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產在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軟體動物體內,由於內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鈣的礦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的。根據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國際寶石界還將珍珠列為六月生辰的幸運石,結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紀念石。具有瑰麗色彩和高雅氣質的珍珠,象徵著健康、純潔、富有和幸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2006年一場颱風被命名為「珍珠」。
簡介
詞目:珍珠 拼音:zhēn zhū 五筆打法:gwgr 基本解釋 在幾種軟體動物中,由於在套膜裡面或下面層層真珠質圍繞不附著于外殼的外來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結物,具有各種形狀,但最典型的是圓形,呈現各種顏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淺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澤,可做裝飾或入葯。是法國的國石。 詳細解釋 1. 珍寶珠玉。珍珠圖片
[1]《戰國策·秦策五》:「君之府藏珍珠寶石。」 唐 李咸用 《富貴曲》詩:「珍珠索得龍宮貧,膏腴刮下蒼生背。」 2. 蚌類所生的真珠。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珠玉》:「凡珍珠必產蚌腹……經年最久,乃為至寶。」 3. 指珍珠簾。 元 馬致遠《小桃紅·四公子宅賦·夏》曲:「映簾十二掛珍珠,燕子時來去。」 清 陳維崧 《醉花陰·重陽和漱玉韻》詞:「今夜是重陽,不卷珍珠,陣陣西風透。」 珍珠的英文名稱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珍珠-原狀
化而來的。它的另一個名字Margarite,則由古代波斯梵語衍生而來,意為「大海之子」。 早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在海邊覓食時,就發現了具有彩色暈光的潔白珍珠,並被它的晶瑩瑰麗所吸引,從那時起珍珠就成了人們喜愛的飾物,併流傳至今。 【其它名稱】 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 【化學成份】 珍珠的化學組成為:CaCO3(碳酸鈣)91.6%、H2O和有機質各4%、其他物質0.4%。 並含有多種氨基酸: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另外,還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牛磺酸、豐富的維生素、肽類。 【外形特徵】 珍珠的形狀多種多樣, 有圓形、梨形、蛋形、淚滴形、紐扣形和任意形,其中以圓形為佳。非均質體。顏色有白色、 粉紅色、淡黃色、淡綠色、淡藍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為主。白色條痕。具典型的 珍珠光澤,光澤柔和且帶有虹暈色彩。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0-1.686,雙摺XX率0.156。無色散現象。XX2.5-4.5。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為2.66-2.78g/cm3,因產地不同而有差異。無解理。韌性較珍珠飾品實拍(25張)好。在短波紫外光下珍珠顯白色、淡黃色、淡綠色、藍色熒光,黑色珍珠發淡紅 色熒光;XXX線下有淡黃白色的熒光。遇鹽酸起泡。 【性狀鑒別】 天然珍珠呈圓球形、橢圓形、不規則的球形或長圓形,直徑1~6毫米。表面類白色、黃白色、淺粉紅色、淺藍色等,具美麗的彩色光澤,平滑。作過裝飾品的珍珠,中央多數有穿孔。質堅硬,難破碎,斷面呈層狀。用火燒之有爆裂聲。氣無,味微咸。 養珠形狀與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澤較弱,斷面中央有圓形的砂粒或石決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層。入葯僅用真珠層。氣無,味微咸。不過現在合浦生態珍珠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養珠的質量! 以顆粒圓整、光澤透明、有寶光、質地堅硬者為佳。 【採制】 全年皆產,通常以十二月較多,潛到海底,自水草或石頭上取下海蚌,從其中取出珍珠。肉可食用。 【藥材及產銷】 該品為蚌類中得到的顆粒狀珍珠。形成原理
