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質量

質量(zhì liàng)的內容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同樣,人們對質量概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歷史過程。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從質量管理學的理論來說,質量目標的理論依據是行為科學。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是指生產者對產品的質量所作出的明確的質量承諾法。商這些有關的內容,生產者應當明確表現出來法。一般的觀點認為,產品質量越高越好,質量愈高,價值就愈高,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質高的產品並不一定在市場上受歡迎。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質量   【拼音】zhì liàng   【英譯】 [mass;quality]   【基本解釋】   1.物體的一種性質,通常指該物體所含物質的量,是度量物體在同一地點重力勢能和動能大小的物理量。   2. 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提高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詳細解釋

  1. 資質器量。 三國 魏劉劭《人物誌·九徵》:「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   2. 事物、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 楊世運 等《從青工到副教授》:「磷肥車間的生產記錄本上,每天都記有幾項質量分析數據,各數據相互制約,影響著產品質量。」 李一氓《英文集>序》:「電影,是藝術,更加是工藝和科學。數量和質量不要再那麼寒傖了。」   3. 事物的優劣程度和數量。阿英《小品文談》:「從那時起,小品文是更加精煉。在質量雙方,都有很大的開展。」   4. 物體中所含物質的量,亦即物體慣性的大小。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有噸、克、毫克等。一般用天平來稱。同一物體的質量通常是一個常量,不因高度或緯度而改變。但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闡述,同一物體的質量會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5. 耐用程度的高低好壞。

科技名詞

  什麼是質量   質量的內容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同樣,人們對質量概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歷史過程。主要有代表性的概念有 (一)朱蘭的定義   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J.M.Juran)博士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產品質量就是產品的適用性。即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滿足用戶需要的程度。用戶對產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適用,適用性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質量的內涵。   這一定義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即使用要求和滿足程度。人們使用產品,總對產品質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和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變化,會使人們對同一產品提出不同的質量要求。因此,質量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它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它隨著時間、地點、使用對象的不同而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和豐富。   用戶對產品的使用要求的滿足程度,反映在對產品的性能、經濟特性、服務特性、環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此,質量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並不要求技術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諸如:性能、成本、數量、交貨期、服務等因素的最佳組合,即所謂的最適當。   (二)ISO8402「質量術語」定義   質量:反映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   (1)在合同環境中,需要是規定的,而在其他環境中,隱含需要則應加以識別和確定。   (2)在許多情況下,需要會隨時間而改變,這就要求定期修改規範。   從定義可以看出,質量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客觀事物具有某種能力的屬性,由於客觀事物具備了某種能力,才可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需要由兩個層次構成。第一層次是產品或服務必須滿足規定或潛在的需要,這種「需要」可以是技術規範中規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術規範中未註明,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實際存在的需要。它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和相對的,「需要」隨時間、地點、使用對象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這裡的「需要」實質上就是產品或服務的「適用性」;第二層次是在第一層次的前提下質量是產品特徵和特性的總和。因為,需要應加以表徵,必須轉化成有指標的特徵和特性,這些特徵和特性通暢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徵和特性要求的產品,就是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因此,「質量」定義的第二個層次實質上就是產品的符合性。另外質量的定義中所說「實體」是指可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使活動、過程、產品、組織、體系、人以及它們組合。   從以上分析可知,企業只要生產出用戶使用的產品,才能佔領市場。而就企業內部來講,企業又必須要生產符合質量特徵和特性指標的產品。所以,企業除了要研究質量的「適用性」之外,還要研究「符合性」質量。   (三)ISO9000:2000「質量」定義   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上述定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質量是相對於ISO8402的術語,更能直接地表數質量的屬性,由於它對質量的載體不做界定,說明質量是可以存在於不同領域或任何事物中。對質量管理體系來說,質量的載體不僅針對產品,即過程的結果(如硬體、流程性材料、軟體和服務)。也針對過程和體系或者它們的組合。也就是說,所謂「質量」,既可以是零部件、電腦軟體或服務等產品的質量,也可以是某項活動的工作質量或某個過程的工作質量,還可以是指企業的信譽、體系的有效性。   (2)定義中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質,固有特性是事物本來就有的,它是通過產品、過程或體系設計和開發及其後之實現過程形成的屬性。例如:物質特性(如機械、電氣、化學或生物特性)、官感特性(如用嗅覺、觸覺、味覺、視覺等感覺控測的特性)、行為特性(如禮貌、誠實、正直)、時間特性(如準時性、可靠性、可用性)、人體工效特性(如語言或生理特性、人身安全特性)、功能特性(如飛機最高速度)等。這些固有特性的要求大多是可測量的。賦予的特性(如某一產品的價格),並非是產品、體系或過程的固有特性。   (3)滿足要求就是應滿足明示的(如明確規定的)、通常隱含的(如組織的慣例、一般習慣)或必須履行的(如法律法規、行業規則)的需要和期望。只有全面滿足這些要求,才能評定為好的質量或優秀的質量。   (4)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對產品、體系或過程的質量要求是動態的、發展的和相對的。它將隨著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應定期對質量進行評審,按照變化的需要和期望,相應地改進產品、體系或過程的質量,確保持續地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   (5)「質量」一詞可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秀等來修飾   在質量管理過程中,「質量」的含義是廣義的。除了產品質量之外,還包括工作質量。質量管理不僅要管好產品本身的質量,還要管好質量賴以產生和形成的工作質量,並以工作質量為重點。[1]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洞察孩子身上的異常信號
  • 上年紀的人記賬能延遲大腦的老化
  • 5高效良方教你對症去眼袋
  • 瘦身陷阱 10大騙人減肥食品--健康資訊-
  • 怎樣有效預防小兒弱視
  • 飲水機里的水能重複燒嗎?天天喝這種水對身體有害嗎?
  • 這樣減肥健康嗎?一個月能減多少?
  • 腳底傷口長期不愈合,而且有浮腫現象!?
  • 洗面奶能否卸bb霜
  • 炒蔬菜第二天還能吃嗎?為什麼?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