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木香

木香是菊科植物雲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稱。雲木香(學名:Saussurea costus),又名廣木香或青木香,屬菊科風毛菊屬。川木香(學名:Dolomiaea souliei)是菊科川木香屬的植物,均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多生長在高山草地和灌叢中,為野生植物,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這兩種植物的根莖都是重要的中草藥。可到大有恆中藥材庫查詢最新價格。

植物屬性

  木香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m。柱根粗壯,圓形,直徑可達5 cm,表面黃褐色,有稀疏側根。莖直立,被有稀疏短柔毛。基生葉大型,具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萇三角形,長30-100cm,寬15-20cm,基部心形或闊楔形,下延直達葉柄基部或一規則分裂的翅狀,葉緣呈不規則淺裂或波狀,疏生短刺,上面深綠色,被短毛,下面淡綠帶褐色,被短毛;莖生葉較小,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頂生及腋生,通常2-3個叢生於花莖頂端,幾無總花梗,腋生者單一,有長的總花梗;總苞片約10層,三角狀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長9-25mm,外層較短,先端長銳尖如刺,疏被微柔毛;花全部管狀,暗紫色,花冠管長1.5cm,先產央5裂;雄蕊5,花藥聯合,上端稍分離,有5尖齒;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柱頭2裂。瘦果線形,長端有2層黃色直立的羽狀冠毛,桌熟時多脫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中藥屬性

藥品概述

  藥名:木香 歸經:歸脾;胃;肝;肺經   性味:辛味辛;苦;性溫

木香-藥材性狀

  功效分類:理氣葯;行氣葯;溫里葯   採收和儲藏:培育3年,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穫,選晴天,挖掘根部,去除泥土、莖桿和葉柄,粗大者切成2-4塊,50-60℃低溫下烘乾。   資源分佈:分佈于中國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有引種栽培,以雲南西北部種植較多,產量較大。原產印度。   用藥禁忌: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經疏》:肺虛有熱者,慎毋犯之。元氣虛脫及陰虛內熱,諸病有熱,心痛屬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臟腑燥熱,胃氣虛弱者禁用。   功效:行氣止痛;調中導滯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拉丁文名:Aucklandia lappa Decne   葯(毒)理學:大鼠腹腔注XX的半數致死量如下:總內酯300mg/kg、二氫木香內酯200mg/kg。對其總生物鹼靜脈注XX的最大耐受量,小鼠為100mg/kg,大鼠為90mg/kg。該品揮髮油混入大鼠飼料中,每天服量為1.77mg/kg,(雄鼠)與2.17mg/kg(雌鼠),連續給葯90天,結果對大鼠的生長、血常規與血尿素氮均沒有影響,主要臟器病理檢驗亦未見異常。   主治:胞脅脹滿足 ;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后重。   生態環境:栽培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地區,在涼爽的平原和丘陵地區也可生長。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平圓柱形,長5-15cm,直徑0.5-5.5cm。表面黃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縱溝及側根痕,有時可見網狀紋理。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稍平坦,灰黃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棕色,有放XX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先甜后苦,稍刺舌。   以條勻、質堅實、沒性足、香氣濃郁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栓細胞,有時可見

木香

殘存的落皮層。韌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本細胞,有時可見殘存的落皮層。韌皮部寬廣,篩管群明顯;韌皮纖維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環列。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列徑向排列;木纖維存在於近形成層處及中心導管旁;初生木質部四原型。韌皮部、木質部中均有類圓形或橢圓形油室散在。該品薄壁細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徵 黃色或黃棕色。①菊糖碎塊極多,用冷水合氯醛裝置,呈房形、不規則團塊狀,有的表面現放XX狀線紋。②木纖維多成束,黃色,長梭形,末端傾斜或細尖,直徑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橫裂縫隙狀或人字形、十字形。③網紋、具緣紋孔及梯紋導管直徑32-90μm,導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長僅64μ。④油室碎片淡黃色,細胞中含揮髮油滴。⑤薄壁細胞淡黃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鈣方晶。此外,有木栓細胞、韌皮纖維及不規則棕色塊狀特。