1.外因
蚌的外套膜受到異物(砂粒、寄生蟲)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細胞分泌珍珠質,層復一層把核包被起來即成珍珠。以異物為核稱為「有核珍珠」。珍珠產生過程
2.內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進行細胞分裂而後發生分離,隨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機物質,同時逐漸陷入外套膜結締組織中,形成珍珠囊而後形成珍珠。由於沒有異物為核,稱為「無核珍珠」。 現在人工養殖的珍珠,就是根據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從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細胞小片(簡稱細胞小片),與蚌殼製備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結締組織中,植入的細胞小片,依靠結締組織提供的營養,圍繞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質,從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無核珍珠,是對外套膜施術時,僅植入細胞小片,經細胞增殖形成珍珠囊,並向囊內分泌珍珠質,生成的珍珠。產珠貝類
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 (Dunker)、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等雙殼類動物。1. 珠貝母
別名:珍珠貝 暖海底棲貝類,殼左右大小不等,常左殼比右殼大,殼之長寬略相等。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長 Erosari(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軟體動物門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假瓣腮目Pseudolamellibranchia,珍珠貝科Pteriidae 為暖海底棲貝類,具二枚介殼,左右不等,左殼比右殼略大,且凹陷較右殼為深。殼之長度與高度差不多相等,通常長高為6~7厘米左右,大者可大於10厘米。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長。殼面黃褐色,具黑色放XX條紋。生長級明顯。具有密生鱗片,易碎斷,近殼頂處較為平滑。殼內白色或帶淡黃色,富有珍珠光澤。殼緣較薄,呈黃褐色,鉸合處平直有1~2個主齒。韌帶細長,褐色。閉殼肌痕大,略呈耳形,幾乎位於殼之中央。殼頂位於前端,距離近。足小,能生足絲線,于右殼前面之小孔伸出。附著于岩礁砂。當珍珠母貝和蚌貝在水中生長時,若偶然遇有細微的砂粒或較硬質的生物竄入殼中外套膜內,外套膜受到刺激后,殊感不適,遂分泌真珠質逐漸包圍由外竄入之砂粒或生物,並日益XX成為珍珠。 養珠亦系利用此原理,一般選用3齡左右個體,施行插核手術,有意識地放入砂粒,讓外套膜感覺不適而分泌許多真珠質來包被這些XX的砂粒,因而形成了人工珍珠,甚至人為地將投入物作成各種形狀,結果所得的養珠也是各式各樣的。產于暖海1~10米深處。幼體棲息地區較淺,長大后漸向深海區移動。主要分佈于海南島及廣東其他沿海地區。2. 褶紋冠蚌
淡水底棲貝類。殼近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緣冠狀突不明顯,後背緣向上斜伸出...為大形的冠。殼頂有數條肋脈 Cristaria plicata Leach--蚌科Unionidae 淡水底棲貝類。殼厚大,外形略似不等邊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緣冠突不明顯,後部長高,後背緣向上斜出伸展成為大形的冠。殼的後背部自殼頂起向後有一系列的逐漸粗大的縱肋。后緣圓。腹緣長近直線。殼頂位於距前端殼長約1/6處,殼頂有數條肋脈。成體的冠常僅留殘痕,幼體的貝殼一般完整。殼表面深黃綠色至黑褐色,殼頂常受侵蝕而失去表層顏色。鉸合部強大,韌帶粗壯,位於冠的基部。左右兩殼各具有一高大的后側齒。前側齒細弱,后側齒下方與外面相應有縱突和凹溝數個。前閉殼肌痕大呈楔狀,伸足肌痕圓形,前縮足肌痕小而深,后閉殼肌痕大而淺,外套肌痕寬,真珠層有光澤。生活在江河、湖沼的泥底,行動緩慢。 注: 構成珍珠和貝殼的物質,大部分是碳酸鈣。碳酸鈣隨結晶時條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構成的,而貝殼是由方解石構成的稜柱層。因此,它們雖然同是碳酸鈣結晶,但由於結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質-珍珠和貝殼。3.馬貝珍珠
