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屬於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祁門紅茶聞名天下,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處處留香,此外,從中國引種發展起來的印度、斯里蘭卡的產地紅茶也很有名。
鼻祖
紅茶創製時稱為「烏茶」。英文為Black tea。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預防疾病方面:紅茶的抗菌力強,用紅茶漱口可防濾過XX毒引起的感冒,並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我國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為我國第二大茶類,出口量占我國茶葉總產量的50%左右,客戶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銷量最多的是埃及、蘇丹、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國及愛爾蘭、加拿大、智利、德國、荷蘭及東歐各國。紅茶的包裝(16張)產地
紅茶(3張) 嚴格說起來,紅茶不是指茶的品種,而是一種茶葉的加工工藝。 紅茶的種類較多,自然產地也就較廣,按照其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為三大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 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比如祁門工夫、滇紅工夫等等。這裡「工夫」兩字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加工的時候較別種紅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沖泡的時候要用充裕的時間慢慢品味。 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產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裡已經實行了「原產地保護」。正山小種又可分為東方口味和歐洲口味,東方口味講究的是「松煙香,桂圓湯」,歐洲口味的松香味則更濃郁,比較適合配薰魚和薰肉。一、小種紅茶
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紅茶,同時也是其它紅茶的鼻祖,其他紅茶都是從小種紅茶演變而來的。它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均原產于武夷山地區。 1.正山小種: 產于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所以又稱為「星村小種」或「桐木關小種」。 2.外山小種 主產于福建的政和、坦洋、古田、沙縣等地,近年來江西的鉛山一帶也有出產。二、工夫紅茶
1.祁門工夫: 主產安徽省祁門縣一帶,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 成品茶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金毫顯露、湯色紅艷明亮、滋味鮮醇酣厚、香氣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以聞名於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主要品牌:天品國香、歷口、思潤 2.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鳳慶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 主要品牌:滇紅集團、鳳牌滇紅 3.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閩紅三大工夫茶(3張) 主要品牌:武夷星品品香吾要茶坊「陳煥」 ①政和工夫:產于福建政合,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以大茶為主體 ②坦洋工夫:坦洋工夫分佈較廣,主產福建的福安、柘榮、壽寧、周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③白琳工夫:主產于福建的福鼎,屬於小葉種紅茶。 4.湖紅工夫: 主產地是湖南安化、平陽、長沙、漣源、瀏陽、桃源、邵陽、平江、長沙一帶。 5.寧紅工夫: 主產于江西省修水、武寧、銅鼓一帶。 6.川紅工夫: 主產于四川省宜賓、重慶、雅安等地區 主要品牌:六合茗居、川紅集團川紅工夫 六合茗居(11張) 7.宜紅工夫: 主產于湖北省的宜昌、恩施等地區。 8.越紅工夫: 主產于浙江省的紹興、諸暨、嵊縣一帶。 9.浮梁工夫: 主產地江西景德鎮一帶的山區和丘陵地帶,景德鎮一帶古稱「浮梁」。 10.湘紅工夫: 主產于湖南湘西的石門、慈利、桑值、大庸等縣市,現已被歸於「湖紅工夫」。 11.台灣工夫: 主要品牌:赤月紅茶、日月潭紅茶 在台灣的山地、丘陵地區均有出產,以台北縣文山地區出產的為上品。 12.江蘇工夫: 江蘇不少產茶的地方均有出產。 主要品牌:宜興紅茶 13.鐵觀音紅茶: 福建省安溪縣的藍田鄉黃柏村等地。 14.粵紅工夫: 廣東的潮安等地 主要品牌:英德紅茶三、紅碎茶
