷。

  7.腸梗阻 梗阻部位愈低,患者腹脹愈明顯。麻痹性腸梗阻時,表現為全腹膨脹、噁心、嘔吐、不排便不排氣、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機械性腸梗阻時,腸鳴音亢進或呈金屬調。X線透視或腹部平片檢查腸腔內可見多個階梯狀液平則有利於診斷。

  8.功能性消化不良 是常見的功能性疾病。消化道主要癥狀有腹脹、早飽、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隱痛或燒灼感,少數患者還可有反酸癥狀。此外,患者還可有精神緊張、焦慮或憂鬱等表現,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後,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9.腸易激綜合征(IBS) 是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一般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或腹瀉便秘交替型。患者的主要癥狀是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腹痛多在便后緩解,但患者腹脹感消失緩慢。本病也與精神因素有關。X線鋇劑灌腸或結腸鏡檢查無明顯器質XX變,有時見腸道有激惹或痙攣徵象對診斷有幫助。

  10.糖類消化不良 見於進食大量的糖類(澱粉)的食物后,患者主要癥狀是腹脹、噯氣,肛門排出大量無明顯臭味的氣體,亦可伴有輕微腹痛、腹瀉(大便多呈糊狀,有泡沫和酸臭味)等癥狀。當肛門排出大量氣體或大便后,癥狀可緩解或減輕,如再次進食過量含糖類的食物后癥狀可複發;大便常規可見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呈酸XX。X線鋇灌腸等檢查有助於診斷。

[類似疾病]

腹脹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腹脹相關疾病

胃平滑肌瘤 肝纖維板層癌 小腸腺癌 小腸平滑肌肉瘤 神經性厭食症與神經性貪食症 胃潰瘍 先天性結腸狹窄和閉鎖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二糖酶缺乏症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蛔蟲性腸梗阻 腹腔室隔綜合征 老人腹股溝斜疝 大網膜粘連綜合征 急性右側心力衰竭 肥胖性心肌病 膽囊平滑肌肉瘤 小腸類癌 胞內分枝桿菌感染 先天性小腸閉鎖和腸狹窄 膽石性腸梗阻 臍膨出-巨舌-巨體綜合征 先天性腹壁肌肉發育不良 小兒腹股溝斜疝 胃腸道癌轉移卵巢 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 牛帶絛蟲病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高黏滯度綜合征 小兒片吸蟲病 小兒再發性腹痛 小兒繼發性腹膜炎 小兒急性胃炎 小兒先天性腎病綜合征 先天性肝纖維化 非01霍亂弧菌腸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 胃梅毒 膽囊膽固醇沉著症 胰腺分裂 腸系膜脂肪炎 腸結 腸郁 原發性輸卵管癌 卵巢無性細胞瘤 肝海綿狀血管瘤 脾動脈瘤 腸侵襲性大腸埃希桿菌感染 老年便秘 小腸扭轉 腹壁壞死性筋膜炎 嬰幼兒臍疝 雙胃 潰瘍病穿孔 XX相關性胃腸道感染 缺血性腸絞痛 腹脹 充血性心力衰竭 瀰漫性胸膜間皮瘤 卵巢支持-間質細胞瘤 小兒低鈉血症 小兒腸套疊 小兒郎格罕細胞性組織細胞增生症 卵巢成熟畸胎瘤 卵巢混合性XX細胞-性索間質腫瘤 繼發性痛經 腸病原性大腸埃希桿菌感染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感染 五臟痹 脾勞 奔豚氣 新生兒失血性貧血 新生兒肺氣漏 小兒葉酸缺乏病 小兒原發性腹膜炎 小兒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嗜水氣單胞菌感染 妊娠合併腸梗阻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小兒戊型病毒性肝炎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 卵巢重度水腫 老年人脂肪肝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腹繭症 半月線疝 直腸脫垂直腸壁內疝 糖尿病性胃輕癱 空腸、迴腸憩室 膽道運動功能障礙 蛔蟲性急性胰腺炎 複發性腹膜后腫瘤 假性腸梗阻 腹直肌自發性XX 腹股溝滑動疝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胃急性擴張 愛滋病人的急性闌尾炎 腹裂 閉孔疝

更多腹部癥狀

HBV與HCV重 Howship-Romber 癌細胞逆行播散 癌症晚期胃腸道症 安靜腹 板狀腹 膀胱結石 暴力作用后腹痛 爆發性水瀉 賁門弛緩 閉孔神經損害 閉袢性腸梗阻 便秘 便秘伴腹部包塊 便秘伴劇烈腹痛 便血且血與糞便混 病毒性腹瀉 不排胎便 餐后發作性腹痛 餐后綜合征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體檢報告單提示谷丙轉氨酶低或者增高是說明什麼?醫生一文解釋
  • 中年人盡孝,說易行難,漸行漸難
  • 惡性肝癌≠死亡,60歲高齡老人在草莓醫院重獲新生!
  • 你分得清過敏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醫生:可從4點來判別!
  • 高血壓會影響備孕嗎?
  • 鹽水對身體有傷害嗎?
  • 如何用番鴨煲湯
  • 好想找個霸道的女朋友。。。。。。
  • 男生國字臉適合剪什麼髮型
  • 化妝品.~~擺脫姐姐們推薦了。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