是一種半邊珍珠,也稱Mabe珠、饅頭珠和半圓珠。 一般在採集完已養殖好的珍珠后,將預製的半邊形的珠核XX貝殼的內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貝的套膜,平面貼緊珠母的殼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餵養,日積月累,珍珠層將外珠核一層一層地包起來形成半圓形,採集時將其同部分珠母貝殼壁一起提取出來拋磨成一件飾品,故其個體碩大。瑪比珠實質上是一種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個珍珠貝可先生產兩粒圓形珍珠,而後可再養殖3-7粒瑪比珠,尤以澳洲瑪比珠的產量和質量都很高,其特點是顆粒大、具極出色的光澤、純凈的銀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mm,大的可至17mm或更大,並以圓形、水滴形、橢圓形及心形等各種形狀。目前世界珠寶市場十分流行瑪比珠首飾,不僅是淑女貴婦們的佩飾寵物,而且用瑪比珠創作的獨特而優雅的珠寶飾物也受到了紳士們的特別青睞。形狀分類
⑴圓珠: 指形態為圓形的珍珠,按圓度分為三種,即正圓珠、圓珠和近圓珠。 正圓珠是指圓度最好的,商業上也俗稱為走盤珠,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之差與平均直 徑之比小於百分之一;圓珠是之形態很圓的珍珠,其直徑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之間;近圓珠三之形態上比較接近圓珠的珍珠,其直徑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之間。 ⑵橢圓珠: 指形態為橢圓形狀的珍珠,長短直徑比大於百分之十。可進一步按長短直徑差百分比為短橢圓和長橢圓,短橢圓長短直徑差的百分比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長橢圓直徑差的百分比大於百分之二十。 ⑶扁形珠: 指形態為扁平面形,有一面或兩面的近似平面狀,如扁圓形、扁橢圓形、餅形、菱形、方形等。 ⑷瑪比珠: 是一種半邊珍珠,也稱Mabe珠、饅頭珠和半圓珠,也稱瑪貝珠。一般在採集完已養殖好的珍珠后,將預製的半邊形的珠核XX貝殼的內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貝的套膜,平面貼緊珠母的殼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餵養,日積月累,珍珠層將外珠核一層一層地包起來形成半圓形,採集時將其同部分珠母貝殼壁一起提取出來拋磨成一件飾品,故其個體碩大。瑪比珠實質上是一種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個珍珠貝可先生產兩粒圓形珍珠,而後可再養殖3-7粒瑪比珠,尤以澳洲瑪比珠的產量和質量都很高,其特點是顆粒大、具極出色的光澤、純凈的銀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mm,大的可至17mm或更大,並以圓形、水滴形、橢圓形及心形等各種形狀。目前世界珠寶市場十分流行瑪比珠首飾,不僅是淑女貴婦們的佩飾寵物,而且用瑪比珠創作的獨特而優雅的珠寶飾物也受到了紳士們的特別青睞。 ⑸異性珠:(也叫異型珠) 除圓珠、橢圓珠、瑪比珠以外的其他形態各異的珍珠也為數不少,梨形、水滴形、米形、土豆形、豆形及其他形狀的珍珠商業上統稱為異性珍珠。發展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書禹貢》中就有河蚌能產珠的記載,《詩經》、《山海經》、《爾雅》、《周易》中也都記載了有關珍珠的內容。珍珠按照成因分為天然珍珠和人工養殖珍珠兩種,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貝、蚌的體內自然形成的珍珠;習慣上人們把珍珠又分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種類型,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產出的珍珠。中國的天然淡水珍珠主要產于華南各省的湖泊,浙江諸暨是有名的珍珠之鄉。珍珠有白色系、紅色系、黃色系、深色系和雜色系五種,多數不透明。珍珠的形態以正圓形為最好,古時候人們把天然正圓形的珍珠稱為走盤珠。珍珠、瑪瑙、水晶及玉石並稱為中國古代傳統「四寶」。 目前中國的珍珠養殖技術已非常成熟,珍珠價格也相應大眾化。炮製相關