紅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細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產地分佈較廣,遍於雲南、廣東、海南、廣西,主要供出口。 另外,世界很多地方均出產紅茶,例如:印度(以大吉嶺茶最為珍貴)、東非(以肯亞所產最為著名)、斯里蘭卡(最著名的是錫蘭紅茶、印尼(以爪哇島及蘇門答臘為中心)十大功效
1.提神消疲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XX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XX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2.生津清熱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3.利尿
在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髒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4.消炎殺菌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5.解毒
據實驗證明,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6.強壯骨骼
2002年5月13日美國醫師協會發表對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調查,指出飲用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為了防治女性常見骨質疏鬆症,建議每天服用一小杯紅茶,堅持數年效果明顯。如在紅茶中加上檸檬,強壯骨骼,效果更強,在紅茶中也可加上各種水果,能起協同作用。7.抗氧化、延緩衰老
在過去的5年裡,美國政府資助了150多項關於綠茶和紅茶及其化學成分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綠茶和紅茶中的抗氧化劑可以徹底破壞癌細胞中化學物質的傳播路徑。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血管流行病學主任墨里?密特爾曼醫生說:「紅茶與綠茶的功效大致相當,但是紅茶的抗氧化劑比綠茶複雜得多,尤其是對心臟更是有益」。美國雜誌報道,紅茶抗衰老效果強於大蒜頭、西蘭花和胡蘿蔔等。8.養胃護胃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紅茶茶藝
9.抗癌
關於茶葉具有抗癌作用的說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也對此做過許多的探索,但是一般認為茶葉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現在綠茶方面,但是現在有了新的進展。研究發現,紅茶同綠茶一樣,同樣有很強的抗癌功效。10.舒張血管
美國醫學界最近也有一項研究與紅茶有關。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每天喝4杯紅茶,血管舒張度可以從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后,則舒張度會增加13%。營養成分
(每100克中含)成分名稱 | 含量 | 成分名稱 | 含量 | 成分名稱 | 含量 |
可食部 | 100 | 水分(克) | 7.3 | 能量(千卡) | 294 |
能量(千焦) | 1230 | 蛋白質(克) | 26.7 | 脂肪(克) | 1.1 |
碳水化合物(克) | 59.2 | 膳食纖維(克) | 14.8 | 膽固醇(毫克) | 0 |
灰份(克) | 5.7 | 維生素A(毫克) | 645 | 胡蘿蔔素(毫克) | 3870 |
視黃醇(毫克) | 0 | 硫胺素(微克) | 0 | 核黃素(毫克) | 0.17 |
尼克酸(毫克) | 6.2 | 維生素C(毫克) | 8 | 維生素E(T)(毫克) | 5.47 |
a-E | 2.8 | (β-γ)-E | 2.67 | δ-E | 0 |
鈣(毫克) | 378 | 磷(毫克) | 390 | 鉀(毫克) | 1934 |
鈉(毫克) | 13.6 | 鎂(毫克) | 183 | 鐵(毫克) | 28.1 |
鋅(毫克) | 3.97 | 硒(微克) | 56 | 銅(毫克) | 2.56 |
錳(毫克) | 49.8 | 碘(毫克) | 0 | | |
成分名稱 | 含量(毫克) | 成分名稱 | 含量(毫克) | 成分名稱 | 含量(毫克) |
異亮氨酸 | 923 | 亮氨酸 | 1671 | 賴氨酸 | 1381 |
含硫氨基酸(T) | 436 | 蛋氨酸 | 237 | 胱氨酸 | 199 |
芳香族氨基酸(T) | 1700 | 苯丙氨酸 | 988 | 酪氨酸 | 712 |
蘇氨酸 | 874 | 色氨酸 | 0 | 纈氨酸 | 1213 |
精氨酸 | 1229 | 組氨酸 | 470 | 丙氨酸 | 1224 |
天冬氨酸 | 2032 | 谷氨酸 | 3229 | 甘氨酸 | 1051 |
脯氨酸 | 828 | 絲氨酸 | 948 | | |
紅茶減肥法