炮製方法

  木香片:將原生葯放清水內洗凈,撈出,悶潤12-24小時使軟,切片,曬乾。煨木香:將木香片放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乾室內,烘至木香中所含的揮髮油滲透至紙上,取出放涼。有些地區將木香片1斤,麩皮4兩,放鍋內拌炒至黃色不焦為度,篩去麩皮,放涼。

人工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濕潤,耐寒、耐旱,怕高溫和強光,幼苗期怕直XX光。產區在海拔800-2500m山區的陰坡地,選朝北或東北坡向,坡向30°-35°,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pH6.5-7.0的砂質壤土和壤土栽培為宜,低窪易澇地長期積水會引起爛根。幼苗期生長緩慢,可與玉米等作物套、間作,又可遮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7-8月採收種子,曬乾備用。春播

木香

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播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冬播種。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穴深3-5cm,播后覆土1cm;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播種。每1hm2用種量15kg左右。播后保持土壤濕潤,約經15d出苗。苗期需遮蔭或在畦兩邊栽種玉米。   田間管理 苗高4-6cm時定苗,每穴留苗3株。每年中耕除草3-4次。幼苗期宜施稀人糞尿,第二年可追施人糞尿或尿素、過磷酸鈣。冬季施用腐熟廄及土雜肥、草木灰、餅肥等。乾旱季節澆水。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培土。帛苔孕蕾時,除留種外,全部摘除花苔。秋季將靠近地面的老葉除去,以利通風秀光。   病早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7-8月發病嚴重,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可用70%五氯硝基苯4kg拌在植株旁邊或用福爾馬林進行土壤消毒。另有褐斑病、白絹病等為宜。早害有銀紋夜蛾,可用80%敵百早800-1000倍液噴殺。另有黑蚜、短角負蝗等為害。   栽培加工   〖植物/動物形態〗   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粗壯,有特殊香味,莖不分枝,上部有短柔毛。基生葉大,葉片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基部楔形下延成具翅的柄或無柄,兩面有短毛;莖生葉較小。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單一或2--5個叢生於莖頂,總苞片約10層;花全部管狀,花冠暗紫色,5裂;雄蕊5,聚葯。瘦果矩圓形,有肋,冠毛淡褐色,羽毛狀,多脫落。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份。原產于印度。中國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省、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及北京市有栽培。以雲南省種植較多。   〖藥材產地〗   過去因由印度等地經廣州進口,故稱「廣木香」,現土產雲南省,又稱「雲木香」。銷全國,並出口。此外,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廣西省、陝西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亦產。   〖栽培〗   喜涼爽濕潤氣候,稍耐寒,怕高溫。宜選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種植。用種子繁殖,春播於4月份上旬,秋播於9月份中旬。播前需浸種24小時,條播或穴播,行、株距33厘米,深3--3厘米。每畝用種量1公斤左右。播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期需適當遮蔭,古高7--10厘米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每年結合除草鬆土,追肥1--2次,如有花薹需及時摘除,以利根部生長,冬季應施肥培土。病害有根腐病,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草木灰 (1:30) 撤于株旁,防止蔓延。蟲害有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噴殺;地老虎與蠐螬,可用毒餌誘殺。栽培研究進展:略   〖採收加工〗   種植第三年10月份或次年早春未萌發前採挖,除去鬚根,洗凈,切段,粗者縱切成2--4塊,風乾或低溫烘乾,撞去粗皮。   〖藥材炮製〗   1.木香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悶潤至透,切厚片,晾乾。篩去碎屑。   2.煨木香 取未經乾燥的木香片,平鋪于吸油紙上,一層木香片一層紙,如此間隔ˉ平鋪數層,上下用平坦木板夾住,以繩捆紮結實,使木香與吸油紙緊密接觸,放烘乾室或溫度較高處,煨至木香所含揮髮油滲透到紙上,取出木香,放涼,備用。   3.麩炒木香 先將鍋燒熱,均勻撒入定量麥麩,用中火加熱,炒至起煙時將木香片投入鍋內,炒至深黃色,見有焦斑時,迅速取出,篩去焦麥麩,攤涼。每木香片100公斤,用麥麩25公斤。炮製研究進展:略   〖藥材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炮製品貯于乾燥容器內。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根油主含去氫木香內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內酯(costunolide),含量達50%[1,2],還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氫木香內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2],木香內酯(costuslactone),二氫木香內酯(di-hydrocostuslactone)[3],α-環木香烯內酯(α-cyclocostunolide),β-環木香烯內酯,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異土木香內酯(isoalan-tollactone)[4],異去氫木香內酯(isodehydrocostuslacto

