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方劑學名詞。指一種
藥物劑型。指藥物經過提取、
精製、配製等步驟,而製成
滅菌溶液,裝入
安瓿,供皮下、
肌肉、靜脈注XX用。具有作用迅速,給藥方便,藥效不受
消化液和
食物的影響,能直接XX
人體組織等優點。如丹參注XX液、柴胡注XX液、當歸注XX液、豬苓多糖注XX液等。
臨床上一般都不
使用原料葯,而是將原料葯「摻」在某些
輔料或溶在某些溶媒中,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製成不同形式的
製劑:如片劑、丸劑、針劑等等,然後才用在病人身上,我們把這些不同形式的製劑稱為劑型。 一種藥物是根據什麼製成不同的劑型呢?這是由藥物的理化
性質、
療效和毒
副作用等條件決定的,有些藥物不溶於注XX用的溶媒中或在這些溶媒中的
溶解度很小,溶解的藥物達不到臨床上的
治療量,這些藥物就不能做成注XX劑,只能做成片劑。如現在常用的
抗菌葯吡哌酸(PPA),它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供注XX用的其他溶媒(如甘油、
乙醇),故只能做成片劑,可這種藥物對
急性細菌性痢疾和細菌性
泌尿系感染又特別有效,所以,當患有這些
疾病時,只需要服用一些
吡哌酸片就可以達到
藥到病除的目的了,不必再用注XX葯。 當然,一些藥物也可以製成不同的劑型,例如
鹽酸山莨菪鹼,既有注XX劑又有片劑,但藥理作用卻是不同的。
口服液硫酸鎂是用來導瀉的,而針劑則具有
中樞抑制及
降血壓作用。 大家知道,
醫生治病是對症下藥的,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藥物,而不同的藥物又具有不同的劑型,所以,只要
用藥正確,至於是
打針、吃藥還是採用其他途徑用藥,醫生要根據
患者的
病情和藥物的特點做出最佳選擇,這樣才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和
康復。
讀音
zhēn j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