用布包好珍珠,放入豆腐漿中,煮約3小時,取出洗凈,研成極細粉即成。 一、凈制 洗凈(《藥典77》)。 二、切制 制粉 1.取凈珍珠,加水適量共研細,再加多量水,攪拌,傾出混懸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覆操作數次,除去雜質,合併混是液,靜置后,分取沉澱,乾燥,製成最細粉(《藥典85》)。 2.取珍珠,洗凈泥垢,用布包好,加豆腐與水共煮約2小時,取出,用水洗凈,搗碎,加水少許研成極細粉,乾燥即得(《藥典63》)。3.取凈珍珠粉,置乳缽內,加入運量水研細,再加多星的水,攪拌,傾出混懸液,乾燥,研散。或取凈珍珠,搗碎,研成極細粉(《規範》)。 三、炮炙 1.豆腐制 1.凈取品,裝入布袋或紗布包裹,與豆腐或豆漿同煮2-3小時,取出,洗凈,搗碎,水飛成極細粉。每珍珠1kg,用豆腐2kg或豆漿5kg(《寧夏》)。 2.取珍珠用布包好,挾入豆腐塊內,蒸約3小時,取出,洗凈,晾乾,研成極細粉(《內蒙》)。 2.煅制 取凈珍珠,大小分開,置鐵鍋內,上面扣一碗,用中火煅至爆炸聲盡,取出,晾涼,水飛或研成極細粉,乾燥(《山東》)。產地銷售
「珠還合浦」是千古流芳的中國古代典故,說明合浦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是中華民族聞名的珍珠產地。合浦自漢代設郡,人文歷史悠久,現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目前,我國的珍珠產地有合浦(海水珍珠)、湛江、浙江諸暨山下湖(淡水珍珠)、江蘇渭塘、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萬年縣,黑龍江慶安、安徽宣城、南陵、當塗,台灣等地,2008年中國的年珍珠總產量達到1400噸(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協會公布數據)。 因為珍珠的天然養殖特性,養殖出產的淡水珍珠中真正能達到珠寶級的不到10%。以往20%左右才能做成珠寶飾品,80%左右只能他用,如做成珍珠粉等,現在,隨著飾品設計能力的更新和人們時尚品味的多樣化,異形珠、小顆粒不規則珠,也通過精巧的設計理念、染色、上光等工藝,更多珍珠成為了飾品。 目前,珍珠飾品的主要消費地是日本和歐美髮達國家,雖然中國原珠和珍珠飾品的出口量已經佔到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但是大部分是以原珠供應日本或珍珠串等半成品的方式經由香港深加工,另有部分直接分銷到全球。功用
歷史功用
珍珠藥用在中國已有2000余年歷史。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梁代的《本草經集》、唐代的《海葯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的《雷公藥性賦》等19種醫藥古籍,都對珍珠的療效有明確的記載。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葯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泄。在元朝,商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飲用,認為它既可以滋補,又可以防暑。元好問在《續夷堅志》中記載:「洮水冬日結小冰……圓潔如珠……盛夏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明代李時珍更加重視珍珠的藥理作用,認為珍珠的藥效在美膚,因而在《本草綱目》中特別寫道:「珍珠味咸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塗手足,去皮膚逆臚;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等。同時,它還記載了珍珠藥用的多種方法。 明代陳繼儒轉引《獨異志》說,唐武宗李炎在位時,宰相李德裕以珠寶粉、雄黃、硃砂煎汁為羹,每食一杯約耗錢三萬,過三煎則棄其渣。當時流行煉丹術,人們認為,珍珠粉、雄黃等物,經過提煉后服用可長生不老,鶴髮童顏。現代功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驚、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現代研究還表明珍珠在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祛斑美白、補充鈣質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安神定驚,清熱滋陰,明目,解毒。 1.鎮心定驚,適用於驚悸怔忡、癲癇驚風。 2.清肝除翳明目,用治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 3.收斂生肌,適用於咽喉腐爛、口舌生瘡、潰瘍久不收口,宜外用。藥理作用