木香花-原植物

ne),異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5],12-甲氧基二氫去氫木香內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氫木香烯內酯(dihydro-costunolide)[6],木香烯(costene),單紫杉烯(aplotaxene)[1],(E)9-異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7],(E)-6,10-二甲基-9-亞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8],對-聚傘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欖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羅蘭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3],木香醇(costol),欖香醇(elemol)[9,10],白樺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4]等。   根還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種氨基酸,膽胺(cholamine)[11],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馬尾松樹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連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12]等。   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樹精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樹精棕櫚酸酯(β-Amyrin 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櫚酸酯(Lupeol palmitate)

藥理作用

  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豚鼠離體氣管與肺灌流實驗證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揮髮油及總生物鹼能對抗組胺與乙酰膽鹼對氣管與支氣管的致痙作用。揮髮油中所含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

木香-原植物

  木香內酯等內酯成分以及去內酯揮髮油均能對抗組胺、乙酰膽鹼與氯化鋇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腹腔注XX給葯對吸入致死量組胺或乙酰膽鹼氣霧劑豚鼠有保護作用,可延長致喘潛伏期,降低死亡率,以上結果表明其擴張支氣管平滑作用特點與罌栗鹼相似。認為直接作用與平滑肌所致。將胸內套管刺入麻醉貓胸膜腔描記呼吸,靜脈注XX雲木香鹼可出現支氣管擴張反應。而將動物腦破壞后再給葯則無效,提示其作用與迷走中樞抑制有關。水提液、醇提液、揮髮油、去內酯揮髮油與總生物鹼靜注對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其中以揮髮油作用較強,揮髮油所含各內酯成分對呼吸無明顯影響。犬機械刺激致咳實驗證明,揮髮油中各內酯成分和去內酯揮髮油無鎮咳作用。   對腸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液、揮髮油和總生物鹼對小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XX作用,隨後緊張性與節律性明顯降低。對乙酰膽鹼、組胺與氯化鋇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小劑量煎劑對離體小腸的作用無一定規律性,大劑量則呈抑製作用。揮髮油亦可抑制離體兔小腸運動,使其節律變慢,收縮不規則。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以及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揮髮油與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   對心血管的作用   低濃度的木香揮髮油及從揮髮油中分離出的各種內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與兔離體心髒的活動,對離體蛙心也有抑製作用。小劑量的水提液與醇提液能XX在體蛙心與犬心,大劑量則有抑製作用。雲木香鹼1-2mg靜脈注XX能XX在體貓心,對心室的XX作用比心房明顯。離體兔耳與大鼠後肢血管灌流實驗還表明,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有較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其他內酯部分作用較小。小劑量總生物鹼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大劑量反而引起收縮反應。水提液與醇提液給麻醉犬靜脈注XX有輕度升壓反應,耐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等靜脈注XX可使麻醉犬血壓中度降低(30-40mmHg),且降壓作用比較持久。將動物頸部脊髓和兩側迷走神經切斷或阿托品化或給神經節阻斷葯、抗腎上腺素葯或抗組織胺葯均不改變上述降壓反應。初步認為其降壓機制在於心臟抑制和擴張血管所致。   抗菌作用   揮髮油1:3000濃度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的生長,對大腸桿菌與白喉桿菌作用微弱;總生物鹼無抗菌作用。該品煎劑除對副傷寒甲桿菌有輕微抑製作用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7種致病菌無效。另有報道,煎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等10種真菌有抑製作用。

