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
綠豆(學名:Vigna radiata)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原產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主要的綠豆出口國。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根據營養專家分析,綠豆的預防疾病指數為245.93,生命力指數為2.87。
總體簡介
簡介
綠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英語名字:Mung bean,mung,moong,mash bean,munggo,monggo,green gram,golden gram,and green soy用途及功效
綠豆具有糧食、蔬菜、綠肥和醫藥等用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物。綠豆蛋白質的含量幾乎是粳米的3綠豆開花時
倍,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有「濟世之食谷」之說。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 功效: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綠豆粥也有類似功效。綠豆還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機磷農藥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藥等情況,在醫院搶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進行緊急處理,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經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經常食用綠豆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根據營養專家黎黍勻分析,綠豆的預防疾病指數(食物天然含鉀數量/食綠豆結果時
物天然含鈉數量X100%)為245.93,生命力指數(食物天然碳水化合物含量/食物天然蛋白質含量X100%)為2.8703,證明對疾病的康復具有相當高的價值,而對生命力的提高卻很低。營養功效
綠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為豆科草本植物綠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成熟種子,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作為糧食作物在各地都有種植。由於它營養豐富,用途較多,李時珍稱其為「菜中佳品」。 綠豆是夏令飲食中的上品,更高的價值是它的藥用。盛夏酷暑,人們喝些綠豆粥,甘涼可口,防暑消熱。小孩因天熱起痱子,用綠豆和鮮荷服用,效果更好。若用綠豆、赤小豆、黑豆煎湯,既可治療暑天小兒消化不良,又可治療小兒皮膚病及麻疹。常食綠豆,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炎綠豆
有較好的治療輔助作用。此外綠豆還可以作為外用藥,嚼爛后外敷治療瘡癤和皮膚濕疹。如果得了痤瘡,可以把綠豆研成細末,煮成糊狀,在就寢前洗凈患部,塗抹在患處。「綠豆衣」能清熱解毒,還有消腫、散翳明目等作用。 因其營養豐富,可作豆粥、豆飯、豆酒、食、麨食,或作餌頓糕,或發芽作菜,故有「食中佳品,濟世長谷」之稱。自《開寶本草》記載:「綠豆,甘,寒,無毒。入心、胃經。主丹毒煩熱,風疹,熱氣奔豚,生研絞汁服,亦煮食,消腫下氣,壓熱解毒。」以後歷代本草對綠豆的藥用功效多有闡發。《本草綱目》雲:「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於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無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癰疽,有內托護心散,極言其效。」並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 《本草求真》曰:「綠豆味甘性寒,據書備極稱善,有言能厚腸胃、潤皮膚、和五臟及資脾胃,按此雖用參、芪、歸、術,不是過也。第所言能厚、能潤、能和、能資者,緣因毒邪內熾,凡臟腑經絡皮膚脾胃,無一不受毒擾,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無不用此奏效。」縱觀各家本草,對綠豆清熱祛暑解毒,利水等藥用功效都極為推崇。近幾十年來,人們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綠豆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藥理作用
抗菌抑菌作用
綠豆具有抗菌抑菌作用。 ①綠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通過抑菌試驗證實,綠豆衣提取液對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根據有關研究,綠豆所含的單寧能凝固微生物原生質,可產生抗菌活性。綠豆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質可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②通過提高免疫功能間接發揮抗菌作用。綠豆所含有的眾多生物活性物質如香豆素、生物鹼、植物甾醇、皂甙等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的數量或吞噬功能。有實驗用補體致敏酵母血凝法檢測綠豆對正常及環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綠豆可以抑制環磷酰胺誘發的小鼠紅細胞功能低下的作用。降血脂作用
