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
中藥名稱
基本信息
【中藥名】龍骨 【別名】陸虎遺生、那伽骨、生龍骨、煅龍骨、五花龍骨、青化龍骨、花龍骨、白龍骨。 【拼音】LONGGU 【英文名】Drgonsbones,Fossilizid,Drgon'sBone 【拉丁名】藥材OsDraconis(FossiliaOssiaMastodi)原礦物FossiliaOssisMastrodi 【藥材基原】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胳的化石。 【葯源分佈】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于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青海、雲南等。藥材產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山東、內蒙古、湖北、四川、雲南、廣西、青海等地。動植物生態環境:生活在溫暖環境中。主要產于第三紀沉積岩(泥質岩、粉砂岩)及第四沉積物中。經地殼活動,與砂、泥質混合堆團,結成化石或岩層。 【採收儲藏】挖出后,除去泥土及雜質。五花龍骨質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氣中極易破碎,常用毛邊紙粘貼。 該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的化石。 【考證】出自 1.《本經》。 2.《吳普本草》:龍骨,色青白者善。 3.《雷公炮炙論》:龍骨,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其骨細文廣者是雌,骨粗文狹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黃色者稍得,經落不凈之處不用。 4.《別錄》:龍骨,生晉地川穀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采無時。 5.陶弘景:龍骨,今多出益州梁州間,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脛,作白地錦文,舐之著舌者良,齒小強,猶有齒形,角強而實。 6.《本草圖經》:龍骨並齒、角,今河東州郡多有之。 7.《本草匯言》:嘗過晉、蜀山谷,為訪所產龍骨之處,岩石棱峭,溪徑墳衍,則有磊磊如龍鱗,隱之如爪牙者,隨地掘之,盡皆龍骨,豈真龍之骨有若此之多,而又皆盡積于梁、益諸山也。要皆石燕、石蟹之倫,蒸氣成形,石化而非龍化耳。醫學作用
【化學成分】 主含羥基磷酸鈣Ca5(PO4)3(OH)(羥磷灰石);尚含少量碳酸鈣及鐵、鋁、鎂、錳、鍶等元素.化學成分研究進展:略 【理化鑒別】 1.該品不溶於水, 加稀硝酸能溶且產生氣泡,有鈣鹽及磷酸鹽的鑒別反應.鈣鹽鑒別反應見石膏.磷酸鹽鑒別反應:取該品溶液, 加鉬酸銨試液與稀硝酸后,加熱即發生黃色沉澱;分離, 沉澱能在氨試液中溶解.加氨試液使上反應逆向而溶解. 2.XXX線衍XX法鑒定:在試樣的XXX線衍XX圖譜上應顯羥磷灰石和方解石的特徵衍XX峰. 【含量測定】略 【藥理作用】 略。 【附註】 1.目前市售「龍骨」,有為礦石中的高嶺土, 因嵌在石塊中,似膝形團塊或似骨狀, 並由於氧化鐵、氧化錳等滲入,形成色斑, 但無骨骼構造. 2.龍齒:為古代哺乳動物象、犀牛、三趾馬等牙齒的化石.呈圓錐形或圓柱形,多少彎曲, 形似牙齒.多煅后敲碎用.該品澀、涼,能鎮驚安神、除煩熱, 治心悸、失眠,煅龍齒9~15 g水煎服.藥性藥效
【性味】甘澀,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有小毒," ④《本草正》:"甘,平,性澀。" ⑤《醫學衷中參西錄》:"味淡微辛,性平。" 【歸經】入心、肝、腎、大腸經。 ①《綱目》:"入手足少陰、厥XX。" ②《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陽、少陰,兼入手少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重鎮安神鎮驚安神,斂汗XX,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①《本經》:"主咳逆,泄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②《別錄》:"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內疽,陰蝕,止汗,縮小便,尿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龍骨療夢寐泄精,小便泄精。" ③《藥性論》:"逐邪氣,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膿血,女子崩中帶下,止夢泄精,夢交,治尿血,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 ⑤《珍珠囊》:"固大腸脫。" ⑥《綱目》:"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濕氣,脫肛,生肌斂瘡。"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鈣, 亦含鐵、鉀、鈉、氯、硫酸根等.藥理作用: 1. 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 實驗表明: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能顯著增加戊巴比妥鈉的催眠率;對回蘇靈所致驚厥亦有對抗作用. 2. 其他作用 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 有縮短正常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尿崩症 生龍骨、生牡蠣、枸杞、菟絲餅、川黃柏各9g,砂仁、炙甘草各3g,北沙參15g,炒杜仲12g.水煎服.一般10~20劑均告痊愈, 經1~4年隨訪,無1例複發.〖江蘇中醫雜誌 1964;(11):19〗 2. 治療燙傷 龍骨、生石膏、大黃、兒茶各等份, 共研極細末,用冷茶水調成稀糊狀, 敷患處,用紗布蓋好(面部可不蓋), 隔日換藥1次.治療燙傷,療效較好.〖中醫雜誌 1957;(4): 212〗 3. 治療化膿性疾病 冰片、生龍骨、當歸各20g,硃砂25g,煅石膏40g,煅爐甘石200g,共研細末, 塗薄層于創面,膠布固定, 2~3天換1次,治療瘡瘍20例, 全部治愈.療程7~20天.〖遼寧中醫雜誌 1987;(10):47〗各家論述
1.《註解傷寒論》:龍骨、牡蠣、鉛丹,收斂神氣而鎮驚。 2.《綱目》: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濕氣,脫肛,生肌斂瘡。澀可去脫,故成氏雲龍骨能收斂浮越之正氣,固大腸而鎮驚。又主帶脈為病。 3.《本草經疏》:龍骨味澀而主收斂,凡泄痢腸辟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澀之劑,恐積滯瘀血在內反能為害也。惟久病虛脫者,不在所忌。 4.《本草述》:龍骨可以療陰陽乖離之病。如陰之不能守其陽,或為驚悸,為狂癇,為譫妄,為自汗盜汗。如陽之不能固其陰,或為久泄,為淋,為便數,為齒衄、溺血,便血,為赤白濁,為女子崩中帶下,為脫肛。或陰不為陽守,陽亦不為陰固,為多夢泄精,為中風危篤,種種所患,如斯類者,鹹得借此以為關捩子,而治以應證之劑。 5.《本經逢原》: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其治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症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為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XX,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壇,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葯。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澀葯中加用之。止陰瘧,收濕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斂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 6.《本草經百種錄》:龍骨最粘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仲景于傷寒之邪氣未盡者亦用之。 7.《本草求真》:龍骨功與牡蠣相同,但牡蠣咸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驚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白地錦紋,舐之粘舌者佳。 