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本品是中心以二價鉑同兩個氯原子和兩個氨分子結合的重金屬絡合物,類似於雙功能烷化劑,可與DNA複製。DDP細胞最敏感,高濃度時抑制RNA及蛋白質合成。本品對乏氧細胞作用,XX人體后可擴散通過帶電的細胞膜。目前認為,DDP主要作用部位在DNA的嘌呤和嘧啶鹼基。 作用與用途:本品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具有細胞毒性,可抑制癌細胞的DNA複製過程,並損傷其細胞膜上結構,有較強的廣譜抗癌作用。臨床用於卵巢癌、攝護腺癌、XX癌、肺癌、鼻咽癌、食道癌、惡性淋巴瘤、頭頸部鱗癌、甲狀腺癌及成骨肉瘤等多種實體腫瘤均能顯示療效。
分子結構式
[1][分 子 式] CL2(NH3)2Pt。 純度: Pt≥65.0% CAS號: 15663-27-1 分子式: Pt(NH3)2Cl2 分子量: 300.1 癌症治療的常用化學藥物,具有較高療效。 西藥劑量: 成人常用劑量10mg~20mg/日,溶於200ml~30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避光2小時內滴完,每療程為200mg~400mg,在用量達到100mg~200mg后,需間隔1~2周。總用量達200mg時,多數病人呈現主客觀緩解。順鉑
最多,18~24小時后腎內積蓄最多,而腦組織中最少。在血漿中消失迅速,呈雙相型。開始血漿半衰期為25~49分鐘,分佈后血漿半衰期為55~73小時。靜脈注XX后1小時血漿含量為10%左右,90%與血漿蛋白等大分子結合。排泄較慢,1日內尿中排出19%~34%,4日內尿中僅排出25%~44%,但在全劑量注入后的5日內,僅有27%~43%的順鉑排出體外;膽法或腸道排出甚少,腹腔給葯時腹腔器官的藥物濃度相當於靜脈給葯的2.5~8倍,這對卵巢癌等治療有增效作用。腎
(1) XX系統腫瘤:對卵巢癌及XX癌療效顯著。DDP與ADM的聯合化療可使40%以上的卵巢癌取得較好療效;DDP與BLM、VLB的聯合化療,對非精原細胞XX癌的有效率與治愈率分別達到80%和60%。亦可用於絨癌、XX癌等其他XX系統腫瘤。 (2) 頭頸部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喉癌等。 (3) 對膀胱癌、肺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腎細胞癌、攝護腺癌、軟組織肉瘤、惡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療效。 (4) 其他:惡性胸腹水;與放療並用,有放XX增敏作用。 [用法用量] 靜脈注XX或靜脈滴注:每次20~30mg,或20mg/m2,溶於生理鹽水20~30ml中靜脈注XX,或溶於5%葡萄糖注XX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連用5日為1周期,一般3~4周重複,可間斷用藥3~4個周期。大劑量:80~120mg/m2,每3周1次,同時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 胸腹腔注XX: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 動脈注XX:每次20~30ml,中由插管推注,連用5日為1周期,間隔3周可重複。動脈灌注主要用於頭頸部腫瘤。卵巢癌
一般靜脈注XX1~2小時后發生,持續4~6小時或更長,停葯后3~5日消失,但也有少數病人持續1周以上。 (3) 腎臟毒性:是最常見又嚴重的毒XX,也是劑量限制毒性,重複用藥可加劇腎毒性。主要損害腎近曲小管,使細胞空泡化、上皮脫落、管腔擴張,出現透明管型,血中尿酸過多,常發生於給葯后7~14日之間。DDP腎小管的損傷在一般劑量下多為可逆性的;但劑量過大或用藥過頻,可導致藥物在體內的蓄積,使腎小管損傷為不可逆的,產生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4) 神經毒性:與總量有關,大劑量及反覆用藥時明顯,損傷耳柯替口器的毛細胞,引起高頻失聽,在一些患者表現的頭昏、耳鳴、耳聾、高頻聽力喪失;少數人表現為球后神經炎、感覺異常,味覺喪失。 (5) 過敏反應:在用藥后數分鐘可出現顏面水腫、喘氣、心動過速、低血壓、非特異性丘疹類麻疹。 (6) 電解質紊亂:低血鎂較為常見,低血鈣亦較常見,二者同時出現時則發生手足抽搐。 (7) 其他反應:少數患者出現心電圖ST-T改變,肝功能損害。神經
水化療法即水化、利快活與增加尿中氯量,以降低腎臟毒性的一種治療方法。一般在大劑量DDP給葯前先給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解1000ml加氯釋后滴注。DDP用生理鹽水200ml稀釋后滴注。DDP給葯前,一次給20%甘露醇125ml,DDP滴完后再用125ml,以達到利尿之目的。一般每日液體總量3000~4000ml ,輸液從DDP給葯前6~12小時開始,持續至DDP滴完后6小時為止;有的大劑量DDP一次給葯,則連續輸液3日,輸液中根據尿量,每次給速尿40mg靜脈衝入。 (2)為減輕毒副作用,用藥期間尚應多飲水;用藥前宜選用各類止吐葯;同時備用腎上腺素、皮質激素、抗組織胺葯,以便急救使用;用DDP后可肌肉注XX安鈉咖以鞏固療效。 (3)在用藥前、中、后均應監測血、尿及肝腎功能。其停葯指片為:白細胞<3.5x 109/L,血小板<75x 109/L持續性噁心,嘔吐;早期腎臟毒性如尿中白細胞10、紅細胞10、管型5/高倍視野以上者;血清肌酐>186~351mmol/L者;過敏反應;在用藥過程中發現有腎病史、腎功能不良及患有中耳炎的患者。若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細胞、血小板等恢復到正常水平,一般情況良好,則可重複用藥。 (4)本品可減少BLM的腎排泄而增加其肺毒性;與氨基甙類抗生素合用可發生致命的腎衰,並可能加重耳的損害;抗級別織胺葯、吩噻嗪類等可能會掩蓋DDP的耳毒性。 (5)DDP在生理鹽水中溶解較慢,可加溫30℃左右振蕩助溶,也可選用溶液製劑。水
ml中靜脈注XX,或溶於5%葡萄糖注XX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在第1天和第8天使用為1個周期,一般3~4周重複,可間斷用藥3~4個周期。 大劑量:80~120mg/m2,每3周1次,同時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 胸腹腔注XX: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 動脈注XX:每次20~30ml,中由插管推注,連用5日為1周期,間隔3周可重複。動脈灌注主要用於頭頸部腫瘤。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