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萵筍為菊科,屬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約在七世紀初,經西亞傳入我國,各地普遍栽培。萵苣分莖用和葉用兩種,前者各地都有栽培,後者南方栽培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之一。
萵筍
英名:Asparagusplettuce. 學名:LactucapsativapL.var.asparaginapBailey. 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萵菜、香萵筍、千金菜、萵苣菜等。 產期:1-4月。 屬:萵苣屬菊科植物萵筍
萵筍
白色,附有冠毛。萵筍
葉片長倒卵形,頂部稍圓,葉面皺縮較多,葉簇較大,節間密,莖粗大(中、下部較粗、兩端漸細),成熟期早,耐寒性較強,不耐熱,多作越冬春萵筍栽培。 主要品種有:北京鯽瓜筍,成都掛絲紅、二白皮、二青皮,濟南白萵筍,陝西圓葉白筍,上海小圓葉、大圓葉,南亦紫皮香,湖北孝感萵筍,湖南鑼錘萵筍等。萵筍
(1)發芽期:播種至真葉顯露,需8-10天。溫度、光照對種子發芽的影響同葉用萵苣。 (2)幼苗期:真葉顯露至第一葉序5或8枚葉片一部展開,俗稱「團棵」。直播需17-27天;育苗需30多天,生長適溫12-20℃,可耐-5~-6℃低溫。 (3)蓮座期:「團棵」至第三葉序全部展開,心葉與外葉齊平,需20-30天,葉面積迅速擴大,嫩莖開始伸長和加粗。 (4)肉質莖形成期:莖迅速膨大,葉面積迅速擴大,需30天左右。生長適溫白天18-22℃,夜間12-15℃,零度以下受凍。此期苗端分化花芽,花莖開始伸長和加粗,成為肉質莖的一部分。 (5)開花結實期:抽薹至瘦果成熟,生育溫度與萵苣的相同。p萵筍屬高溫感應型,花芽分化受日平均溫度的影響大。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上,花芽分化迅速。還有人認為花芽分化與5℃以上的積溫有關。對高溫敏感程度不同的品種,在不同時期播種時,花芽分化需要的積溫不同。莖較粗大的植株對高溫的感應性比莖較細小的植株強。長日照促進抽薹開花,在24小時日照下,不論15℃或35℃都能提早抽薹開花。高溫長日比低溫長日更有利於抽薹開花。萵筍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的 鉀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萵筍中的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會產生有利影響。萵筍葉的營養遠遠高於萵筍莖,葉比其莖所含胡蘿蔔素高出72倍多,維生素B1是2倍,維生素B2是5倍,維生素C4是3倍,因此萵筍葉丟棄不吃,實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愛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還可平咳 (1)酸甜萵筍的做法 【所屬菜系】 法國名菜 【特點】 顏色美觀、甜酸脆嫩、清香爽口。 【原料】 嫩萵筍500克,鮮西紅柿2個,青蒜25克,檸檬汁(或鮮橙汁)75克,砂糖30克,涼開水50毫升。精鹽少許。 【製作過程】 1. 萵筍去葉、削皮、去根,切丁後用開水氽一下;鮮西紅柿去皮,切塊;青蒜切末。 2. 將檸檬汁、砂糖、涼開水、精鹽放入大瓷碗內攪勻,調好口味,再放萵切身丁、西紅柿塊、青蒜末拌勻,入冰箱貯存,隨吃隨取。 (2)菠蘿萵筍 【原料】 萵筍500克,菠蘿(罐裝)200克,白糖100克,白醋5克。精鹽、味精、清水各適量。 【製作過程】 1. 萵筍去皮、葉、根、洗凈后,切成梳子背塊,用開水燙熟,控干,再放精鹽稍淹片刻,入涼開水萵筍
中漂洗一次,瀝凈水分,盛入盤內。 2. 菠蘿切成小丁盛碗內,放入糖水(白糖預先用少許涼開水化開)、白醋、味精拌勻,置冰箱內鎮涼后,澆在萵筍塊上,即成。 (3)萵筍炒肉 豬肉200克、萵筍一根去皮、生薑、大蒜少量、辣椒3.4個。 辣椒切塊,姜、蒜切片。 將萵筍切菱形片 再這樣翻過來切一遍。 接下來切肉。將肉的肥瘦兩部分分開,瘦肉切片。 肥肉也切薄片。 所有材料都配齊了,開始炒。 先將鍋里放入底油燒熱,關小火倒入肥肉煉油。等肥肉變成半透明后,開大火倒入薑片、蒜片爆香,之後再把瘦肉倒入翻炒。 待瘦肉變色即可倒入萵筍片和辣椒,翻炒一分鐘左右,加入一小匙精鹽,兜勻,再撒入少量料酒、醬油(老抽),在翻炒三分鐘,出鍋前加入雞精或味素,再淋點香油。 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在炒時加入干辣椒粉 (4)清炒萵筍絲 特點:清淡爽口. 材料:萵筍
