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仙茅

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始載於《海葯本草》,其葉似茅,根狀莖久服益精補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稱,別名地棕(四川、貴州),獨茅(四川),山党參(福建),仙茅參(雲南),海南參(海南)。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收載的中藥仙茅,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和行血消腫的作用,主要用於腎陽不足、XX遺精、虛癆內傷和筋骨疼痛等病癥。

仙茅屬植物

  全世界共有仙茅屬Curculigo植物20余種,主要分佈于亞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州的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中國有7種,主產于西南和華南地區。該屬植物中可供藥用的有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大葉仙茅[C. capitulate (Lour.) O. Kuntze]和短葶仙茅[C.brevisca

仙茅花-原植物

  pa S. C. Chen]等。   仙茅的根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收載的中藥仙茅,另外,中國民間用仙茅全草治療跌打損傷,印度民間將仙茅用於流產。大葉仙茅在四川民間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在福建民間用於治療急性腎炎、風濕XX節炎,傣醫用其治療腎結石。短葶仙茅在廣西民間用於治療水腫。

異名

  獨茅根、茅爪子、婆羅門參(《開寶本草》),獨腳仙茅、蟠龍草(《生草藥性備要》),風苔草、冷飯草(《質問本草》),小地棕根(《草木便方》),地棕根(《分類草藥性》),仙茅參(《中藥志》),獨腳絲茅(《江西中

仙茅-中藥材飲片

葯》),黃茅參、獨腳黃茅(《廣西中藥志》),獨足綠茅根(《四川中藥志》),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盤棕、山蘭花(《草藥單方臨床病例經驗彙編》)。

植物形態

  仙茅多年生草本。根莖延長,長可達30厘米,圓柱狀,肉質,外皮褐色;根粗壯,肉質,地上莖不明顯。   葉3~6片根出,狹披針形,長10~25厘米,先端漸尖,薹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擴大呈鞘狀,長4~10厘米,綠白色,邊緣膜質;葉脈顯明,有中脈;兩面疏生長柔毛,后漸光滑。   花腋生;花梗長1~2.5厘米,藏在葉鞘內;花雜性,上部為雄花

仙茅

  ,下部為兩性花;苞片披針形,綠色,膜質,被長柔毛;花的直徑約1匣米,花被下部細長管狀,長約2厘米或更長,上部6裂,裂片披針形,長8~12毫米,內面黃色,外面白色,有長柔毛;雄蕊6,花絲短;子房狹長,被長柔毛。   漿果橢圓形,稍肉質,長約1.2厘米,先端有喙,被長柔毛,種子稍呈球形,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狀溝紋。   花期6~8月。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或將根莖切斷繁殖。3~4月播種。根莖繁殖,春季將根莖切成3~4cm的莖段直接栽種。

生長習性

  溫暖、濕潤的環境。較耐寒、耐旱。要求土壤疏鬆、深厚,排水良好。

產地分佈

  主產于中國四川南部、雲南、貴州、廣西、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和廣東,在東南亞各國及日本也有分佈,生於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中、草地或荒坡上。

採集

  2~4月發芽前或7~9月苗枯萎時挖取根莖,洗凈,除去鬚根和根頭

仙茅

  ,曬乾,或蒸后曬乾。

藥材

  中藥來源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 乾燥根莖為圓柱形,略彎曲,兩端平,長3~10厘米,直徑3~8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皺縮不平,有細密而不連續的橫紋,並散布有不甚明顯的細小圓點狀皮孔。未去鬚根者,在根莖的一端常叢生兩端細、中間粗的鬚根,長約3~6厘米,有極密的環狀橫紋,質輕而疏鬆,柔軟而不易折斷。根莖質堅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微帶顆粒性(經蒸過者略呈透明角質狀),皮部淺灰棕色或因糊化而呈紅棕色,靠近中心處色較深。微有辛香氣,味微苦辛。以根條粗長、質堅脆、表面黑褐色者為佳。

性味

  辛,溫,有毒。   ①《海葯本草》:味甘,微沮,有小毒。

仙茅

  ②《開寶本草,:味辛,溫,有毒。   ③《滇南本草》:性溫,味辛微咸。   ④《綱目):性熱。

歸經

  入腎、肝經。   ①《滇南本草》:入腎、肝二經。   ②《本草求真》:專入命門。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