1.抑制脂褐素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小鼠腹腔注XX珍珠粉混懸液200mg/(kg.天)×25天,可使心肌和腦組織中的脂褐素含量明顯降低,對肝臟組織無明顯影響。從三角蚌珍珠粉中提取的PFC及其分離后的產物,用化學發光法測定其對O之自由基的作用。結果表明,兩者均有抑制發光作用,PFC提純后的單體成分PCM-1作用較強,可抑制體內自由基反應。 2.抗腫瘤作用:小鼠腹腔注XXPFC40mg/(kg.天)×9天,對皮下接種S180肉瘤細胞8.0×l05個/ml的小鼠有顯著的抑製作用(P<0.01),抑制率為34.8%;同樣劑量的藥物可抑制皮下接種Lewis肺癌勻漿5.0×10個/ml的小鼠,抑制率為13.89%,但無統計學差異。同樣劑量的藥物可延長接種P388/J 淋巴性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時間達14.75%(P<0.05),同時明顯減輕動物脾重達24.12%(P<0.01)。對體外培養P388/J 細胞,兩個劑量組 PFC 50μg/ml和100μg/ml,在用藥72小時的殺傷率分別為25.O%和24.8%(P<0.01)。 3.其它作用:珍珠提取液對離體兔腸有抑製作用。功效與作用
鎮心安神,養陰熄風,清熱墜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驚悸,怔忡,癲癇,驚風搐搦,煩熱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瘡瘍久不收口。 ①《本草經集注》:治目膚翳。 ②《藥性論》: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墜痰。 ③《海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療煩熱消渴,以左纏根治小兒麩豆瘡入眼。 ④《日華子本草》:安心、明目。 ⑤《本草衍義》:小兒驚熱葯中多用。 ⑥《綱目》: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疔毒。 ⑦《本草匯言》: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 ⑧《本經逢原》:煅灰入長肉葯及湯火傷敷之。[2]注意事項
1.《海葯本草》:真珠不葯,須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餌。研之不細,傷人臟腑。 2.《寶慶本草折衷》:娠婦忌服。 3.《本草經疏》:病不由火熱者勿用。 4.《本草新編》:瘡毒若內毒示凈,遽用真珠以生肌,轉難收口。常用配方
1.治大人驚悸怔忡,癲狂恍惚,神志不寧,及小兒氣血未定,遇觸即驚,或急慢驚風,搐搦: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茯苓、鉤藤、半夏曲各一兩,甘草、人蔘各六錢(同炒黃,研極細末)。總和勻,煉蜜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生薑湯化下。(《本草匯言》) 2.治小兒驚哺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龍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錢。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候啼即溫水下一九;量大小,以意加減。(《聖濟總錄》真珠丸) 3.治小兒中風,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飛)一兩,石膏末一錢。每服一錢,水七分,煎四分,溫服,日三。(《聖惠方》) 4.治風痰火毒、喉痹,及小兒痰搐驚風:珍珠三分,牛黃一分。上研極細,或吹或摻;小兒痰痙,以燈心調服二、三分。(《醫級》珠黃散) 5.治口內諸瘡:珍珠三錢,硼砂、青黛各一錢,冰片五分,黃連、人中白各二錢(煅過)。上為細末,凡口內諸瘡皆可摻之。(《丹台玉案》珍寶散) 6.治眼久積頑翳,蓋覆瞳人:真珠一兩,地榆三兩(銼)。以水二大盞,同煮至水盡,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後,用熱水淘令無醋氣,即研令極細。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翳上,以瘥為度。(《聖惠方》) 7.治風熱眼中生赤脈,沖員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龍腦半分,琥珀一分,硃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細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在眥上。(《聖惠方》真珠散) 8.治一切諸毒疽瘡,穿筋潰絡,爛肌損骨,破關通節,膿血淋漓,潰久不收之證:真珠一錢(研極細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極細末);白蠟一兩,豬脂油一兩,火上共熔化,和入 胞衣末、真珠末,調勻。先以豬蹄湯淋洗毒瘡凈,將蠟油葯,輕輕敷上,再以鉛粉麻油膏藥貼之。(《本草匯言》油蠟膏) 9.治下疳皮損肉爛,痛極難忍,及諸瘡新肉已滿,不能生皮,又湯潑火燒皮損肉爛,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錢(研極細),真輕粉一兩。上三味共研千轉,細如飛面。凡下疳初起皮損,搽之;腐爛疼痛者,甘草湯洗凈,豬脊髓調搽;如諸瘡不生皮者,用此干摻。又婦人陰蝕瘡,亦可搽。湯潑火燒痛甚看,用玉紅膏調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10.治發斑:珠子七個研碎,用新水調勻服之。(《儒門事親》發斑葯)文獻論述
