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龍齒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

龍齒基本資料

概述

  龍齒始載於《本經》,列為上品,附於龍骨項下,雲「生川穀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據馬繼興輯注本)。《別錄》載:「生晉地及太山岩水岸土穴石中死龍處。」《本草圖經》雲:「今河東州都多有之……齒小強,猶有齒形。」《本經逢原》:「形似筆架,重數兩,外光澤如瓷,碎之其理如石,內如龍骨,舐之粘舌者真。亦有微黑,而煅之色如翡翠者為蒼龍齒,較白者更勝。其小如筍尖或如指狀者,海鰍齒及骨也。叢生如貫眾根者,海馬齒也,舐之亦能粘舌。世多以等類偽充,不可不祥。」根據以上記載,古本草所載之龍齒當是動物牙齒骨骼的化石,只是古人無法區分動物來源,現代研究中藥的龍齒應包括多種古代大型哺乳動物如三趾馬、象類、犀牛類等牙齒骨骼的化石。

礦物組分主要為

  龍齒礦物組分主要為磷灰石、纖磷石。主含磷灰石,晶體結構屬六方晶系。單晶體呈六方柱狀或厚板狀,隱晶質為依動物牙齒形態的集合體。表面白色、青灰色。粗糙白堊質或稍顯琺琅質光澤,或有灰白、灰、黃褐、褐黃色環帶,似油脂狀、琺琅狀光澤。斷口不平坦,顯示出纖維狀個體時XX稍低,一般XX大於或近於小刀。齒化石內部呈灰白色瓷狀光澤,斷口平坦或次貝殼狀,XX大於指甲,小於小刀,在5以下。原礦物具琺琅質和丘狀脊形齒冠,不同於龍骨。

藥品簡述

品名

龍齒

  藥名:龍齒   漢語拼音:Lónɡ Chǐ   英文名:Dragon's Teet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別名:青龍齒、白龍齒   科屬分類:鈣化合物類   功效分類:安神葯   性味:澀;甘;涼 。   歸經:心經;肝經。

詳細功能

  功能:鎮驚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生態環境:生川穀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河南、四川等地。   藥材基源: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   採收儲藏:全年均可採挖,從動物化石中揀出牙齒或敲掉牙床即可。

炮製方法

龍齒

龍齒

  刷凈泥土,打碎。

煅龍齒

  取刷凈的龍齒,在無煙的爐火上或入坩堝內煅紅透,取出,放涼。用時碾碎。或火煅兩淬,研末,水飛過,曬乾。

《綱目》

  修治同龍骨,或雲以酥炙。

鹽淬龍齒

  取凈龍齒,置適宜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煅紅透,取出,立即噴灑食鹽水,冷后研碎。每凈龍齒100kg,用食鹽12.5kg。

用藥兩大禁忌和化學成份

第一禁忌

  1、《本草經集注》:得人蔘、牛黃良。畏石膏。

第二禁忌

  2、《雷公炮製藥性解》:畏乾漆、蜀椒、理石。

化學成份

  主要含有碳酸鈣(CaCO3),磷酸鈣[Ca3(PO4)2]。尚含少量的鐵、鉀、鈉、硫酸根等。

十種臨床應用

  1、

龍齒

龍齒用於驚癇癲狂,心悸煩熱,失眠多夢。   2、龍齒功擅鎮心安神,治療因驚成癇,癲狂澹語,可配鐵粉、凝水石、茯神等,如《聖濟總錄》龍齒丸;   3、恍惚多忘,癲癇狂亂,屬氣血不足者,可配人蔘、當歸,酸棗仁、遠志等補氣養血以安神,如《世醫得效方》歸神丹;   4、心氣不足,以致心悸怔忡,夢寐不寧者,宜配入人蔘、菖蒲、硃砂等養心安神葯中用之,如《張氏醫通》遠志丸;   5、若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者,可與水牛角、牛黃同用;   6、若驚癇兼痰實壯熱者,可與大黃、枳殼、朴消等導熱化痰之品同用,如《聖濟總錄》龍齒湯。   7、現代常用本品合麥冬、地黃、棗仁等冶療神經衰弱之失眠驚悸、夢遺等證。   8、治小兒天釣,手腳掣動,眼目不定,有時笑啼嗔怒,龍齒可配鉤藤、蟬蛻、硃砂等,如《聖惠方》龍齒散;   9、龍齒與白芍、大黃等同用,可用於小兒驚啼,煩熱,夜卧不安,如《證治準繩》龍齒散。   10、《本草經集注》:得人蔘,牛黃良。

八種常用配方

龍齒

  1、治小兒驚熱如火,亦治溫壯:龍齒為末。調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龍齒散)   2、治因驚成癇,狂言妄語:龍齒(研)、鐵粉(研)、凝水石(研)各一兩,茯神(去木)一兩半。上四味,搗研羅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聖濟總錄》龍齒丸)   3、治小兒天釣,手腳掣動,眼目不定,有時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龍齒半兩(細研),鉤藤、白茯苓各半兩,蟬殼二七枚(微炒),黃丹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鐵粉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上件葯搗羅為末,入研了葯令勻。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量兒大小,分減溫服。(《聖惠方》龍齒散)