萵筍1棵 大蔥1小段 大蒜2粒 油1匙 鹽適量 高湯1匙 雞精1小匙 做法: 1.萵筍削皮后切絲,大蔥切成蔥花 2.鍋里油燒熱後下蔥花爆香,然後倒入萵筍絲,翻炒片刻後放鹽,再炒勻后依次淋上高湯、放入蒜泥。 3.最後放雞精快炒幾下出鍋。 (5)清炒萵筍 用料:萵筍250克,雞蛋2個,水發木耳250克,花生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將萵筍去皮、去葉洗凈切成寸絲,雞蛋打入碗內調成蛋汁,木耳洗凈切成細絲。 (2)炒鍋上火注入花生油燒熱,倒入蛋液炒成鬆散蛋塊,放入木耳、萵筍絲、精鹽炒熟。離火加入少許味精均勻即可。 注意,不要炒的時間過長,否則就不脆爽了。 (6)翡翠海皇羹 主料:萵筍 輔料:蝦仁、魷魚、海參、乾貝、枸杞 調料:鹽、胡椒粉、水澱粉、高湯、蔥油、雞蛋液 製作: 1.魷魚、海參、乾貝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瀝干; 2.乾貝搓成細絲狀,枸杞用溫水泡透; 3.鍋入高湯,燒開,放入蝦仁、魷魚、海參粒和干貝絲,加入鹽、料酒、蔥姜蒜粉調味; 萵筍佳餚照片(6張) 4.雞蛋液攪拌好; 5.燒開后,倒入萵筍、枸杞,勾芡,淋上橄欖油,裝盤即可。 7.山藥木耳炒青筍 原料: 山藥、干木耳、萵筍、紅椒、蔥花。 調料: 鹽、香油、雞精、米醋少許、糖少許。 做法: 1、山藥去皮切片,在滴有白醋的水中浸泡一會後入加有少許鹽的沸水中快速焯燙一下,然後撈出控干; 2、木耳入溫水中,加入少許鹽和干澱粉,泡至發起,然後去掉根部,撕成小塊,也入沸水中快速焯燙一下; 3、萵筍去皮切片,紅椒洗凈切片; 4、鍋入油,熱后爆香蔥花,倒入萵筍,紅椒和木耳翻炒片刻,其間可淋入少許水; 5、放入山藥片快速翻炒,調入雞精,鹽,糖,醋和香油,炒勻關火。 8.果汁萵筍 原料: 萵筍150克、蘋果汁50克、蜂蜜10克、涼開水20克。 做法: 1、萵筍去皮切片; 2、入沸水中汆燙,然後過涼瀝干水分; 3、4、果汁、蜂蜜、涼開水混合調勻,淋到萵筍上腌1小時即可食用。 Tips: 1、萵筍汆水後用冰水過涼會更脆; 2、夏天可入冰箱冷藏后食用; 3、也可用橙汁代替蘋果汁。 9.酸辣萵筍蝦 【食材】 萵筍1根、活蝦200克、蒜2瓣、朝天椒1個。 【調料】白醋2小勺(10ml)、白砂糖3小勺、鹽1小勺(5克)。 【做法】 1、萵筍洗凈,削去表皮和老筋,用擦絲器擦成細絲,加1/2小勺鹽拌勻,放置10分鐘。 2、活蝦洗凈,放入滾水中汆燙2分鐘后,撈起放入涼開水中過涼,去掉蝦頭和蝦殼備用。(蝦子汆燙的時間不要過長,放入鍋中等水再次沸騰煮2分鐘即可,煮得過久會使蝦肉變老,失去爽口的感覺) 3、將蒜、朝天椒切碎放入碗中,加白醋、糖、鹽,混合均勻成調味汁。 4、萵筍濾出多餘水分放入盤中,剝好的蝦子放在萵筍上面,淋入調味汁拌勻即可。 炒菜飯 原料: 萵筍葉、麵粉一大勺、玉米粉一大勺、胡蘿蔔、姜、蒜、黃酒、鹽。 做法:1、萵筍葉(任何綠色葉菜都可以)洗凈,瀝干水份。 2、將菜葉切碎。 3、放入一大勺麵粉,一大勺玉米粉。 4、將粉、菜拌勻。 5、放入蒸鍋蒸10分鐘。 6、鍋中放少許油,下胡蘿蔔丁炒軟。 7、加入姜、蒜末煸香。 8、倒入蒸好的菜葉、黃酒翻炒,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京味素什錦 材料:木耳、香菇、腐竹、芸豆、萵筍、胡蘿蔔、馬蹄、栗子、榨菜、冬筍、枸杞子、生薑。 調料:鹽、生抽、糖、雞精、香油。 做法: 1、木耳、香菇、腐竹分別泡發后改小塊。 2、栗子切十字口,然後煮十分鐘,迅速浸入涼水,剝去皮切小塊。 3、馬蹄、萵筍、胡蘿蔔、冬筍去皮后切小塊。 4、芸豆用高壓鍋壓十五分鐘至熟。 5、榨菜切小塊後用水反覆洗去鹹味。 6、鍋內熱油,放入生薑片炒出香味,依次放入胡蘿蔔、腐竹、木耳、香菇、冬筍、栗子、芸豆、榨菜。 7、調入鹽、生抽、糖、雞精調味,放少許水,悶上十分鐘。 8、放入萵筍、馬蹄,枸杞子,炒勻即可。 [1]萵筍
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 利尿通乳: 萵苣鉀含量大大高於鈉含量,有利於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 強壯機體、防癌抗癌: 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 寬腸通便: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於治療各種便秘。萵筍
1. 萵筍適用於燒、拌、熗、炒等烹調方法,也可用它做湯和配料等。以它為原料的菜餚有「青筍炒肉片」、「燒筍尖」「熗辣青筍」等。 2. 萵筍怕咸,鹽要少放才好吃。 3. 焯萵苣時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溫度,焯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使萵苣綿軟,失去清脆口感。 4. 萵筍是傳統的豐胸蔬菜,與含B族維生素的牛肉合用,具有調養氣血的作用,可以促使乳房部位的營養供應。 5. 萵苣下鍋前擠干水分,可以增加萵苣的脆嫩。但從營養角度考慮,不應擠干水分,這會喪失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