1.《本草經集注》:治目膚翳。 2.《藥性論》:治眼中翳障自膜。亦能墜痰。 3.《海葯本草》:主明目,除面黯,止泄。合知母療煩熱消渴,以左纏根治小兒黑麩豆瘡入眼。 4.《日華子本草》:安心、明目。 5.《本草衍義》:小兒驚熱葯中多用。 6.《綱目》: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疔毒。 7.《本草匯言》: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 8.《本經逢原》:緞灰入長肉葯及湯火傷敷之。 【禁忌】無實熱者慎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主要含碳酸鈣.珍珠貝的天然珍珠含碳酸鈣91.72%,有機物5.94%,水2.23%. 馬氏珍珠貝的天然珍珠有白色、銀色兩種.其白色者含碳酸鈣83.71%、碳酸鎂7.22%、氧化硅0.54%、磷酸鈣0.35%、氧化鋁和氧化鐵0.54%、水0.89%、有機物6.11%;其銀色者含碳酸鈣80.82%、碳酸鎂2.16%、氧化硅0.56%、磷酸鈣0.15%、氧化鋁和氧化鐵痕量、水1.26%、有機物13.44%. 珍珠中的無機微量元素有銀、鉛、鋇、鋰、鋁、銅、鐵、鎂、錳、鈉、鋅、硅、肽、鍶等. 養殖珍珠的成分與天然珍珠相比, 碳酸鈣含量較大,為94.70%,碳酸鎂含量極少. 藥理作用:珍珠提取液對離體兔腸有抑製作用.珍珠鑒賞
一、看光澤 所謂「珠光寶氣」,光澤是珍珠的靈魂。無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靈氣。看光,應該將珍珠平放在潔白的軟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溫潤的光澤;而迎著光線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發出七彩的虹光,層次豐富變幻,還可以看到如金屬質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特別明亮的可列入A級,稍次之為B級。 光澤級別 質量要求 極強 A 反XX光特別明亮、銳利、均勻、表面像鏡子,映像很清晰 強 B 反XX光明亮、銳利、均勻、映像很清晰 中 C 反XX光明亮,表面能見物體影像 弱 D 反XX光較弱,表面能照見物體,但影像較模糊 二、看圓度 「一分圓一分錢」,「珠圓玉潤」,珍珠越圓越美,這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大顆粒、精圓的珍珠,顯現出如圓月的美感。配合光澤,則營造出朦朧的意境美。以珍珠最長直徑和最短直徑差的百分比≤1%為正圓標準,1%≤直徑差比≤5%為圓的標準,在5%和10%之間的為近圓。不過大多時候,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圓度來了。 形狀規則 質量要求(直徑差百分比%) 正圓 A1≤1 圓 A2 ≤5 近圓 A3 ≤10 橢圓 B >10 可以有水滴形、梨形 扁平 C 具有對稱性,有一面或兩面成近乎平面狀 異形 D 形狀極不規則,通常表面不平坦,沒有明顯對稱性,可能是某一物體形態的相似性 三、看瑕疵 表面痘、斑、印、坑、點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遠外看不到瑕疵為可以接受的標準。A級的標準為100%表面光滑,肉眼近看看不出瑕疵。當然了,用放大鏡都難看出瑕疵的那是萬里挑一的極品中的極品 海水養殖珍珠光潔度級別 光潔度級別 質量要求 無暇 A 肉眼觀察表面光滑細膩,極難觀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暇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針點狀,肉眼較難觀察到 小暇 C 有較小的瑕疵,肉眼易觀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顯,占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顯,嚴重的佔據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 四、看大小 所謂「七分為珠,八分為寶」,一般6毫米以下的珍珠不被列入珠寶級珍珠的範疇,7-9毫米為消費者所普遍喜愛,10毫米的珍珠已經難得,11毫米以上的則只有南洋珍珠和黑珍珠有了。越往上,數量就越稀少,而價格則往往成倍的增長。這個標準看的難度不大。 1.