有人用70%的綠豆粉或發芽綠豆粉混于飼料中喂兔,結果發現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兔血脂(總膽固醇及β-脂蛋白)的升高有預防及治療作用,進而明顯減輕冠狀動脈病變,有人將綠豆水醇提取物拌入飼料餵養動物,連續7天,證實對正常小鼠(生葯1 0 0g/kg·d- 1)和正常大鼠(生葯1 6g/kg·d- 1)血清膽固醇有明顯降低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綠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結構與膽固醇相似,植物甾醇與膽固醇競爭酯化酶,使之不能酯化而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並可通過促進膽固醇異化和/或在肝臟內阻止膽固醇的生物合成等途徑使血清膽固醇含量降低。另外,大豆球蛋白被實驗證實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綠豆的球蛋白是否有同樣的作用值得探討。抗腫瘤作用
有實驗發現,綠豆對嗎啡+亞硝酸鈉誘發小鼠肺癌與肝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另有實驗證實,從綠豆中提取的苯丙氨酸氨解酶對小鼠白血病L 1 2 1 0細胞和人白血病K 56 2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並隨酶劑量增加和作用時間延長,抑制效果明顯增加,同樣作用48h,0.7U/ml的酶其抑制率分別為52%和14.1% ,當酶增加為3.5U/ml,可分別達77.1 %和5.8% ,而以0.2 0%、1.0%、2.0%、4.0%、6.0%、10.0%的酶作用於癌細胞72h,其抑制率分別為25.8%、40.0%、55.3%、72.6%、77.9%、82.9%。解毒作用
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水浸磨成的生綠豆漿蛋白含量頗高,內服可保護胃腸粘膜。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綠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質不少具有抗氧化作用,在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時是否通過抗氧化作用從而減輕了有機磷農藥的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其他
高溫出汗可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綠豆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綠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膽鹼、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絲氨酸和磷脂酸有增進食慾作用。綠豆澱粉中含有相當數量的低聚糖(戊聚糖、半乳聚糖等)。這些低聚糖因人體胃腸道沒有相應的水解酶系統而很難被消化吸收,所以綠豆提供的能量值比其他穀物低,對於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而且低聚糖是人體腸道內有益菌--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經常食用綠豆可改善腸道菌群,減少有害物質吸收,預防某些癌症。 綠豆還是提取植物性SOD的良好原料。由綠豆為原料製備的SOD口服液,其中所含的SOD經過化學修飾,可不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壞,延長半衰期,適合於人體口服吸收。該口服液除了含有SOD以外,還富含氨基酸、β-胡蘿蔔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功能。另外,還有實驗證明,綠豆中的鞣質既有抗菌活性,又有局部止血和促進創面修復的作用,因而對各種燒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化學成分
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菸鹼酸、葉酸,礦物質鈣、磷、鐵。所含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其組成中富含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但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比較少。如與小米共煮粥,則可提高營養價值。綠豆皮中含有21種無機元素,磷含量最高。另有牡荊素,β-谷甾醇。每100克綠豆中含蛋白質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熱值332千卡。 綠豆(23張) 綠豆的藥理作用為降血脂、降膽固醇、抗過敏、抗菌、抗腫瘤、增強食慾、保肝護腎。 綠豆粉有顯著降脂作用,綠豆中含有一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動物體內膽固醇在肝臟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和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綠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過敏作用,可輔助治療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綠豆對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綠豆中所含蛋白質、磷脂均有XX神經,增進食慾的功能。綠豆含豐富胰蛋白酶抑製劑,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蛋白分解,減少氮質血症,因而保護腎臟。食療