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 取該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熱約1min,濾過。取濾液1ml置試管中,加濃硫酸0.5ml,顯濃紫色。(檢查去氫木香內酯);經70%乙醇浸軟后的切片,加15% α-萘酚溶液與硫酸各1滴,即顯紫色。(檢查糖類)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出處:《中華本草》

中醫傳承

各家論述

  1.《葯類法象》:木香,除肺中滯氣,若治中丁焦結滯,須用檳榔為使。   2.《湯液本草》:木香,《本經》雲,主氣劣氣不足,補也;通壅氣導一切氣,破也;安胎健脾胃,補也;除痃癖塊,破也。與本條補破不同何也?易老以為破氣之劑,不言補也。   3.朱震亨:調氣用木香。其味辛,氣能上升,如氣鬱不達者宜之。若陰火衝上者,則反助火邪,當用黃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之。   4.《本草會編》:木香,與補藥為佐則補,與泄葯為君則泄也。   5.《綱目》: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葯,能升降諸氣。諸氣膹郁,皆屬於肺,故上焦氣滯用之者,乃金郁則泄之也;中氣不運,皆屬於脾,故中焦氣滯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腸氣滯則后重,膀胱氣不化則癃淋,肝氣鬱則為痛,故下焦氣滯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6.《本草匯言》:廣木香,《本草》言治氣之總葯,和胃氣、通心氣、

木香-藥用部分

降肺氣、疏肝氣、快脾氣、暖腎氣、消積氣、溫寒氣、順逆氣、達表氣、通里氣,管統一身上下內外諸氣,獨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虛有熱者,血枯脈躁者,陰虛火沖者,心胃痛屬火者,元氣虛脫者,諸病有伏熱者,慎勿輕犯。   7.《藥品化義》:木香,香能通氣,和合五臟,為調諸氣要葯。以此治痞悶噯氣,水腫腹脹,痢疾腳氣,皆調滯散氣之功。但辛香屬陽,陽則升浮,如中焦、下焦結滯,須佐檳榔墮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黃連、黃芩治痢疾,同黃柏、防己治腳氣,皆藉寒葯而制其燥,則用斯神矣。若怒氣拂逆攻沖,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氣調,則肺氣自伏,若肝氣鬱,致脅肋小腹間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氣行,則血順痛止。   8.《本草新編》:廣木香,止可少用之為佐使,使氣行即止,而不可謂其能補氣而重用之也。大約用廣木香,由一分、二分至一錢而止,斷勿浮於一錢之外,過多反無功效,佐之補而不補,佐之瀉而亦不瀉也。   9.《本草經百種錄》:木香以氣勝,故其功皆在乎氣。《內經》雲心主臭,凡氣烈之葯,皆入心,木香香而不散,則氣能下達,故又能通其氣于小腸也。   10.《本草求真》:木香,下氣寬中,為三焦氣分要葯。然三焦則又以中為要。故凡脾胃虛寒凝滯,而見吐瀉停食;肝虛寒入,而見氣鬱氣逆,服此辛香味苦,則能下氣而寬中矣。中寬則上下皆通,是以號為三焦宣滯要劑。至書所雲能升能降,能散能補,非雲升類升柴,降同沉香,不過因其氣鬱不升,得此氣克上達耳。況此苦多辛少,言降有餘,言升不足,言散則可,言補不及,一不審顧,任書混投,非其事矣。   木香(薔薇科木香,非菊科)   11.《本草正義》:木香,芳香氣烈而味厚,《本經》止言