一顆珍珠的成長時間: 育苗:2.5-3年左右------珠母貝成熟 成長:2-3年左右------珍珠長成,約5mm-7mm 其中,珍珠質每天分泌3-5次,每次分泌覆蓋的厚度僅0.3μm,養殖一年的珍珠層厚度只有0.3mm左右,要長到1mm厚,就需要大約3年,才能長成寶石級的珍珠。換句話說,養殖三年,就有上千層的珍珠質。 2.在所有養殖的海水珍珠裡面,能做珠寶首飾的僅僅占10%-15%,另外30%左右可以作為工藝首飾用,剩餘的50%以上只能作為化妝品和藥用。 3.在1000顆統珠中(剛採收上來,未進行任何分類的珍珠稱為統珠),最終被挑選出來做珍珠項鏈的:一等品,約2條;二等品,約8條;三等品,約15條。 4.每一公斤珍珠約可以串22條珍珠項鏈;每條項鏈標準長度約為41cm。 5.在1,000顆統珠中,直徑達到7mm以上、精圓、光澤絢麗、柔美、毫無瑕疵的完美級珍珠,或稱AAA級珍珠鳳毛麟角,有時甚至只有不到10顆;而稍遜者,即AAB級的也不會超過30-50顆。 五、看顏色 這個要依個人喜好、膚色、服裝、場合等的搭配,不一而足。一般白色最受歡迎,純潔優雅,黑色神秘高貴,粉色純潔浪漫,金色華貴雍容。 六、看搭配 無論是串成珍珠項鏈,還是與金、銀、鑽石等寶石搭配鑲嵌,講求色澤、形狀、意境等的和諧美,好的設計師會將情感、文化通過產品展示出來,而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挑珠技術人員會很好地將珍珠挑選、組合,這些是外行很難注意到的細節。作為珍珠達人,只要有一定的審美眼光和文化素養,以賞心悅目為標準,就可以看出搭配的優劣。 珍珠飾品欣賞圖冊。(20張)保養
珍珠的凈化
珍珠的凈化,特別是開光、祈福等珍珠項鏈都需要每3個月就適當的凈化一次做適當的保養。 清洗方法: 將珍珠放進一杯子里,按照每次10克計算,放入以適量御守鹽浸24個小時,即可消解珍珠周圍的污物。日常養護
珍珠以它的溫馨,雅潔,瑰麗,一向為人們鍾愛,被譽為珠寶皇后。珍珠的成分是含有機制的碳酸鈣, 化學穩定性差,可溶於酸,鹼中,日常生活中不適宜接觸香水, 油,鹽,酒精,髮乳,醋和臟物;更不能接觸香蕉水等有機溶劑;夏天人體流汗多,也不宜戴珍珠項鏈,不用的時候用柔軟微濕的乾淨棉布擦拭乾凈風乾保存,不可用任何清潔劑清洗;不可在太陽下暴曬或烘烤;收藏時不能與樟腦丸放在一起,也不要長期放在銀行的保險庫內。珍珠的XX較低,佩戴久了的白色珍珠會泛黃,使光澤變差,可用1%-1.5%雙氧水漂白,要注意不可漂過了頭,否則會失去光澤。 1.防酸侵蝕:為使珍珠的光澤及顏色不受影響,應避免讓珍珠接觸酸、鹼質及化學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不要佩戴珍珠首飾游泳或洗澡。所以請在化妝之後再戴上你可愛的珍珠。 2.遠離廚房: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氣孔,所以不宜讓它吸入空氣中污濁物質。珍珠會吸收噴髮膠、香水等物質。所以切勿穿戴漂亮的珍珠去電發,在廚房裡也要小心。不要穿戴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煙都可能滲入珍珠,令它發黃。 3.羊絨布伺候:每次佩戴珍珠后(尤其是在炎熱的日子)須將珍珠抹乾凈后才放好,就能保持珍珠的光澤。最好用羊皮或細膩的絨布,勿用面紙,因為有些面紙的磨擦會將珍珠磨損。 4.不近清水:不要用水清潔珍珠項鏈。水可以XX珠的小孔內,不僅難於抹乾,可能還會令裡面發酵,珠線也可能轉為綠色。如穿戴時出了很多汗,可用軟濕毛巾小心抹凈,自然晾乾後放回首飾盒。珍珠變黃以後,可以這樣補救:用稀鹽酸浸泡,可溶掉變黃的外殼,使珍珠重現晶瑩絢麗、光彩迷人的色澤。但如果顏色變黃得厲害,則難以逆轉。 5.需要空氣:不要長期將珍珠放在保險箱內,也不要用膠袋密封。珍珠間需要新鮮空氣,每隔數月便要拿出來佩戴,讓它們呼吸。如長期放在箱中珍珠輕易變黃(「人老珠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6.避免暴曬:由於珍珠含一定的水份,應把珍珠放在陰涼處,盡量避免在陽光下直接照XX,或置於太乾燥的地方,以免珍珠脫水。 7.防硬物刮:要把珍珠首飾單獨存放,以免其它首飾刮傷珍珠皮層。如果您打算將珠鏈戴在衣服上面,衣服的質地最好是軟滑些的。太粗糙的料子可能會刮花你的貴重珍珠。 8.平放存放:不要長期將珠鏈掛起,日子一久,絲線會鬆弛變形,應將它平放收藏。 9.珍珠戒指:除下珍珠戒指時,抓住指環的柄部或金屬部分,不要用珠子做承力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珍珠給你的承力面鬆脫,也防止你手中的污物及皮膚分泌的油黏在珠子上。 10.定期檢查、3年換線:絲線久了容易鬆脫,可1~2年一次定期檢查絲線是否鬆脫,並更換絲線;珍珠最好每3年重新串一次,當然也要視乎穿戴的次數而定。走進珠子小孔的污物會產生磨擦力,令尼龍線折斷,折斷的位置受力接近扣子的地方。珍珠品種介紹
南洋珍珠 南洋珍珠是指產于南太平洋海域沿岸國家的天然或養殖的海水珍珠,其產珠貝主要為大珠母貝或馬氏貝,主要出產國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等。南海珍珠