8.《本草經讀》:驚癇顛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逐痰降逆,故為驚癇顛痙之聖葯。痰,水也,隨火而生,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澀以止脫,何其淺也。 9.《醫學衷中參西錄》:龍骨,質最粘澀,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固澀滑脫。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遺精白濁、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帶,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飲咳嗽,咳逆上氣。其味微辛,收斂之中仍有開通之力,故《本經》謂其主瀉痢膿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症瘕堅結也。徐(大椿)氏議論極精微,所謂斂正氣而不斂邪氣,外感未盡亦可用之者,若仲景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諸方是也,愚于傷寒、溫病,熱實脈虛,心中怔忡,精神騷擾者,恆龍骨與萸肉、生石膏並用。龍骨既能入氣海以固元氣,更能入肝經以防其疏泄元氣,且能入肝斂戢肝木,愚于忽然中風、肢體不遂之證,其脈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風內動,恆用龍骨同牡蠣加於所服藥中以斂戢之,至脈象柔和,其病自愈。愚用龍骨約皆生用,惟治女子血崩,或將漏產,至極危時,恆用煅者,取其澀力稍勝,以收一時之功也。 10.《本經》:主咳逆,泄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11.《別錄》: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內疽,陰蝕,止汗,縮小便,尿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尤骨療夢寐泄精,小便泄精。 12.《藥性論》:逐邪氣,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膿血,女子崩中帶下,止夢泄精,夢交,治尿血,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13.《日華子本草》: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 14.《珍珠囊》:固大腸脫。古生物五花龍骨
五花龍骨為不規則塊狀,長、寬各7—10cm,厚約3cm。表面牙白色,上有藍灰色及紅棕色花紋,深淺粗細不同,略似大理石之條紋。略有光澤,偶有小裂隙。質硬,易層層剝落,捻之可碎,吸濕性強,以舌舐之,可吸附於舌上。無臭,無味。一般龍骨形狀不規則。長10—17cm,寬7—10cm。表麵灰白色或黃白色,多較光滑,有的有縱紋裂隙或棕色條紋與斑點。質堅如石,斷面不平坦,色白,有的中空,摸之細膩如粉質。關節處膨大,斷面有數蜂窩狀小孔。吸濕力亦強。無臭,無味。 [生境分佈] 分佈四川、山西、山東、河北、內蒙古、河南、陝西、甘肅、青海。 [採制] 挖出后,除去泥土。 [化學成分] 主含碳酸鈣(CaCO3)、磷酸鈣(Ca3(PO4)2)。 [性味功能] 甘、澀,平。斂氣逐濕,止盜汗,安神,澀精止血。 [主治用法] 治夜卧盜汗,夢遺,滑精,腸風下血,瀉痢,吐衄血,崩帶。外用可斂瘡口。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患處。 [用量] 20—30克;內用適量。藥方選錄
1.治療大人、小兒一切癲狂驚搐 風癇神志不寧:龍骨一兩(火煅 研極細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黃各五錢(俱研極細末) 鉤藤、懷生地、茯苓各一兩五錢(俱微炒燥為極細末) 蘇合香三錢牛黃二錢(俱用酒溶化).共十味 總和一處用膽星八錢 研細末竹瀝一碗 打糊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 小兒服二、三丸俱用生薑湯調灌.(《方脈正宗》) 2.治療好忘:龍骨、虎骨、遠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篩.食后服方寸匕 日二.(《備急千金要方》) 3.