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癥狀

基本概述

  讀音:zhèngzhuàng

  疾病過程中機體內的一系列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異常變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觀上的異常感覺稱為癥狀(symptom),如疼痛,不適,畏寒等。   異常變化引起的現象如能用體格檢查的方法檢出,就稱為體征(sign),例如心臟雜音,肺部啰音,血壓升高,反XX異常等。   一般說的癥狀是廣義癥狀, 包含癥狀和體征兩個方面[1], 指疾病引起患者的主觀不適、異常感覺、功能變化或明顯的病態改變。臨床常見的重要癥狀有發熱、疼痛、體重改變、浮腫、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吞咽困難、噁心嘔吐、嘔血、便血、黃疸、排尿異常、貧血、休克等.   有的疾病,特別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癥狀和體征。據調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動脈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數人出現臨床癥狀;許多早期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無主觀癥狀和容易察見的體征。但如果對這些無癥狀患者進行相應的實驗或特殊檢查,往往能夠發現異常變化。因此,對某些疾病如惡性腫瘤、動脈粥硬化、血吸蟲病等在一範圍內進行普查,以求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發熱

一 定義:

  當機體在致熱源的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的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稱為發熱(fever)

二 發生機制: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人體的產熱多或散熱少,則出現發熱,包括致熱源性發熱和非致熱源性發熱。(《診斷學》人衛7)   (1)致熱源性發熱:   (2)非致熱源性發熱:

三 病因:

  臨床上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發熱。

四 臨床表現:

  按發熱的高低可以分為低熱、中等度熱、高熱、超高熱。   (1)低熱:37.5~38℃。   (2)中等度熱:38.1~39℃。   (3)高熱:39.1~41℃。   (4)超高熱:41℃以上。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體檢報告單提示谷丙轉氨酶低或者增高是說明什麼?醫生一文解釋
  • 中年人盡孝,說易行難,漸行漸難
  • 惡性肝癌≠死亡,60歲高齡老人在草莓醫院重獲新生!
  • 你分得清過敏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醫生:可從4點來判別!
  • 高血壓會影響備孕嗎?
  • 鹽水對身體有傷害嗎?
  • 如何用番鴨煲湯
  • 好想找個霸道的女朋友。。。。。。
  • 男生國字臉適合剪什麼髮型
  • 化妝品.~~擺脫姐姐們推薦了。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