中國南海海水養殖珍珠 中國南海海水養殖珍珠大規模XX國際市場是20世紀80年代,目前的產量已接近日本海水珍珠的水平。中國海水養殖珍珠主要來自廣西的合浦和北海、廣東的雷州半島以及海南的三亞等地。珍珠粉
優質純真珍珠粉
原料為優質淡水珍珠,經過挑選清洗,按藥品質量標準生產,並檢驗合格。 質地:看粉末色澤潔白均勻,不含雜質。 手感:摸時手感細膩柔滑,易吸附於肌膚上。 氣味:聞似有淡淡腥味,而絕無其它的異味。假珍珠粉
假珍珠粉一般是用鹼水和石灰將蚌殼加溫,然後除去表層的黑衣,通過粉碎、篩、包裝而成。 質地:用手指沾取少量粉末,展開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有明顯閃光,這是雲母。 色澤:明顯白于純珍珠粉。 這種假珍珠粉內兌有水解動物蛋白粉,長期服用,雲母會在胃中粘結。劣質珍珠粉
質地:此粉主要原料是加工珍珠首飾時鑽孔鑽下來的粉末,摻入滑石粉而成。 色澤:偏黃,這主要是鑽孔時高溫發熱所引起的。 氣味:服用時口感有焦味或臭味。 烏鋼針靠加熱轉動在珍珠上鑽孔,烏鋼針的碎片落在粉末中,內含大量的金屬體,長期服用會使人慢性中毒。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珍珠粉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大藥店,醫藥超市,認准知名品牌,切不可貪小失大上當受騙。其它相關
珍珠的瑕疵
從宏觀上看,珍珠可以無瑕;而從微觀上看,珍珠都是有瑕。而有瑕無瑕的判斷根據不同的參照物和判斷標準會有不同的結果——珍珠美人網珍珠美學專家。俗語說:「無瑕不成珠。」
從物理構造來講,珍珠的形貌是由碳酸鈣結晶體與殼角蛋白壘積在珍珠表面的反映。在理想狀態下,其表面應該是光滑乾淨的,但實際上由於外界環境的複雜多變和蚌(貝)體的健康程度不同,使珍珠表面往往偏離理想狀態,出現許多瑕疵,如溝紋、凹凸、斑點、氣泡紋線、裂紋、凹坑、黑點、缺口、針尖等。如果水中溫度、離子濃度等的變化不大,則晶體生長穩定,結構清晰,珍珠的表面就比較光滑,反之,晶體就易發生突變,產生缺憾。以我們的常識就知道,水質、水溫、離子濃度等不太可能保持絕對一致,因此理想狀態很難存在,自然對於瑕疵的理想化要求也同樣不宜絕對化。有各種微生物生長,珍珠母貝在幾年的生長過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響,同時插核技術也可能會影響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質,因此真正完全光滑無瑕疵的珍珠是極少的。大多數養殖珍珠表面都會或多或少帶上一些「皰「、「腰線「、「皺紋「、「凹坑「等瑕疵。這也是古話所說「無瑕不成珠」的理論根據。 100%完美無瑕的珍珠理論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即使是肉眼難以看見,借助10倍甚至更高的放大鏡,還是可以看到珍珠表面就象月球表面一樣的紋路、凹凸不平。從實踐的角度來看,確實有一些珍珠用肉眼幾乎看不到或者極難看到任何瑕疵,由於並非搞科研,在商業應用領域,業內專家將之稱為無瑕。國家標準的《珍珠分級標準》裡面,對「無瑕」的定義是「肉眼觀察表面光滑細膩,極難看到瑕疵」。請注意,前面不能加「100%」的定量釐定。至於說「完美無瑕」,從定性描述的角度、非嚴謹的場合是可以講的,但在產品級別釐定的嚴謹場合,則是不可以講的。珠分九品
就珠的品質與價值來說,中國古人也形成了自己的評判體系。 《南越志》認為,珍珠有九品,直徑五分至一寸左右的為「大品」;一邊扁平,一邊如倒置鐵鍋(覆釜)狀的為「璫殊」,也是珍品;走珠、滑珠則是等外品。 《天工開物》認為,直徑五分至一寸又五分的為「大品」,有光澤略呈鍍金狀的為「璫珠」,價值一粒千金。 《廣東新語》則說,璫珠「大而稍扁」的「南珠之明璫」,等級僅次於徑寸大珠,珠形圓滿、色澤銀白、光瑩無絲絡的為精珠。其檔次以重量來分,每顆「重一分者銀六倒,二分者四十倒」。光澤不佳的肉珠,「二分重者值銀僅四倒」,八百顆重一兩的稱為「八百子」,值銀十倒;一千顆重一兩的稱為「正千」,值銀僅八倒。鑒別真假珍珠
1. 磨擦:兩顆珍珠互相輕輕磨擦,會有粗糙的感覺,而假珍珠則產生滑動感覺。 (一般不建議兩顆珍珠進行摩擦,珍珠的表層很薄及脆弱。以免破壞珍珠的表皮) 2. 鑽孔:觀察鑽孔是否鮮明清晰,假珠的鑽孔有顏料積聚。 3. 顏色:每一顆珍珠的顏色都略有不同,除了本身色彩之外還帶有伴色,但假珠每一顆的顏色都相同,而且珍珠-色度
只有本色,沒有伴色。主要是白色、黃色和1960年在法國開始養殖的黑珍珠 4. 冰涼感:珍珠放在手上有冰涼的感覺,假珠則沒有。 珍珠的肉眼識別有以下五點: 5.形狀,珍珠的形狀都是天然生成,但是假的珠一般非常正圓,是機器所成。 結合線 在珠母和外附珍珠層間有一條褐色的結合線。從珍珠鑽孔的地方向內觀察清晰可見。 內核條紋 有核養殖珍珠中的珠母上,有透明度不同的條紋,所以將有核養殖珍珠放在暗處,用強光透XX,可以看到明暗不同的條紋。而天然珍珠和無核養殖珍珠則無此現象。 表面丘疹 有核養殖珍珠和天然珍珠一樣,可以見到隆起的小疤或兩粒小珠摩擦時有砂粒感。這些特點是和仿製珍珠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