治療心虛盜汗:龍骨五錢(火煅)茯苓一兩 人蔘六錢蓮肉三兩(俱微炒).共研為末 麥門冬(去心)四兩酒煮 搗爛成膏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4.治療久痢休息不止者:龍骨四兩.打碎 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 冷飲.仍以米飲和丸.每服十丸.(《肘後備急方》) 5.治療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 目眩發落 脈極虛芤遲為清谷 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 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龍骨、牡蠣各三兩.上七味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6.治療血崩不止:龍骨(煅)、當歸、香附(炒)各一兩棕毛灰五錢.上為細末.每服四錢 空心米飲調下.忌油膩、雞、魚、炙物[1].(《景岳全書》龍骨散)典藉記載
《中華本草》和《中藥大辭典》關於龍骨的記載: 出處 出自1.《本經》。 2.《吳普本草》:龍骨,色青白者善。 3.《雷公炮炙論》:龍骨,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其骨細文廣者是雌,骨粗文狹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黃色者稍得,經落不凈之處不用。 4.《別錄》:龍骨,生晉地川穀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采無時。 5.陶弘景:龍骨,今多出益州梁州間,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脛,作白地錦文,舐之著舌者良,齒小強,猶有齒形,角強而實 來源 藥材基源: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胳的化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patite;Calcite 採收和儲藏:挖出后,除去泥土及雜質。五花龍骨質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氣中極易破碎,常用毛邊紙粘貼。 原形態 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粘土礦物組成。 1.磷灰石六方晶系隱晶質,依古代生物骨骼產出。疏鬆集合體中或有呈晶形小棒狀的磷灰石,灰白色。略帶油脂狀,土狀光澤或瓷狀光澤。XX大於指甲,小於小刀。 2.方解石參見「方解石」條。 生境分佈 產于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1)龍骨 又稱白龍骨(《別錄》)。呈骨骼狀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至淡棕色,多較平滑,有的具縱紋裂隙或具棕色條紋與斑點。質硬,砸碎后,斷面不平坦,色白或黃白,有的中空。關節處膨大,斷面有蜂窩狀小孔。吸濕力強。無臭,無味。以質硬、色白、吸濕力強者為佳。 2.五花龍骨又稱五色龍骨(《廣利方》)。呈圓筒狀或不規則塊狀。直徑5-25cm。淡灰白色、淡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夾有藍灰色及紅棕色深淺粗紅不同的花紋,偶有不具花紋者。一般表面平滑,有時外層成片剝落,不平坦,有裂隙。質較酥脆,破碎后,斷面粗糙,可見寬窄不一的同心環紋。吸濕力強,舐之吸舌。無臭,無味。以體較輕、質酥脆、分層、有花紋、吸濕力強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XX偏光鏡下:為纖維狀或粒狀個體,依生物結構呈中心有空洞的同心環帶狀分佈。粒徑近0.1mm的個別晶體無色透明;中正突起。干涉色Ⅰ級;平行消光;負延性。方解石呈粒狀,具明顯雙折XX。干涉色高級白。與雛晶磷灰石一起填充在骨骼的中空部位。含量約1%。 化學成份 龍骨主要含有碳酸鈣(CaCO3)及磷酸鈣[Ca3(PO4)2],尚含鐵、鉀、鈉、氯、硫酸根等。 藥理作用 促進血凝,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XX作用。 鑒別 1.