生薑紅茶做法: 材料:紅茶一包、去皮生薑五片、蜂蜜適量 做法:把紅茶包和生薑一起放入杯中,用九十度以上水沖泡,等稍溫後放入蜂蜜。 要點:如果感覺到肚子有灼熱的感覺時,要考慮減少生薑的用量一天飲用2至6杯就好。 生薑紅茶斷食法時間表 第一天:早:正常飲食 中:同上 晚:同上 第一天準備期可以正常飲食,但是注意晚飯後別吃任何東西,戒甜食和零食,可以喝蜂蜜水 第二天:早:胡蘿蔔 生薑紅茶(400ml) 中:同上 晚:雜糧粥 一天下來你會發現小肚子變柔軟了,精神也集中了。 第三天:早:斷食,喝生薑紅茶2杯(400ml) 中:雜糧粥 晚:雜糧粥 第四天:早:生薑紅茶 中:正常飲食 晚:同上 生薑紅茶的製作方法 原理:從中醫的角度我們已經知道,紅茶和生薑有暖身作用。飲用生薑紅茶有益增強身體代謝機能,提高脂肪的燃燒率。促使以前因為飲食過量而囤積的廢物排泄體外。斷食結束后,可以持續減肥的效果。類別
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採制工藝:祁紅于每年的清明前後至穀雨前開園採摘,現采現制,以保持鮮葉的有效成分。鮮葉按質分級驗收。特級祁紅以一芽一葉及一芽二葉為主。其製作分初制、精製兩大過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序;精製則將長、短、粗、細、輕、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經篩分,整形,審評提選,分級歸堆,為了提高幹度,保持品質,便於貯藏和進一步發揮茶香,再行復火、拼配,成為形質兼優的成品茶。 祁門紅茶獨具的特色是:外形條索緊細秀長,金黃芽毫顯露,鋒苗秀麗,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似蘋果與蘭花香味。在國際市場上譽為「祁門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調飲,亦頗可口,茶湯呈粉紅色,香味不減,不僅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並且有藥理療效。 祁門紅茶從1875年問世以來,為我國傳統的出口珍品,久已享譽國際市場。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1980、1985、1990年由祁門茶廠生產的特級、一、二級祁紅連續三次獲國家優質食品金質獎。1986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優質名茶。1987年又獲第二十六屆世界優質食品金質獎章。1992年獲中國旅遊新產品「天馬金獎」;199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級指定產品,祁門茶廠被定為國家旅遊產品定點生產企業。該茶在國際市場上與印度大吉嶺、斯里蘭卡烏伐紅茶齊名,並稱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已出口英、北歐、德、美、加拿大、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馬邊功夫
馬邊功夫為紅茶新貴,由四川馬邊金星茶廠創製。選用海拔1200-1500米的四川小葉種為原料,結合各地功夫紅茶工藝精製而成。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乾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鐵觀音紅茶,主要產自安溪縣藍田鄉黃柏村,為安溪縣飲香茶葉專業合作社的最為特色。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特別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經問世,即享盛名。19世紀中葉,產量達萬餘擔。后因戰事摧殘,茶園荒蕪,至1949年年產僅900余擔。嗣後,著力恢復傳統品質風格,產量質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綠茶,僅保持少量生產,年產約800擔。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佈較廣,主產福安、柘榮、壽寧、周 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中國紅茶》
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 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制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此後茶商紛紛入山求市,接踵而來並設洋行,周圍各縣茶葉亦漸雲集坦洋。坦炒工夫名聲也就不脛而走,自光緒六年 至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萬擔,其中1898年出口3萬餘組。坦洋街長一公里,設茶行達36家,僱工3000餘人,產量2萬餘擔。收條範圍上至政和縣的新村,下至霞浦縣的赤嶺,方圓數百里,境跨七、八個縣,成為福安的主要紅茶產區。運銷荷蘭、英國、日本、東南亞等二十余個國家與地區,每年收外匯茶銀百余萬元。當時民諺雲:「國家大興,茶換黃金,船泊龍鳳橋,白銀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與國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馬萬國會金獎。后因抗日戰爭爆發,銷路受阻,生產亦遭嚴重破壞,坦洋工夫產量銳減。