功用主治

  溫腎陽,壯筋骨。   治陽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腳冷痹,癰疽,瘰癧,陽虛冷瀉。   XX精寒,腰膝風冷,筋骨痿痹等症。   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壯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鬚髮。   ①《海葯本草》:主風,補暖腰腳,清安五臟,強筋骨,消食。   宣而復補,主丈夫七傷,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陽。   ②《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七傷,開胃下氣。   ③《開寶本草》:主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腳風冷攣痹不能行,丈夫虛勞,老人失溺。   ④《滇南本草》:治婦人紅崩下血,攻癰疽,排膿。   ⑤《生草藥性備要》:補腎,止痛,治白濁,理痰火,煲肉食。   十蒸九曬,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壯精神,烏鬚髮。   ⑥《玉楸葯解》:治皮膚風癩。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

宜忌

  凡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勿犯鐵,斑人須鬢。   ②《本草經疏》:凡一概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齒血、溺血、血淋,遺精白濁,夢交,腎虛腰痛,腳膝無力,虛火上炎,口乾咽痛,失志XX,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陽無陰,遺溺失精,血虛不能養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熱不能殺谷,胃家虛火嘈雜易飢,三消五疸,陰虛內熱外寒,陽厥火極似水等證,法並禁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鞣質4%, 脂肪1%及樹脂、澱粉等.亦含石蒜鹼(Lycorine)、絲蘭皂甙元(Yuccagenin)、β-谷甾醇.從根莖的水溶性部位中, 分離得到仙茅甙乙(Curculigoside B)、仙茅素 B 和 C(Curculigine B 和 C)及苔黑酚葡糖甙(Orcinol glucoside).

藥理作用:

  1. 對性器官和XX的作用    研究表明: 仙茅能提高去卵巢麻醉大鼠垂體對注XX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RH)的反應性;提高卵巢對血漿中黃體生成素(LH)的反應性, 從而起到改善XX的作用.仙茅煎劑灌胃, 可使大鼠垂體前葉重量、卵巢重量及XX重量明顯增加, 使卵巢HCG/LH受體特異結合力增加, 但對血漿中黃體生成素(LH)水平無影響.實驗表明: 仙茅醇浸劑10g/kg/d給去勢7天後的大鼠灌胃, 連續21天, 去勢大鼠精囊腺重量明顯增加, 提示其有雄性激素樣作用.仙茅水提取液有XX性機能的作用.   2. 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實驗證明: 仙茅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仙茅醇浸劑灌胃給葯, 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數與吞噬指數增加;對環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受抑制小鼠的T淋巴細胞降低有明顯的升高作用, 但不能提高正常小鼠T淋巴細胞的百分率.   3.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仙茅所含之石蒜鹼, 對大鼠條件反XX的潛伏期有顯著延長作用, 使陽性條件反XX部分消失而後恢復;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 可延長戊巴比妥的催眠時間, 並有顯著的鎮痛和解熱作用.仙茅醇浸劑給正常小鼠腹腔注XX, 可延長印防己毒素所致的陣攣性驚厥的潛伏期.

貯藏

  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選方

  壯筋骨,益精神,明目: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銅刀刮銼,陰乾,取一斤),蒼朮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乾,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車前子十二兩,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殼)各八兩,生地黃(焙)、熱地黃(焙)各四兩。為末,   治沖任不調癥狀的高血壓病:仙茅、仙靈脾、巴戟、知母、黃柏、當歸,六味等分,煎成濃縮液。 日服二次,每次五錢至一兩。(《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二仙湯)   治蛇咬:天棕同半邊蓮搗爛貼患處。 (《草藥單方臨床病例經驗彙編》)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仙茅、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當歸、黃柏、知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