取該品粉末約2g,滴加稀鹽酸10ml,即泡沸,發生二氧化碳氣;將此氣體通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產生白色沉澱。(檢查碳酸鹽)(2)取上述泡沸停止后的液體,滴加氫氧化鈉中和后,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1ml,加草酸銨試液,即發生白色沉澱;分離,所得沉澱不溶於醋酸,但溶於鹽酸。(檢查鈣鹽)②取濾液1ml,加硝酸銀試液,即發生淺黃色沉澱;分離,沉澱在氨試液或稀硝酸中均易溶解。(檢查磷酸鹽)③取濾液1ml,加鉬酸銨試液與硝酸后,加熱即發生黃色沉澱;分離,沉澱能在氨試液中溶解。(檢查磷酸鹽)(3)XXX線衍XX分析曲線磷灰石3.45(3),2.80(8),2.23(3);方解石3.84(1),3.33(3),3.02(10)。由此表明龍骨主要由磷灰石、方解石組成。 炮製 1.龍骨:刷凈泥土,打碎。 2.煅龍骨:取刷凈的龍骨,在無煙的爐火上或坩堝內煅紅透,取出,放涼,碾碎。 3.《綱目》:近世方法,但煅赤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廣記》雲:用酒浸一宿,焙乾研粉,水飛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乾。或雲,凡入葯須水飛過曬乾,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時,曬乾用,否則著人腸胃,晚年作熱也。 性味 甘澀;平;無毒 歸經 心;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固澀;收斂。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久瀉久痢;潰瘍久不收口及濕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 有濕熱、實邪者忌服。建築術語
龍骨是用來支撐造型、固定結構的一種建築材料。廣泛應用於賓館、候機樓。客運站、車站、劇場、商場、工廠、辦公樓、舊建築建築改造、室內裝修設置、頂棚等場所。龍骨是裝修的骨架和基材,使用非常普遍。龍骨分類
龍骨的種類很多,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木龍骨、輕鋼龍骨、鋁合金龍骨、鋼龍骨等。 根據使用部位來劃分,又可分為吊頂龍骨、豎牆龍骨、鋪地龍骨(隔牆龍骨)以及懸掛龍骨等。 根據裝飾施工工藝不同,還有承重及不承重龍骨(即上人龍骨和不上人龍骨)等。 根據其型號、規格及用途的不同,就有T行、C形、U形龍骨等。 木龍骨 裝修中常用的一種材料,有多種型號,用於撐起外面的裝飾板,起支架作用. 龍骨車 一種木製的水車,帶水的木板用木榫連接或環帶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轉動。 輕鋼龍骨 輕鋼龍骨是幾年來非常熱門的一種裝潢材料,它可以用來吊頂,隔牆,防火性能較強,用輕鋼龍骨可以做出各種漂亮的造型 造船發明-龍骨結構 中國古代船舶的龍骨結構是造船業中的一項重大發明,對世界船舶結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橫斷面為V形,尖底船下設置貫通首尾的龍骨,用來支撐船身,使船隻更堅固,同時吃水深,抗禦風浪能力十分強。歐洲船隻于十九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這種龍骨結構,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龍骨龍骨是在船體的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它主要承受船體的縱向彎曲力矩,製作艦船模型時要選擇木紋挺直、沒有節子的長方形截面松木條製作。 旁龍骨旁龍骨是在龍骨兩側的縱向構件。它承受部分縱向彎曲力矩,並且提高船體承受外力的強度。艦船的旁龍骨常用長方形截面松木條製作。 肋骨肋骨是船體內的橫向構件。它承受橫向水壓力,保持船體的幾何形狀。艦船模型的肋骨常用三合板製作。 龍筋龍筋是船體兩側的縱向構件。它和肋骨一起形成網狀結構,以便固定船側板,並能XX船體的結構強度。艦船模型的龍筋通常也由長方形的松木條製作。 船殼板船殼板包括船側板和船底板。船體的幾何形狀是由船殼板的形狀決定的。船體承受的縱向彎曲力、水壓力、波浪衝擊力等各種外力首先作用在船殼板上。艦船模型的船殼板可以用松木條、松木板拼接粘結而成。 舭龍骨有些船體還裝有舭龍骨,它是裝在船側和船底交界的一種縱向構件。它能減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時的搖擺現象。艦船模型的舭龍骨可以用厚0.5~1毫米的銅片或鐵片製作。 船首柱和船尾柱船首柱和船尾柱分別安裝在船體的首端和尾部,下面同龍骨連接,它們能增強船體承受波浪衝擊力和水壓力,還能承受縱向碰撞和螺旋槳工作時的震動。地板鋪裝龍骨
