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西藥

西藥,相對於祖國傳統中藥而言,指西醫用的藥物,一般用化學合成方法製成或從天然產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黴素、止痛片等。西藥即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看其說明書則有化學名、結構式,劑量上比中藥精確,通常以毫克計。

西藥定義

西藥

  [western medicine] 相對於祖國傳統中藥而言,指西醫用的藥物,一般用化學合成方法製成或從天然產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黴素、止痛片等   西藥即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   看其說明書則有化學名、結構式,劑量上比中藥精確,通常以毫克計。

西藥分類

抗感染類藥物

  抗生素類藥物

西藥

  1.青黴素類(青黴素、氨苄(biàn)西林、阿莫西林)2.頭孢菌素類(頭孢噻吩鈉、頭孢氨苄、頭孢拉定)   3.β-內酰胺酶抑製劑(蘇巴坦)   4.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阿米卡星)   5.四環素類(四環素、金黴素、半諾環素)   6.酰胺醇類(氯黴素)   7.大環內酯類(紅黴素、麥迪霉素、羅紅黴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8.其他抗菌抗生素(多粘菌素E)   合成的抗菌葯   1.磺胺類(環胺嘧啶)   2.硝基呋喃類(呋喃妥因)   3.喹諾酮類(諾氟沙星)   4.硝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   抗結核病葯   1.抗結核病葯(異煙肼、利福平)   抗麻風病葯   1.抗麻風病葯(氨苯碸)   抗病毒藥   1.抗病毒藥(阿昔洛韋、利巴韋林)   抗真菌葯   1.抗真菌葯(咪康唑)   抗寄生蟲病藥物   1.抗瘧疾病藥物(青蒿素)

麻醉藥及其輔助藥物

  全身麻醉藥(硫噴妥鈉)   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苯佐卡因)

西藥

第三節 骨骼肌鬆弛葯(泮(pàn)庫溴銨)

神經類藥物

  中樞XX葯(甲氯芬酯、茴拉西坦)   鎮痛葯(哌替啶、曲馬朵)   解熱、鎮痛、抗炎葯   1.解熱鎮痛葯(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   2.抗炎鎮痛葯(雙氯芬酸、布洛芬)   3.抗痛風葯(別嘌醇)   4.抗偏頭痛葯(麥角胺咖啡因片)   鎮靜催眠葯   1.巴比妥類(戊巴比妥)   2.苯二氮卓類(氯西泮)   3.其它類(加蘭他敏)   抗癲癇葯(苯妥英鈉、卡馬西平)

西藥

抗震顫麻痹葯(卡比多巴、苯海拉明)   治眩暈葯(倍他司汀(tīng))   腦代謝及循環改善劑(長春西丁)

精神類藥物

  抗精神病葯   1.吩噻嗪類(氯丙嗪、氟哌啶醇)   2.硫雜蒽類(氯哌噻噸)   3.其他抗精神病葯(氯氮平)   4.長效抗精神病葯(哌泊噻嗪棕櫚酸酯)

西藥

抗焦慮葯   1.抗焦慮葯(硝西泮、艾司唑侖)   抗情感障礙葯(丙咪嗪)

抗腫瘤類藥物

  1.烷化劑(環磷酰胺)   2.抗代謝葯(甲氨喋呤)   3.抗腫瘤抗生素(絲裂霉素)   4.抗腫瘤植物成分(紫杉醇)   5.抗腫瘤激素類(亮丙瑞林)   6.其他抗腫瘤葯及輔助治療葯(順鉑)

心血管類藥物

  抗心絞痛藥物   1.硝酸脂類藥物(硝酸甘油)   2.鈣拮抗藥(維拉帕米、硝苯地平)   3.其他抗心絞痛藥物(普尼拉明)   抗心律失常葯   1.膜反應抑製劑(奎尼丁)   2.β-受體阻滯劑(鹽酸艾司洛爾)   3.動作電位時間延長劑(胺碘酮)   4.其他抗心律失常葯(苄普地爾)   抗高血壓葯   1.交感神經抑製劑(可樂定、烏拉地爾)

西藥

2.血管擴張劑(硝普鈉)   3.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馬來酸依那普利)   抗心力衰竭藥物   1.洋地黃類藥物(洋地黃毒苷)   2.非洋地黃類正性肌力藥物(氨力農)   抗休克藥物(腎上腺素)   調血脂藥物(煙酸)   抗血小板藥物(川芎嗪)   抗凝溶栓(shuān)藥物(肝素鈉、尿激酶)

呼吸類藥物

  祛痰葯   1.祛痰葯(鹽酸溴己新)   鎮咳葯   1.鎮咳葯(苯丙哌林)   平喘葯   1.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鹽酸克倫特羅)   2.M膽鹼受體拮抗劑(異丙托溴銨)   3.磷酸二酯酶抑製劑(氨茶鹼)   4.過敏介質阻釋劑(奈多羅米)   5.腎上腺皮質激素(丙酸倍氯米松)

消化類藥物

  抗酸及抗潰瘍病葯(雷尼替丁)   胃腸解痙葯(溴丙胺太林)

西藥

第三節 止吐葯及催吐葯(多潘立酮)   瀉藥及止瀉藥(硫酸鎂、比沙可啶)   肝膽胰疾病輔助用藥(谷氨酸鈉、美他多辛)   酶及菌製劑(胃蛋白酶)