龍齒

  4、治鬼黃,病人汗不出,漸加困重,啜氣心脹,唇黑,遍身黃,妄見異物:龍齒、麥門冬(去心,焙)、人蔘各一兩,遠志(去心)三分,甘草(炙,銼)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鬼黃,宜烙中脘穴,更灸二七壯,次烙背心及灸上囟一七壯,又烙心俞、肝俞、腎俞。(《聖濟總錄》龍齒湯)   5、治小兒百日以來,痰實壯熱兼驚:龍齒、大黃(銼,炒)各一分,枳殼(大者)一枚(去瓤,麩炒黃),朴消、甘草(炙,銼)各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食前溫服,一日二次。(《聖濟總錄》龍齒湯)   6、治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龍齒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犀角屑半兩,牛黃(別研)半分,麥門冬(去心,焙)二兩。上為細散,入牛黃同研均勻。每服二錢,以竹瀝調下,不拘時候溫服。(《聖惠方》龍齒散)   7、治小兒驚悸夜啼: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蟬蛻、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小錢,臨卧薄荷湯下。(《朱氏集驗方》龍齒散)   8、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龍齒、黃礬、白石脂各二兩,桂心一分,芎藭半兩,皂莢刺一兩(銼,微炒)上為末,不津器中盛之。每食后,用少許貼之。有津勿咽。(《聖惠方》龍齒散)

藥材飲片

龍齒

  飲片名:龍齒   飲片性狀:呈青灰色或暗棕色(青龍齒)或黃白色(白龍齒)不規則碎塊狀。具棕黃色條紋及斑點,間有琺琅質存在,具光澤,質疏鬆,無光澤,粘舌性強。氣微,味淡。   炮製作用: 生用用於鎮驚安神,除煩解熱。   飲片名:煅龍齒   飲片性狀:呈灰白色或白色,質疏鬆,無光澤,粘舌性強。   炮製作用:煅后降低了葯的寒性,緩和了解熱鎮靜的功效,增強了收斂固澀的作用,可用於失眠多夢,有較強的安神之功,也便於粉碎。

安神鎮靜茶

  組成: 龍齒9克、石菖蒲6克。   功效: 癲癇、癲狂、心神不寧、勞神過度、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心悸等   製法: 每日一劑,裝入紗布袋中放入暖瓶中,沖入600亳升開水,當茶渴即可。   注意事項: 感冒發燒者不宜飲用。

文獻論述

  1、《本經》:主小兒大人驚癇,癲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   2、《別錄》:小兒驚癇,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   3、《藥性論》:鎮心,安魂魄。   4、《日華子本草》:治煩悶,癲癇,熱狂。

生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龍齒 呈齒狀或破碎成不規則的塊狀。完整者可分為犬齒及臼齒。犬齒呈圓錐形,先端較細或稍彎曲;長約7cm,直徑0.8-3.5cm,先端斷面常中空。臼齒呈圓柱形或方柱形,略彎曲,一端較細,長2-20cm,直徑1-9cm,有深淺不同的溝棱。表面為青灰色或暗棕色者,習稱「青龍齒」;為白色或黃白色者,習稱「白龍齒」。具棕黃色條紋及斑點,有的表面呈有光澤的琺琅質(年限淺)。質堅硬,斷面常分為兩層,層間有空隙,有時間有石化的牙髓,有吸濕力。無臭,無味。以體完整、吸水力強者為佳。以不帶牙床、吸濕性強者為佳。習慣以青龍齒品質較好。主產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   龍齒墩(俗稱牙床) 為不規則方形,長約7cm。表麵灰白色,粗糙或光滑,在龍齒脫落處有明顯痕跡。質堅硬,斷面粗糙,亦有吸濕力。以吸濕力強者為佳,但比龍齒質次。

顯微鑒別

  透XX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齒化石表皮部位粒度極細;中正突起。干涉色Ⅰ級灰。內部粒徑近0.02mm,一軸晶;負光性。個別樣品的表層部位可見到磷灰石纖維狀微晶,亦為無色透明;其光性特徵與內部磷灰石晶粒一致、光性方位或不相平行,為再結晶產物。纖晶與晶粒間分佈少量碳酸礦物(方解石)。

理化鑒定

  取本品粉末約1g,加鹽酸約4ml,即泡沸,待泡沸停止后,濾過。   ① 取濾液1ml,加硫酸即生成白色沉澱。(檢查鈣鹽)   ② 取濾液1ml,用鹼中和調至中性后,濾過,濾液加硝酸銀試液,即生成淺黃色沉澱;分離,沉澱在氨試液中均溶解。(檢查磷酸鹽)

去偽存真

  偽品一般較龍骨骨骼小或呈不規則塊狀,表面附著較多的白色粉未,砸開可見骨質部分,斷面多呈蜂窩狀小孔(系風化而成),以舌舐之無吸濕力。

銷售習慣

  據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初步分析,1958年北京市售品中含有大量Ca++、CO=3、PO≡4及小量Fe+++、Fe++、Al+++和Mg++。   現市售分青龍齒,白龍齒和龍齒墩三種,習慣認為青龍齒品質較佳,龍齒墩較次,但一般多混合使用。 以體完整而不帶牙床、具暗青色條紋、吸水性強者為佳。   本品不溶於水,部分溶於水而產生氣泡[1]。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這樣洗臉才會讓肌膚更清透
  • 夏季「熱痱」的防治
  • 社區飯館推出老年菜譜
  • 警惕:飯後喝湯危害大
  • 警惕餐桌食品甲醛污染
  • 美味的辣炒蜆子怎麼做啊
  • 我要摸著老婆的乳房睡覺,這種習慣好嗎
  • 食用橄欖油可以護膚不
  • 長在黑痣上的毛可不可以剪掉
  • 吃海苔會中毒嗎?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