第一、防水防潮,直接與基礎接觸,很容易腐爛 第二,便於施工,如果直接做在基礎上,那麼對基礎的要求就相當嚴格了,必須使基礎做的相當平整,不然不便於安裝,而且直接安裝在基礎上,需要膨脹螺絲固定,不利於美觀 第三,可以利用龍骨調整高差 第四,由於把木板抬起,行走時可以產生聲響,感覺舒服。安裝方法
材料購配件要求 1.輕鋼骨架分U型骨架和T型骨架兩種,並按荷載分上人和不上人。 2. 輕鋼骨架主件為大,中,小龍骨;配件有弔掛件,連接件,穿絲,支撐卡,掛插件。 3.零配件:有吊桿,佳和龍骨鉗,花藍螺絲,XX釘,自攻螺釘. 4.按設計說明可選用各種罩面板。鋁壓逢條或塑料壓逢條,其材料品種.規格。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5. 粘結劑:應按主材的性能選用,使用前作粘結試驗。 主要機具 電鋸,無齒鋸,XX釘槍,手鋸,手刨子,鉗子,螺絲刀,扳子,方尺,鋼尺,鋼水平尺等。 作業條件 1. 結構施工時,應在現澆砼樓板或預製砼樓板縫,按設計要求間據,預埋φ6~φ10鋼筋混吊桿,設計無要求時按大龍骨的排列位置預埋鋼筋吊桿,一般間距為何900~1200mm. 2. 當吊頂房間的牆柱為磚砌體時,應在頂棚的標高位置沿牆和柱的四周,砌築時預埋防腐木磚,沿牆間距900~1200mm,柱沒每邊應埋XX木磚兩塊以上。 3. 安裝完頂棚內的各種管線及通風道,確定好燈位,通風口及各種露明孔口位置。 4. 各種材料全部配套備齊。 5. 頂棚罩面板安裝前應做完牆,地濕作業工程項目。 6. 搭好頂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7. 輕鋼骨架頂棚在大面積施工前,應做樣板間,對頂棚的起拱度,燈槽,通風口的構造處理,分塊及固定方法等應經試裝並經鑒定認可後方可大面積施工。 操作工藝 1. 工藝流程: 彈線—→ 安裝大龍骨吊桿—→安裝大龍骨—→安裝中龍骨—→ 安裝小龍骨—→安裝罩棉板—→ 安裝壓條—→刷防鏽漆 2.彈線:根據樓層標高線,用尺豎向量至頂[棚設計標高,沿牆,柱四周彈頂棚標高,並沿頂棚的標高水平線,在 牆上划好分擋位置線。 3.安裝大龍骨吊桿:在彈好頂棚標高水平線及龍骨位置線后,確定吊桿下端頭的標高,按大龍骨位置及弔掛間距,將吊桿無螺栓絲扣的一端與樓板預埋剛筋連接固定。 4.安裝大龍骨 ①.配裝好吊桿螺母。 ②. 在大龍骨上預先安裝好弔掛件。 ③.安裝大龍骨:將組裝弔掛件的大龍骨,按分檔線位置使弔掛件穿入想應的吊桿螺母,擰好螺母。 ④. 大龍骨相接:裝好連接件,拉線調整標高起拱和平直。 ⑤.安裝洞口附加大龍骨,按照圖集相應節點構造設置連接卡。 ⑥. 固定邊龍骨,採用XX釘固定,設計無要求時XX釘間距為1000mm。 5.安裝中龍骨 ①. 按以彈好的中龍骨分檔線,卡放中龍骨弔掛件。 ②.弔掛中龍骨:按設計規定的中龍骨間距,將中龍骨通過弔掛件,弔掛在大龍骨上,設計無要求時,一般間距為500~600mm。 ③. 當中龍骨長度需多根延續接長時,用中龍骨連接件,在弔掛中龍骨的同時相連,調直固定。 6.安裝小龍骨: ①. 按以彈好的小龍骨線分擋線,卡裝小龍骨掉掛件。 ②.弔掛小龍骨:按設計規定的小龍骨間距,將小龍骨通過弔掛件,吊 掛在中龍骨上,設計無要求時,一般間距在500~600mm。 ③. 當小龍骨長度需多根延續接長時,用小龍骨連接件,在弔掛小龍骨的同時,將相對端頭相連接,並先調直后固定。 ④.當採用T型龍骨組成輕鋼骨架時,小龍骨應在安裝罩面板時,每裝一塊罩面板先後各裝一根卡擋小龍骨。 7.安裝罩面板:在以裝好並經驗收的輕剛骨架下面,按罩面板的規格,拉縫間隙進行分塊彈線,從頂棚中間順中龍骨方向開始先裝一行罩面板,作為基準,然後向兩側分行安裝,固定罩面板的自攻螺釘間距為200~300mm。 8.刷防鏽漆:輕鋼骨架罩面板頂棚,焊接處未做防鏽處理的表面(如預埋,弔掛件,連接件,釘固附件等),在交工前應刷防鏽漆。此工序應在封罩面板前進行。 龍骨的質量怎麼辨別 實木地板是單纖維方向排列的木質物,有木性,就是容易變形,所以鋪裝實木地板,最好架龍骨,用龍骨來固定它,使其不易變形。而其它只要不是純實木的地板,都不是必須使用龍骨安裝的。 木龍骨必須採用乾燥過的木方條(含水率小於16%)和龍骨專用螺絲釘固定,但要注意龍骨的含水率也不能太低,在14%左右為好。太幹了,定釘子,非常容易劈,而且握釘力也差。選擇的龍骨不能有樹皮,帶樹皮的地方很容易生蟲子。龍骨的四個棱要飽滿,趴棱不好。有時候龍骨銜接的地方有點縫,是沒有關係的 質量標準 按GB-50210-2001第6.2.7至第6.3.11條執行。 