泌尿系統類葯

  利尿葯   1.高效利尿葯(呋噻米)   2.中效利尿葯(氫氯噻嗪)   3.低效利尿葯(螺內酯)   4.尿酸化葯(氯化銨)   5.黃嘌呤類(茶鹼)   脫水葯   1.脫水葯(山梨醇)   防治尿結石的藥物(消石丸)   泌XX平滑肌解痙葯(鹽酸黃酮哌酯)   治療尿崩症用藥(垂體後葉粉鼻吸入劑)   治療遺尿葯(甲氯芬酯)   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非那甾胺)

激素及其有關藥物

  腦垂體激素及有關藥物(縮宮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及促性激素(氟輕鬆)   鹽皮質激素(去氧皮質酮)   性激素及促性激素   1.雄激素及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   2.雌激素及其類似合成藥物(雌二醇)   3.孕激素類(甲羥孕酮)   4.促XX激素(戈那瑞林)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及抗甲狀腺   1.甲狀腺激素類藥物(促甲狀腺素)   2.抗甲狀腺葯(丙硫氧嘧啶)

調血糖藥物

  降血糖類   1.磺酰脲類(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   2.雙胍類(二甲雙胍)   3.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   4.胰島素抑製劑(高血糖素)   5.胰島素分泌劑(基因重組胰島素生長因子-1)

西藥飲食禁忌

  (l)服黃連素、四環素類、紅黴素、複合維生素B、鐵劑、利福平、潘生丁、胰酶、澱粉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時忌飲茶,因茶葉中的鞣酸會與上述藥物發生反應而降低藥效。   (2)服四環素類葯、紅黴素、滅滴靈、甲氰咪胍時,應忌食牛奶、乳製品、黃豆製品、黃花菜、黑木耳、海帶、紫菜等。這些食物中的鈣離子可與以上藥物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結合物而降低藥效。   (3)服磺胺類與碳酸氫鈉時,不宜食酸性水果、醋、茶、肉類、禽蛋類等,否則容易因磺胺類藥物在泌尿系統形成結晶而損害腎臟,或降低碳酸氫鈉的藥效。   (4)服優降寧等降壓藥時,不宜吃動物肝臟、魚、乳酪、巧克力、香蕉、腦魚、豆腐、扁豆、牛肉、香腸、葡萄酒等。因優降寧能抑制單胺氧化酶,若同時吃以上食物可引起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5)服激素類及抗凝血藥物期間,忌食動物肝臟,以免激素失效。   (6)服異煙肼時不宜同時吃魚類。因魚類含有大量組氨酸,它在肝臟變成組織氨,異煙肼能抑制組織胺的分解而使其在體內堆積發生中毒,出現頭痛、頭暈、結膜出血、皮膚潮紅、心悸、面部麻脹等癥狀。   (7)服氨基比林及索密痛、優散痛、安痛定,散利痛等含氨基比林藥物時忌食腌肉,以防葯中的氨基與腌肉中的亞硝酸鈉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   (8)服維生素C時不宜吃豬肝。豬肝中含有豐富的銅,銅的存在會使維生素C氧化為去氫抗壞血酸,使維生素C失效。   (9)服維生素K時不宜同時食富含維生素C的山楂、辣椒、鮮棗、茄子、芹菜、西紅柿、蘋果等,因維生素C能分解,破壞維生素K,減弱其藥效。   (10)服保泰松時忌食高鹽食物。因保泰松能抑制鈉離子和氯離子從腎臟排出,高鹽飲食易導致血鈉過高而引起浮腫和血壓升高。   (11)服氨茶鹼、茶鹼類藥物時,不宜同時食牛肉、雞蛋、奶製品等高蛋白食物,否則會降低療效。   (12)服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和補鉀時,不宜同時食香蕉、芫荽、香椿芽、紅糖、菠菜、紫菜、海帶、土豆、葡萄乾、橘子等。此類食物含鉀量高,易引起高血鉀症,出現胃腸痙攣、腹脹、腹瀉及心律失常等。   (13)服用甲氰咪胍、速尿、安定、氯硝安定、利眠寧、茶鹼、咖啡因等藥物務必忌吸煙。因煙油中的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可加速這些藥物的代謝和滅活,從而減弱或喪失療效。   (14)服鎮靜葯、安神催眠葯、洋地黃類葯、苯妥英鈉、降糖靈、伏降寧、胍乙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消心痛、痢特靈等藥物時均應忌酒。若服以上藥物期間大量飲酒,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或使藥物失去療效。   (15)服用甲狀腺素時宜少吃或不吃黃豆、豆油、蘿蔔、白菜等,因這些食物能抑制甲狀腺素的產生。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古人如果喝到現代飲料,會給出什麼評價?
  • 一味貪吃會讓孩子變笨
  • 胃病難治用藥對路也能治
  • 各種膚質都適用的防曬方法
  • 法國葡萄酒價格低於國產葡萄酒?
  • 如何煮啤酒鴨?
  • 我常坐辦公室,pp長的很大,什麼運動最適合減掉pp上的肉
  • 體溫高於平常一度是發燒么?
  • 是否懷孕了????急
  • 我好像有了,怎麼辦呢,急!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