50年代中期,為了恢復和提高坦洋工夫紅茶的產量和品質,先後建立了國營坦洋、水門紅茶初制廠和福安茶廠,實行機械化制茶,引進並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雲等優良茶樹品種,1960年產量增加到5萬擔,創歷史最高水平。后因茶類布局的變更,由「紅」改「綠」,坦洋工夫尚存無幾。近年來,經有關部門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復和發展,1988年產量達8000余擔。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產于福鼎縣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太姥山地處閩東偏北,與浙江毗鄰,地勢較高,群山疊 翠,岩壑爭奇,茶樹常種于崖林之間。茶樹根深葉茂, 芽毫雪白晶瑩。19世紀50年代。閩、廣茶商在福鼎經營加工工夫茶,廣收白琳、翠郊、蹯溪、黃崗、湖林及浙江的平陽、泰順等地的紅條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紀初,福鼎「合茂智」茶號, 充分發揮福鼎大白茶的特點,精選細嫩芽葉,製成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纖秀,含有大量的橙黃白毫,具有鮮爽愉快的毫香,湯色、葉底艷麗紅亮,取名為「桔 紅」,意為桔子般紅艷的工夫,風格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葉種紅茶,當地種植的小葉群 體種具有茸毛多、萌芽早、產量高的特點,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顆粒絨球狀, 色澤黃黑,內質湯色淺亮,香氣鮮純有毫香,味清鮮甜和,葉底鮮紅帶黃。川紅工夫
川紅工夫產于四川省宜賓等地,是本世紀50年代產生的工夫紅茶。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四川地勢北高南低,東部形成盆地,秦嶺、大巴山擋住北來寒流,東南向的海洋季風可直達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 17--18℃,極端最低氣溫不低於-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2-- 4℃,茶園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 川紅工夫外形條索肥壯圓緊、顯金毫,色澤烏黑 油潤,內質香氣清鮮帶枯糖香,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濃亮。葉底厚軟紅勻。川紅問世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多年來暢銷蘇聯、法國、英國、德國及羅馬尼亞等國,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我國紅茶特色
我國紅茶品種主要有:祁紅—產于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紅—產于雲南佛海、順寧等地;霍紅—產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蘇紅—產于江蘇宜興;越紅—產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紅—產于四川馬邊、宜賓、高縣等地;吳紅—產于廣東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世界上紅茶的品種很多,產地也很廣,除我國以外,印度、斯里蘭卡也有類似的紅碎茶生產。功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們傳統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紅茶有:祁門紅茶、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高地紅茶。荔枝紅茶
英德紅茶產于廣東英德市,屬小葉型紅茶。茶色烏黑雪亮。身披金毫,沖泡后湯色格外鮮紅,味醇清爽,無需細聞就可探出獨特的茶香,且飲下不留茶葉的粗澀口感,讓人回味無窮。英紅中的珍品是英紅九號。英紅產于廣東的英德市的英山區,這裡在19世紀前半葉就曾是紅茶的產地。 寧紅工夫產于江西修水一帶。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清明前後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該茶外形條索緊結園直,色烏略紅,光潤;內質香高持久似祁紅,滋味醇厚甜和,湯色紅亮,「寧紅金毫」為寧紅工夫茶中之最。 湖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壯,香氣高長,滋味醇厚,湯色較濃。湖紅工夫產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為上佳。 越紅工夫茶的條索緊細挺直,色澤烏潤,外形優美,內質香氣高純,湯色淺紅,葉底稍暗。沖泡后,香氣純正,滋味濃醇,湯色紅亮,葉底稍暗。飲法與使用
紅茶飲用廣泛,這與紅茶的品質特點有關。如按花色品種而言,有工夫飲法和快速飲法之分;按調味方式而言,有清飲法和調飲法之分;按茶湯浸出方式而言,有沖泡法和煮飲法之分。但不論何種方法飲茶,多數都選用茶杯沖(調)飲,只有少數用壺的,如沖泡紅碎茶或片、末茶。現將紅茶飲法介紹如下。茶具
