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展或運動遵循連續重複的規律,連續的兩次出現所耗費的時間就是一個周期
詞語解釋
詞目:周期
拼音:zhōu qī
基本解釋
[period;cycle] 事物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某些特徵多次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
鐘擺的周期。
詳細解釋
1. 事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某些特徵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稱為周期。
元 李治《敬齋古今黈》卷一:「陰陽相配之物,而老少又必相當。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老陽也;坤之策,百四十有四,老陰也。老陰老陽相得為三百六十,則周期之日也。」期,一本作「 朞 」。《人民日報》1982.3.8:「近二三十年來,自然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
2. 物體作圓周運動或往複運動(振動)時,重複一次所經歷的時間。如:交流電完成一次周期性變化需要的時間,叫做交流電的周期。
3. 周年。
清 錢泳《履園叢話·夢幻·賀氏第》:「階下有蒼頭祝曰:『主人遠宦在外,今屆太夫人二十周期,老奴具酒饌冥資,望來受享。』」 清 曾國藩《復陳虎臣書》:「 國藩 量移畿甸,已及周期,地瘠民貧,無可設施。」
4. 事物在運動、變化的發展過程中,某些特徵多次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
5. 物體作往複運動或物理量作周而復始的變化時,重複一次所經歷的時間。
事物在運動變化的發展過程中某些事物多次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重複出現的時間叫做周期.事物發展過程中某些特徵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之間的時間;也指事物進程中其重複出現的一次現象從頭至尾經歷一遍所需要的時間:呈周期性變化|小麥生長周期。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一種分類.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一系列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順序排列的一個橫行為一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2.指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並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個橫行,也就是七個周期。第一、二、三周期稱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稱長周期;第七周期尚未填滿,稱不完全周期。一般每周期以活潑金屬元素開始,逐步過渡到活潑非金屬元素,最後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4.物體本身自發的或生物被動的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稱為一個周期,如天體運動,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個周期是一年.生物的細胞分裂,從細胞準備開始分裂的分裂間期經過前期 中期 後期 末期 回到分裂間期,為一個周期.單擺從最高點滑下到達最低點在回到起始點的過程叫一個周期。物理周期
1.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周期性運動,所謂周期性,是指運動物體經過一定時間后,又重複回到原來的位置,瞬時速度也重複回到原來的大小和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叫做周期.周期用符號T表示,周期也是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長說明物體運動的慢,周期短說明物體運動的快.
周期T的單位:s 角速度ω的單位:rad/s
V(線速度)=2πr/T ω(角速度)=2π/T
2.物體作往複運動或物理量作周而復始的變化時,重複一次所經歷的時間.物體或物理量(如交變電流、電壓等)完成一次振動(或振蕩)所經歷的時間。在各種周期運動或周期變化中,物體或物理量從任一狀態開始發生變化,經過一個周期或周期的整數倍時間后,總是回復到開始的狀態。
物理:交流電完成一次完整的變化所需要的時間叫做周期,常用T表示。周期的單位是秒(s),也常用毫秒(ms)或微秒(us)做單位。1s=1000ms,1s=1000000us。 對於一個函數f(x),如果存在一個非零常數T,使得當x取定義域內的每一個值時,都有f(x+T)=f(x),那麼f(x)就叫做這個函數的周期函數。非零常數T叫做這個函數的周期。
對於一個函數f(x)=Asin(ωx+φ)中,函數f(x)的最小正周期是T=2π/|ω|.
對於一個函數f(x)=Atan(ωx+φ)中,函數f(x)的最小正周期是T=π/|ω|.
f(x+2)=-f(x-2)括弧內相減為定值 則此值f(x)的周期T=4
周期函數的實質:兩個自變數值整體的差都與周期的倍數時,兩個自變數值整體的函數值相等。如
f( x+6) =f( x-2)則函數周期為T=4.
交流電的物理量——周期
周期
正弦交流電完成一次循環變化所用的時間叫做周期,用字母T表示,單位為秒(s)。顯然正弦交流電流或電壓相鄰的兩個最大值(或相鄰的兩個最小值)之間的時間間隔即為周期。
周期
人或者事物在某以特定時間段內的名稱,這個時間段可以是自然規則所定 亦可是人為所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