化學成分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日本學者對仙茅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離鑒定的化合物主要有環菠蘿蜜烷型三萜皂苷、含氯酚、酚苷、木脂素苷、黃酮、生物鹼、長鏈脂肪族類化合物等。   皂苷類成分   仙茅含有較多的皂苷類成分,其母核皂苷元主要為環菠蘿蜜烷型三萜皂苷。目前從仙茅根莖中分離得到的環菠蘿蜜烷型三萜皂苷主要有仙茅皂苷(curculigosaponin) A-M,其母核為仙茅皂苷元(curculigenin) A(I型)、B(II型)、C(III型)。另外,尚有(24S)-3β,11α,16β,24-四羥基環阿爾廷醇-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2)-β-D-葡萄吡喃糖甙,3β,11α,16β-三羥基環阿爾廷烷-24-酮-3-O-[β-D-吡喃葡糖 (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O-α-L-阿拉伯糖苷和(24S)-3β,11α,16β,24-四羥基環阿爾廷烷-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24-O-β-D-吡喃葡萄糖苷及絲蘭皂苷元。   酚及酚苷類成分   仙茅   仙茅根莖中所含的酚類化合物有仙茅素(curculigine) A、B、C,三者均為含氯的酚類化合物;酚苷類成分主要有苯甲酸類衍生物,仙茅苷(curculigoside)、仙茅苷乙(curculigoside B)、仙茅苷丙(curculigoside C);苔黑酚類衍生物,苔黑酚-3-D-β-葡萄糖苷、orcinol-1-O-β-D-apiofuranosyl- (1→6)-β-D-glucopyranoside 、3-羥基-5-甲基苯酚-1-O-[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苷] ,地衣酚糖苷- A;此外還含有orchioside A、orchioside B等。仙茅嫩葉的組織培養物也含有2,6-二甲氧基苯甲酸類衍生物仙茅苷、乙、丙和丁(curculigoside D)。   木脂素類成分   3,3',5,5' -四甲氧基-7,9' ,7',9-二環氧木脂素- 4,4' -二-O -β-D -葡萄糖苷(3,3',5,5' - tetramethoxy-7,9' :7',9 -diepoxylignan - 4,4' - di - O- β -D – glucopyranoside)。   黃酮類成分   從仙茅中分離得到的黃酮類成分主要有楊梅素糖苷(5,7-dimethoxy myricetin-3-O-α -L-xylopyranosyl 4-O-β-D- glucopyranoside);3',4',5'-三甲氧基-6,7 -亞甲二氧基黃酮。   脂肪族類成分   仙茅根莖中含有的脂類化合物有3-羥基正葵醇-3'-戊烯酸酯(n-decan-3-olylpent-3'-en-1'-oate),9,11-二烯正十六碳醇-肉桂酸酯(n-hexadec-9,11-dienylcinnamate),正十三碳醇-2',4'-十六碳二烯酸酯(n-tridecanyl-hex-2',4'-dien-1'-oate),5,10-二羥基-13-正三十碳烯醇-2'-十六碳烯酸酯(n-heneitriacont-13-en-5,10-diolhex-2'-en-1'-oate)。此外,還含有23-羥基-三十烷-2-酮,27-羥基-三十烷-6-酮,21-羥基-正四十烷-20-酮,4-乙酰基-2-甲氧基-5-甲基三十烷等。   揮髮油類   採用水蒸汽蒸餾法從仙茅根莖中分離得到21個揮髮油類成分,通過GC/MS/DS系統分析,與質譜標準圖譜對照對鑒定了其中13個化合物,分別為2-糠醛、5-甲基-2-糠醛、苯乙醛、四甲基吡嗪、1,3-二甲氧基苯、檸檬醛、2-丙基-1-庚醇、三環:[7,5,0,03,7]十四烷-1(9),2,7-三烯、3,7,7-三甲基-1,1-二甲烯基-(-)-螺[5,5]十一烷-2-烯、2,3,5-三甲基菲、2,6-二叔丁基-1,4-苯醌、5-氯-8-羥基-6-甲氧基-2-苯並吡喃-1-酮、13-甲基棕櫚酸等成分。   多糖類   採用DEAE纖維素柱DE-25分離純化仙茅根莖中水溶性多糖粗品,得到由葡萄糖、果糖及木糖組成的分子量為2.6×106的多糖COPb-1和由水蘇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 的分子量為2.0×106的多糖COPf-1。   其它成分   仙茅根莖中還有含氮化合物N、N、N'、N'-四甲基琥珀酰胺、1, 3, 7 –三甲基黃嘌呤,三萜醇仙茅醇,生物鹼類成分石蒜鹼,2, 3, 4, 7-四甲氧基山酮,4-甲基-十七烷酸,丁香酸,β-谷甾醇,豆甾醇、胡蘿蔔苷等。