【食療法】綠豆,煎湯,十五至三十克;研末或生研絞汁。 綠豆清涼解毒,熱性體質及易患瘡毒者尤為適宜。綠豆性寒,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忌多食綠豆。 【來源】豆科菜豆屬植物綠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種子入葯。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0.5~1兩,大劑量可用4兩,煎服。 【備註】(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綠豆四兩、生甘草二兩,煎汁候冷,頻頻飲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綠豆在鐵鍋中煮熟後為何會變黑。 綠豆在鐵鍋中煮了以後會變黑;蘋果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後,表面也會變黑。這是因為綠豆、蘋果、梨子與多種水果的細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綠豆在鐵鍋里煮,會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鐵,所以會變黑。有時,梨子、柿子即使沒有用鐵刀去切,皮上也會有一些黑色的斑點,這是因為鞣酸分子中含有許多酚烴基,對光很敏感,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變成黑色的氧化物。 【葯膳方選】 1.綠豆湯:綠豆淘盡,加大火煮沸10分鐘,取湯冷后食用,用於解毒清熱(注意不能久煮)。 2.綠豆汁:綠豆1500克,淘凈,用水2500毫升,煮爛細研,澄濾取汁,早晚食前各服一小盞,治消渴、小便頻數。 3.綠豆銀花湯: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用於夏天預防中暑。 4.生綠豆粉:生綠豆50克,研末,每次9克,開水吞服。治乳瘡。 5.解暑:綠豆,水煮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遵生八箋》綠豆湯) 6.治小便不通、淋漓:綠豆50g,冬麻子30g(絞取汁)陳皮10g(為末),共煮熟熱食之(《聖惠方》) 7、治烏頭中毒:綠豆120g,生甘草60g,水煎飲汁(《上海常用中草藥》)。 8、治金石丹火藥毒及酒毒、煙毒、煤毒:綠豆100g(為末),豆腐漿2碗,調服之。如無豆腐漿,用糯米泔頓溫亦可(《本草匯言》)。 9、治食物中毒及附子、巴豆、砒霜、農藥、毒草中毒:綠豆50g,粳米100g,共煮粥。日2-3次,冷服(《中國葯膳大觀》綠豆粥)。 10、治腮腺炎:生綠豆60g,煮至將熟時,如白菜心2-3個,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服,日1-2次(《中藥大辭典》) 11、治亞急性皮疹及皮膚瘙癢:綠豆30g,水發海帶50g,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后加入紅糖即可(《中國葯膳大觀》)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蛋白質(主要是球蛋白類)、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B、C.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膽鹼(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 l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臨床報道
1. 治療高血壓 硫磺、綠豆等量(用紗布包好),加水煮2小時后取出硫磺乾燥, 加酒制大黃20%製片,每次4片,日服1次,飯後服, 10 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治療107例,治愈率68.22%,有效率為93.46%.〖新醫學 1973;(8):395〗 2. 治療腮腺炎 用生綠豆60g 置小鍋內煮至將熟時,加入白菜心2~3個, 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服,每日1~2次.治療34例(病程3~4天),全部治愈.若在發病早期使用更好.〖江西醫學雜誌 1966;6(6):28〗 3. 治療癤瘡 鯉魚1條(重約60~90g), 綠豆100g,煮熟喝湯吃肉豆,連服3~5天, 治療頑固性癤瘡20例,痊愈18例,無效2例.〖廣西中醫藥 1984;(3):41〗 4. 治療漆瘡 綠豆60g,薏苡仁30g,洗凈加水適量,煨爛;加白糖適量, 連湯1次頓服,每日1劑.另用生綠豆60g,用開水浸泡12小時,取出后搗爛成糊狀, 外敷患處,日數次.治療12例,均在4天內皮疹消退,臨床治愈.〖新醫學雜誌 1975;(12):41〗 5. 治療複發性口瘡 雞蛋1個, 綠豆適量.將雞蛋打入碗中調成糊狀,綠豆放入砂鍋內,冷水浸泡10~20分鐘再煮沸,取煮沸綠豆沖入雞蛋糊內飲用, 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70例,一般3天即愈.〖新中醫 1989;(7):17〗 6. 治療中暑 綠豆500g,甘草30g,加水5000ml,煮至綠豆開花,冷後代茶飲, 可用於防暑除濕.〖中藥通報 1985;(5):59〗 7. 治療中毒 a. 生綠豆漿,每次服半碗,治療1059農藥中毒者2例,均服3次而愈.〖浙江中醫雜誌 1965;(7):209〗 b. 以綠豆120g為主的綠豆甘草解毒湯, 日夜各服1劑(必要時可6小時服1劑),或下胃管.如能進食時可盡量多飲綠豆湯.治療苯妥英鈉中毒、敵敵畏中毒、利眠寧中毒等各1例,均痊愈.〖陝西新醫學 1978;(2):39〗栽培技術
一、選用品種
根據市場需求和人們的口感,應選擇抗倒伏,分枝發達,生長旺盛,生育期短,栽培簡單,結莢集中,產量較高,色澤油綠、粒大飽滿;食性特點是煮易爛、無石豆,入口化渣口感好的安岳油綠豆和中綠一號等。二、播期及播種方法
如果林地空閑,可將播期安排在4月上旬;如有前作,可安排在小春收后開廂播種,適宜播期一定要安排在5月下旬以前,以保全苗,獲取高產。要堅持搶時搶墒,在雨後土壤濕潤時抓緊播種;遇乾旱可在播種後用清糞水淋窩。畝播種子1公斤以內,畝用鉬酸銨10克兌水10公斤拌種(未用完的水另裝備用),收汗后播種。其播種規格是:凈作2米開廂,行距50厘米,窩距40厘米,畝播3200~3400窩,窩播5~6粒,每窩定苗2~3株,畝定苗9500株左右;果林地在留足與果樹基部間距40em的基礎上,再2米開廂,與凈作的播種規格大體相同;間作則參照凈作規格,視情況確定畝播量。三、底肥施用
一般畝用鈣鎂磷肥20公斤加灰渣肥1000公斤或草木灰25公斤,再均勻拌和沙壤土300公斤蓋種。畝單用田必施優質生物有機肥15公斤粉碎后和沙壤土300公斤蓋種的效果最好。四、田間管理
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4葉期定苗。在瘠薄地,苗期畝用碳銨5公斤加清糞水1000公斤提苗。在初花期,將拌種時剩下的鉬酸銨水再兌水40公斤,進行葉背根外追肥。同時,要在初花期前及時中耕、除草、傳土壅蔸,防止倒伏。還要注意防治造橋蟲和卷葉螟的危害。五、採收曬貯
分期分批,及時採收,一般2~3批。綠豆種皮容易吸濕受潮,若貯藏過程中溫度高、濕度大,容易喪失發芽率,甚至霉爛變質。因此,綠豆種子,要放在乾燥、通風、低溫條件下,可用麻袋裝。在含水量12-14%的條件下,囤貯高度不超過1米;堆碼高度不超過6袋。種子數量少的,可用壇貯。通常壇底填少量生石灰吸潮,然後用麻袋墊上,再將曬乾冷卻的種子裝進壇內,最後用塑料布將壇口封嚴,放在乾燥冷涼的地方。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