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
1詞語相關詞目治本
拼音zhìběn
基本解釋1. [effect a permanent cure]∶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 [radical measures]∶指治國的根本措施
詳細解釋1. 治國的根本措施
管子·權修民之修小禮行小義飾小亷謹小恥禁微邪治之本也 北齊 劉晝 新論·九流法者 慎到 李悝 韓非 商鞅 之類也其術在於明罰討陣整法誘善懲惡俾順軌度以為治本新唐書·李石傳朕嘆治之難也且朕即位十年不能得治本汪洋 觀閩侯農產共進會詩立國以農探治本相觀責善合天宜
2. 謂處理事務從根本上著手與治標相對
宋史·戚綸傳謹摭十事該治本者附於章左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二四現在的現象是各方面都黑暗所以有這情形不但治本無從說起便是治標也無法參見 治標
2典籍相關治本-尉繚子尉繚子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書尉繚子一書對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歷代都頗有爭議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樑人尉繚一般署名是尉繚子最早著錄于漢書·藝文志書中雜家類著錄尉繚29篇兵形勢家類著錄尉繚31篇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尉繚子殘簡說明此書在西漢已流行一般認為成書于戰國時代
作品賞析54凡治人者何曰非五穀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蓋形故充腹有粒蓋形有縷夫在芸耨妻在機杼民無二事則有儲蓄夫無雕文刻鏤之事女無綉飾纂組之作木器液金器腥聖人飲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為器天下無費[1]
譯文
治理民眾用什麼辦法呢回答是沒有五穀人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絲麻人們就沒有衣穿所以吃飯有了糧食穿衣有了絲麻男子從事耕種女子從事紡織人們專事耕織不受其他事務的影響國家就有儲備了提倡男子不要從事奢侈品的雕刻女子不要從事裝飾品的刺繡木製的食器容易滲水金屬的食器帶有腥味聖人的飲食用具都是來源於土因而製作陶土用具這就可杜絕天下的浪費了
55今也金木之性不寒而衣綉飾馬牛之性食草飲水而給菽粟是治失其本而宜設之制也春夏夫出於南畝秋冬女練于布帛則民不困今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古者土無肥磽人無勤惰古人何得而今人何失邪耕有不終畝織有日斷機而奈何寒飢蓋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譯文
如今金木本來是不知道寒冷的卻要給它披上錦繡牛馬本來是吃草炊水的卻要喂它糧食這種做法完全違反了它們的本性應該建立合理的制度才是春夏男子到田裡耕種莊稼秋冬女子在家裡染織布帛這樣人民就不會貧困了現在人民穿的是粗布短衫而且還遮不住身體吃的是粗劣食品而且還填不飽肚子這是沒有把國家治理好的表現古時候土地的肥舟同今天沒有兩樣人民的勤惰同今天也沒有兩樣為什麼古人豐衣足食而令人缺吃少穿呀主要是種田的人不能經常耕作織布的人不能經常紡織這怎能免於饑寒呢總的來說這是由於古代行之有效的耕織制度到今天已經把它廢止了的原故
56夫謂治者使民無私也民無私則天下為一家而無私耕私織共寒其寒共飢其飢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飯有子一人不損一飯焉有喧呼酖酒以敗善類乎民有輕佻則欲心興爭奪之患起矣橫生於一夫則民私飯有儲食私用有儲財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烏在其為人上也
譯文
所謂良好的政治在於教育民眾不要自私如果民眾不自私天下就象一家人一樣而不必進行私耕私織大家都把別人的寒冷當作自己的寒冷把別人的飢餓當作自己的飢餓因此有十個孩子的人也不加重他的生活負擔只有一個孩子的人也不減輕他的社會責任這樣人們哪裡還會喧喧嚷嚷嗜酒作樂以致敗壞良好的風尚呢如果民眾不安分私慾就會產生爭權奪利的禍患就隨之而起了如果有一個人違背了這種無私的準則別人也跟著他把糧食儲藏起來自已吃把財物儲藏起來自己用[發展下去就會犯禁了]而民眾一旦犯紫就逮捕治罪這怎能配得上為萬民之首呢
57善政執其制使民無私為下不敢私則無力非者矣反本緣理出乎一道則欲心去爭奪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懷遠外無天下之難內無暴亂之事治之至也
譯文
好的政治就是堅持法制教育民眾不要自私大家不敢自和就沒有為非作歹的人了如果人們恢復純樸的本性遵循無私的準則那麼個人和私慾就會打消爭奪行為就會停止監獄里就會沒有囚犯勞動的人就會遍布田野生產的糧食就會增多民眾的生活就會安定四方的民族也會受到關懷國家沒有外患也沒有內亂這就可以稱得上天下大治了
58蒼蒼之天莫知其極帝王之君誰為法則往世不可及來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譯文
藍藍的天空誰知道它的邊際五帝三王的政治誰的方式可供效法呢過去的時代不可能重現未來的理想也不能只靠等待只有求之於自己的創造
59所謂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敘四曰無敵此天子之事也
譯文
能夠稱為天子的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智慧超人二是恩布萬民三是功業宏偉四是天下無敵這都是天子應做到的事
60野物不為犧牲雜學不為通儒
譯文
不能把野生的動物作為祭品不能把雜湊的學說當成真才實學
61今說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飲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軍渴臣謂欲生於無度邪生於無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於無奪民時無損民財夫禁必以武而成賞必以文而成
譯文
現今有人說百里寬的大海不夠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喝三尺深的小泉卻夠三軍之眾解渴我認為私慾的產生由於沒有節制邪惡的產生由於禁止不力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精神感化其次是因勢利導再次就是不誤農時不竭民財禁止壞人壞事必須使用強制手段才能成功獎勵好人好事必須結合教育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