藥理活性

  現代藥理活性研究顯示仙茅具有調節免疫、抗氧化、保肝、抗高血糖、補腎壯陽及抗骨質疏鬆、抗炎和適應原樣等作用。   調節免疫作用   Lakshmi 等報道仙茅甲醇提取物能夠明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經乙酸乙酯萃取分離得到的兩種酚苷類成分地衣酚糖苷-A和苔黑酚-3-D-β-葡萄糖苷,可促進遲髮型超敏反應和細胞介導免疫反應,增強機體的免疫作用。Bafna 等研究發現,仙茅甲醇提取物可以劑量依賴地提高由環磷酰胺誘導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體液抗體滴度,改善遲髮型超敏反應,增加白細胞水平,從而激活體液中T細胞和B細胞的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功能。周勇等報道仙茅多糖能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在ConA存在的條件下,能增加胸腺T細胞的增殖,調節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   吳瓊等報道從仙茅根莖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8個單體化合物,用色度法檢測其對羥基和超氧陰離子基團的清除作用,結果各化合物都表現出較強的抗氧化活性。Tang 等用2,2V-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ate] (ABTS) assay測定法對傳統中藥進行抗氧化和抗蛋白質糖化活性篩選,結果發現仙茅提取物對磷酯氧化具有抑製作用。   保肝作用   Venukumar等給予四氯化碳致肝臟損害的雄性小鼠服用仙茅根莖甲醇提取物,結果發現仙茅根莖的甲醇提取物能顯著降低小鼠血清中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肽酶(γ-GGT)、總蛋白和總脂的水平,使其接近正常值,表明仙茅具有較好的保肝作用。   抗高血糖作用   Chauhan等發現仙茅根莖乙醇提取物能夠有效地抑制四氧嘧啶誘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並在按體重給葯100mg~200mg/kg範圍內成劑量依賴關係,其活性與給服500µg/kg降血糖葯格列美脲相似,可能與仙茅乙醇提取物能夠促進胰臟B細胞增殖從而抑製糖吸收有關。   補腎壯陽和抗骨質疏鬆作用   張梅等將仙茅80%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組分灌胃給葯,能使去勢雄性小鼠附性器官重量明顯增加。彭守靜等採用XX毛細管穿透實驗發現,仙茅水煎劑對XX的運動能力和穿膜功能有促進作用,可用於治療男性不育。高曉燕等研究發現仙茅根莖乙醇提取物在2.0×10-5~2.0×10-1 mg/ml濃度時,對UMR106成骨樣細胞的增殖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增殖率為41%~77%。另外,Vijayanarayana 等報道仙茅乙醇提取物對去卵巢幼齡小白鼠具有雌激素樣活性,增加XX重量。Chauhan 等報道仙茅乙醇提取物能夠增強雄性大鼠的XX等。

營養知識

  仙茅為仙茅科植物仙茅的根莖。仙茅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下墓地或荒坡上。分佈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野生品秋、冬季葉苗枯萎時損人害己取,栽培品生長2年後,在10月倒苗后至春季未發芽前採挖挖起根莖,抖凈泥土,除去殘葉及鬚根,曬至八成干后,低濕烘至足干或蒸后曬乾。   仙茅根莖呈圓柱形,長3至10厘米,直徑0.4至0.8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皺及細孔狀的鬚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狀,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處色較深,並有一深色環。氣微香,味微苦辛。以條粗壯,表面色黑褐者為佳。   仙茅適合人群:   陰虛火旺者禁服。   仙茅食療作用:   仙茅味辛,性溫;有小毒;歸肝、腎、脾經;辛香溫散,降而有升;   具有溫腎壯陽,散寒除濕;   主治XX精冷,遺精滑泄,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軟弱,攣痹不行。   仙茅做法指導:   1. 凡男子腎陽不足,XX精冷得,可與淫羊藿、熟地黃,山茱萸等同用,以滋陰益精,補火助陽。   2. 凡腎陽虧虛,寒濕內侵,症見腰膝酸痛,關節不利者,可單用本品浸酒飲;或與威靈仙、羌活、蒼朮等配伍。   3. 仙茅勿犯鐵。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古人如果喝到現代飲料,會給出什麼評價?
  • 一味貪吃會讓孩子變笨
  • 胃病難治用藥對路也能治
  • 各種膚質都適用的防曬方法
  • 法國葡萄酒價格低於國產葡萄酒?
  • 如何煮啤酒鴨?
  • 我常坐辦公室,pp長的很大,什麼運動最適合減掉pp上的肉
  • 體溫高於平常一度是發燒么?
  • 是否懷孕了????急
  • 我好像有了,怎麼辦呢,急!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