木香-植物性狀

味辛,《別錄》則謂之溫。雖潔古謂氣味俱厚,當主沉降,然其氣濃郁,葯中有此一味,則煮之香聞滿屋,必不可概以為降。王海藏謂辛苦熱,味厚于氣,陰中之陽,立說頗允。《本經》主邪氣,辟毒疫者,芳香得以辟除穢惡,疫癧為害,無非陰霾惡臭,足以病人,木香芳烈,自可以消除穢濁之氣。強志者,芳香之氣,足以振刷精神也。淋露有因於清陽下陷者,木香溫升,故能治之。若熱結于下者,必非所宜。治溫瘧者,亦即燥濕辟惡之義。治氣劣、氣不足,則升動清陽而助正氣也。行葯者,氣為血帥,自能為百葯導引耳。瀕湖本作引葯,其大旨正同。木香以氣用事,故專治氣滯諸痛,于寒冷結痛,尤其所宜。然雖曰辛苦氣溫,究與大辛大熱不同,則氣火鬱結者,亦得用之以散郁開結,但不可太多。且味苦者必燥,陰虛不足之人,最宜斟酌,過用則耗液傷陰,其氣將愈以紛亂,而痛不可解矣。近人更用之於滋補藥中,恐滋膩重滯,窒而不靈,加此以疏通其氣,則運行捷而消化健,是亦善於佐使之良法。疝瘕積聚,滯下腸澼,此為必須之葯。   12.《本經》:主邪氣,辟毒疫,強志,主淋露。   13.《別錄》: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治)溫瘧,行葯之精。   14.《本草經集注》:療毒腫,消惡氣。   15.《藥性論》: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逐諸壅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XIU刺。   16.《日華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贏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17.王好古:治沖脈為病,逆氣里急。主脬滲小便秘。   18.《本草通玄》:理疝氣。

藥方選錄

  1.治一切氣不和 走注痛:木香 溫水磨濃 熱酒調下.(《簡便單方》)   2.治內釣腹痛:木香、乳香、沒藥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兒方》)   3.治一切氣 攻刺腹脅脹滿 大便不利:木香三 (二)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 去瓤) 川大黃四兩(銼碎 微炒) 牽牛子四兩(微炒)訶黎勒皮三兩.上藥搗羅為末 煉蜜和搗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聖惠方》木香丸)   4.治中氣不省人事 閉目不語 如中風狀:用廣木香為末 冬瓜子煎湯 灌下二錢.有痰盛者 加竹瀝、薑汁.(《本草匯言》引《霍道生家寶方》)   5.治痃氣胃冷 不入飲食:木香、蜀椒(去閉口及目 炒令汗出) 乾薑(炮裂)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末 熔蠟和丸 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七丸.(《聖濟總錄》木香丸)   6.治宿食腹脹 快氣寬中:木香、牽牛子(炒)、檳榔等分.為末 滴水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食後生姜、蘿蔔湯下[1].(《衛生易簡方》)

膳食營養

  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雲木香生產于中國雲南麗江地區;川木香主產于四川安縣、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廣木香過去曾由印度、緬甸等地經廣州進口,故稱「廣木香」。秋、冬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及鬚根,切段,縱剖成瓣,乾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氣濃郁者為佳。生用或煨用。   木香根圓柱形、半圓柱形,長5至15厘米,直徑0.5至5.5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顯縱溝及根痕,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麵灰黃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棕色、有放XX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苦辛。以堅實、 條均、香氣濃,油性大者為佳。   木香補充信息:   該品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木香、煨木香、麩炒木香,炮製后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木香適合人群:   臟腑燥熱,氣虛,陰虛者禁服。   木香食療作用:   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大腸經,芳香行散,可升可降。   1.行氣止痛,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2.理氣疏肝,用於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   3.健脾消滯,可調胃腸滯氣。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   該品辛溫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氣,尤其善行胃腸之氣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腸氣滯所致諸證均為常用之品。   木香做法指導:   行氣滯宜生用,止瀉痢宜煨用。芳香不宜久煎。   1.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常配砂仁、陳皮同用。   2.用於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可配川楝、枳殼同用。   3.健脾消滯。可調胃腸滯氣。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可配人蔘、白朮、砂仁、半夏、附子、赤茯芩等同用。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這樣洗臉才會讓肌膚更清透
  • 夏季「熱痱」的防治
  • 社區飯館推出老年菜譜
  • 警惕:飯後喝湯危害大
  • 警惕餐桌食品甲醛污染
  • 美味的辣炒蜆子怎麼做啊
  • 我要摸著老婆的乳房睡覺,這種習慣好嗎
  • 食用橄欖油可以護膚不
  • 長在黑痣上的毛可不可以剪掉
  • 吃海苔會中毒嗎?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