成品保護 1. 輕鋼骨架及罩面板安裝應注意保護頂棚內各種管線.輕鋼骨架的吊桿,龍骨不準固定在通風管道及其他設備件上。 2. 輕鋼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頂材料在入場存放、使用過程中應嚴格管理,保證不變形、不受潮、不生鏽。 3. 施工頂棚部位已安裝的門窗,已施工完畢的地面、牆面、窗檯等應注意保護,防止污損。 4. 已裝輕鋼骨架不得上人踩踏,其他工種弔掛件,不得吊于輕鋼骨架上。 5. 為了保護成品,罩面板安裝必須在棚內管道,試水、保溫等一切工序全部驗收後進行。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吊頂不平:原因在於大龍骨安裝時吊桿調平不認真,造成各吊桿點的標高不一致。施工時應檢查各吊點的緊掛程度,並接通線檢查標高與平整度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規範要求。 2. 輕鋼骨架局部節點構造不合理:在留洞、燈具口、通風口等處,應按圖相應節點構造設置龍骨及連接件,使構造符合圖冊及設計要求。 3. 輕鋼骨架吊固不牢:頂棚的輕鋼骨架應吊在主體結構上,並應擰緊吊桿螺母以控制固定設計標高;頂棚內的管線、設備件不得吊固在輕鋼骨架上。 4. 罩面板分塊間隙縫不直:施工時注意板塊規格,拉線找正,安裝固定時保證平正對直。 5. 壓縫條、壓邊條不嚴密平直:施工時應拉線,對正後固定、壓粘。艦船術語
定義
龍骨是在船體的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它位於船的底部,是在船體的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在龍骨的上面有橫過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龍骨繞過艏柱。龍骨通常是船殼第一個被建造的部分。 龍骨結構:中國古代船舶的龍骨結構是造船業中的一項重大發明,對世界船舶結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橫斷面為V形,尖底船下設置貫通首尾的龍骨,用來支撐船身,使船隻更堅固,同時吃水深,抗禦風浪能力十分強。歐洲船隻于十九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這種龍骨結構,比中國晚了數百年。作用
艦船龍骨主要作用是承重,是船舶,特別是小型船舶的最重要承重結構,承受船體的縱向彎曲力矩,保證船舶結構強度。 龍骨的第二個作用是擴大了船的側面面積,提高了船在水中的並聯阻抗,防止了側風轉向。這對逆風航行尤為重要。在帆船上的龍骨會受到中部或是骨架邊的斜撐的支持。 此外,龍骨還對船的重量穩定有重要作用,減少了船的傾斜或是反向轉動。其他相關構件
旁龍骨:旁龍骨是在龍骨兩側的縱向構件。它承受部分縱向彎曲力矩,並且提高船體承受外力的強度。艦船的旁龍骨常用長方形截面松木條製作。 肋骨:肋骨是船體內的橫向構件。它承受橫向水壓力,保持船體的幾何形狀。艦船模型的肋骨常用三合板製作。 龍筋龍筋是船體兩側的縱向構件。它和肋骨一起形成網狀結構,以便固定船側板,並能XX船體的結構強度。艦船模型的龍筋通常也由長方形的松木條製作。 船殼板:船殼板包括船側板和船底板。船體的幾何形狀是由船殼板的形狀決定的。船體承受的縱向彎曲力、水壓力、波浪衝擊力等各種外力首先作用在船殼板上。艦船模型的船殼板可以用松木條、松木板拼接粘結而成。 舭龍骨:有些船體還裝有舭龍骨,它是裝在船側和船底交界的一種縱向構件。它能減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時的搖擺現象。艦船模型的舭龍骨可以用厚0.5~1毫米的銅片或鐵片製作。 船首柱和船尾柱船首柱和船尾柱分別安裝在船體的首端和尾部,下面同龍骨連接,它們能增強船體承受波浪衝擊力和水壓力,還能承受縱向碰撞和螺旋槳工作時的震動。遊戲角色
龍骨的發放
龍骨
龍之骨為04年周年慶上投放的物品,當時由於大量的投放並沒有引起玩家的重視,剛投放時低廉的龍骨價格使得一些很垃圾的寶寶上甚至都打滿了龍骨,然而隨著投放的減少使得龍骨的價格一路飆升,在有些時候甚至一骨難求的局面也會出現。可增加召喚獸初值和成長。每個召喚獸最多使用3個增加初值:HP、MP、AP、SP其中一項初值增加6點,或四項初值都加2點增加成長:召喚獸原來成長率基礎上,增加.01。 龍骨一般會在《大話西遊2》周末活動出現,殺boss的時候爆的幾率較大。再就是在周四大鬧天宮任務和常規節日活動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