[1]置具潔器
一般說來,飲紅茶前,不論採用何種飲法,都得先準備好茶具,如煮水的壺,盛茶的杯或盞等。同時,還需用潔凈的水,一一加以清潔,以免污染。量茶入杯
通常,結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紅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壺煮,則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壺。烹水沏茶
當量茶入杯后,然後就沖入沸水。如果是高檔紅茶,那麼,以選用白瓷杯為宜,以便觀其色澤。通常沖水至八分滿為止。如果用壺煮,那麼,先應將水煮沸,而後放茶配料。聞香觀色
紅茶經沖泡后,通常經3分鐘后,即可先聞其香,再觀察紅茶的湯色。這種做法,在品飲高檔紅茶時尤為時尚。至於低檔茶,一般很少有聞香觀色的。品飲嘗味
待茶湯冷熱適口時,即可舉杯品味。尤其是飲高檔紅茶,飲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啜飲,細細品味,在徐徐體察和欣賞之中,品出紅茶的醇味,領會飲紅茶的真趣,獲得精神的升華。 如果品飲的紅茶屬條形茶,一般可沖泡2-3次。如果是紅碎茶,通常只衝泡一次;第二次再沖泡,滋味就顯得淡薄了。沖泡技巧
茶葉好
茶葉應避潮濕高溫,不可與清潔劑、香料、香皂等共同保存,以保持茶葉的純凈。沖泡一杯紅茶的份量,約需一個茶包、一茶匙或3公克的茶葉。水質好
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富含充分空氣,能引發紅茶內蘊的香氣。茶具好
紅茶芬芳的味道,必需用適當的茶具搭配,來襯托出紅茶獨特的優美。溫度好
將適量的茶加入茶壺中,再立刻注入沸騰的開水。水溫宜維持在 90至100度的水溫,在此同時,將茶壺與茶杯用熱水燙過,這道手續稱為溫壺(杯)。時間好
放入茶葉,注入熱水,將壺蓋蓋上,使紅茶的香氣與味道能充分的在熱水中釋放出來。葉片細小者約浸泡 2至 3分鐘,葉片較大則宜悶置 3至 5分鐘,當茶葉綻開,沉在壺底,並不再翻滾時,即可享用。飲用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新茶並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於新茶剛採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症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質,這些物質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XX,有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 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後才可能使用。 不要用茶水送服藥物;服藥前後1小時內不要飲茶。人蔘、西洋參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飲濃茶解酒;飯前不宜飲茶;飯後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濃茶。紅茶冬季最宜常飲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潰瘍也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紅茶不宜放涼飲用,會影響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飲用 1. 適宜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油膩食品食用過多、醉酒者。 2. 不適宜發熱、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習慣性便秘、消化道潰瘍、神經衰弱、失眠、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栽培與加工
栽培
適合茶樹栽培的地域需要滿足下面的條件: 熱帶或亞熱帶。氣溫高的季節有足夠的降水。弱酸性土壤。土壤的排水性良好。在收穫季節,在乾燥的日子一日內溫差較大能夠夠厚或具有芳香的優質茶葉。 此外,需要廉價的,高質量的勞動力也是很重要的,這樣,從茶樹的栽培到茶葉的採摘都有足夠的人手照料。加工
採摘后,新鮮的葉片首先要放到空氣中萎凋。然後,紅茶將被按照兩種方法之一進行加工:CTC方法(碾碎(Crush)、撕裂(Tear)、捲起(Curl)《紅茶初制工藝》
)或者 傳統方法CTC方法一般用於生產袋茶的低質茶葉並且使用機器加工。在使用中低質茶葉生產更好一些的成品方面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傳統方法是通過機器或手工文成的。手工處理用於高質量的茶葉。傳統方法會根據不同的茶葉採用不同的手法,這種加工的風格最終產生許多鑒賞家所追求的高質量散茶。然後,葉片在控制的溫度和濕度下進行氧化。這一過程也稱為發酵,雖然沒有發酵發生。氧化的水平決定著茶的質量。由於氧化在揉捻階段就開始了,因此兩個階段之間的時間長短對於茶葉的質量來說也是至關緊要的因素。然後葉片將被乾燥,以阻止氧化過程。最後,葉片將按照大小(整葉,碎葉,茶末,茶粉)分成不同的「等級」,這種分類通常是使用篩子進行的。茶葉將進一步根據標準進行子等級分類。之後即可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