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
洋蔥,為2年生草本植物。有關洋蔥的原產地說法很多,但多數認為洋蔥產于亞洲西南部中亞西亞、小亞西亞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區。洋蔥的起源已有5000多年歷史,公元前1000年傳到埃及,後傳到地中海地區,16世紀傳入美國,17世紀傳到日本,20世紀初傳入我國。 洋蔥在我國分佈很廣,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且種植面積還在不斷擴大,是目前我國主栽蔬菜之一。我國已成為洋蔥生產量較大的4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日本)之一。 我國的種植區域主要是山東、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
洋蔥簡介
基本情況洋蔥
洋蔥,有關洋蔥的原產地說法很多,但多數認為洋蔥產于亞洲西南部中亞西亞、小亞西亞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區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在這些地區至今還能找到洋蔥的野生類型。 洋蔥的起源已有5000多年歷史,公元前1000年傳到埃及,後傳到地中海地區,16世紀傳入美國,19世紀傳到日本(明治時期),20世紀初傳入我國。 洋蔥在我國分佈很廣,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且種植面積還在不斷擴大,是目前我國主栽蔬菜之一。我國已成為洋蔥生產量較大的4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日本)之一。 我國的種植區域主要是山東、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地理分佈
洋蔥由於原產于大陸性氣候區,當地氣候變化劇烈,空氣乾燥,而且土壤濕度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所以在系統發育過程中,洋蔥由於長期適應這一特殊環境,不僅在形態上發生相應的變化——短縮的莖盤、喜濕的根系、耐旱的葉型、具有貯藏功能的鱗莖,在生理上也產生了一定的適應性。在營養生長期,要求涼爽的氣溫,中等強度的光照,疏鬆、肥沃、保水力強的土壤,較低的空氣濕度,較高的土壤濕度,並表現出耐寒、喜濕、喜肥的特點,不耐高溫、強光、乾旱和貧瘠。高溫長日照時XX休眠期。 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地下的肥大鱗莖(即蔥頭)。根據其皮色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紅皮三種:白皮種鱗莖小,外表白色或略帶綠色,肉質柔嫩,汁多辣味淡,品質佳,適於生食。 洋蔥的品質要求:以蔥頭肥大,外皮光澤,不爛,無機械傷和泥土,鮮蔥頭不帶葉;經貯藏后,不鬆軟,不抽苔,鱗片緊密,含水量少,辛辣和甜味濃的為佳。切洋蔥時,會流下眼淚。主要種類
普通洋蔥
最常見的洋蔥
(Allium epa L.)每株通常只形成一個鱗莖。種子繁殖,少數品種在特殊環境下在花序上形成氣生鱗莖。 普通洋蔥,一般可以其鱗莖的形狀而分為扁球形、圓球形、卵圓形及紡錘形。也可以其成熟度的不同可分為早熟、中熟及晚熟。長江以南大都以中、早熟種為主。也可以按不同地理緯度分為三個類型:「短日」類型:適應於我國長江以南,緯度在北緯32°~35°地區,這類品種,大多秋季播種,春夏收穫。 「長日」類型:適應於我國東北各地,緯度在北緯35°~40°以北地區,這類品種早春播種或定植(用鱗莖小球),秋季收穫。 中間類型:適應于長江及黃河流域,北緯32°~40°之間。這類品種,秋季播種,第二年晚春及初夏採收。分櫱洋蔥
(A.Cepa var.Agrogatum Don)能夠分櫱,通常不結種子。每一分櫱基部能形成鱗莖,用分櫱的小鱗莖繁殖。頂生洋蔥
(A.Cepa var.viviparum Merg)在花序上著生許多氣生鱗莖。氣生鱗莖可以用來繁殖,不結種子。主要作為腌漬用。同分櫱洋蔥一樣,頂生洋蔥除特殊目的外,經濟價值不高,很少栽培。栽培品種
紅皮洋蔥
紅皮洋蔥
蔥頭外表紫紅色,鱗片肉質稍帶紅色,扁球形或圓球形,直徑8~10cm。耐貯藏、運輸,休眠期較短,萌芽較早,表現為早熟至中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穫。華東各地普遍栽培。代表品種有上海紅皮等。黃皮洋蔥
蔥頭黃銅色至淡黃色,鱗片肉質,微黃而柔軟,組織細密,辣味較濃。扁圓形,直徑6~8cm。較耐貯存、運輸,早熟至中熟。產量比紅皮種低,但品質較好,可作脫水加工用。圓形或高圓形,適合出口,代表品種有連雲港84-1、DK黃、OP黃、大寶、萊選13等。白皮洋蔥
白皮洋蔥
蔥頭白色,鱗片肉質,白色,扁圓球形,有的則為高圓形和紡錘形,直徑5~6cm。品質優良,適於作脫水加工的原料或罐頭食品的配料。但產量較低,抗病較弱。在長江流域秋播過早,容易先期抽薹。代表品種有哈密白皮等。營養成份
洋蔥(20張) 洋蔥以肥大的肉質鱗莖為食用器官,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洋蔥頭含水份88克左右,蛋白質1~1.8克,脂肪0.3~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0.5克,熱量130千焦,鈣12毫克,磷46毫克,鐵0.6毫克,維生素C1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核黃素0.05毫克,硫胺素0.08毫克,胡蘿蔔素1.2毫克。還含有咖啡酸、芥子酸、桂皮酸、檸檬酸鹽、多糖和多種氨基酸。揮髮油中富含蒜素、硫醇、三硫化物等。花蕾、花粉、花藥等均含胡蘿蔔素。洋蔥的致淚成分是環蒜氨酸,洋蔥內所含的S-丙烯基-L-半骯氨酸硫氫化物是環蒜氨酸的前體,在鹼性條件下,可環合成環蒜氨酸。保健功效
洋蔥性溫,味辛甘。有祛痰、利尿、健胃潤腸、解毒殺蟲等功能。可治腸炎、蟲積腹痛、赤白帶下等病癥。洋蔥所含攝護腺素A,具有明顯降壓作用,所含甲磺丁脲類似物質有一定降血糖功效。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可防止和治療動脈硬化症。洋蔥提取物還具有殺菌作用,可提高胃腸道張力、增加消化道分泌作用。洋蔥中有一種肽物質,可減少癌的發生率。 洋蔥中含糖、蛋白質及各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機體代謝起一定作用,較好地調節神經,增長記憶,其揮發成分亦有較強的刺激食慾、幫助消化、促進吸收等功能。所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蒜氨酸等,也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從而可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作用。發散風寒
因為洋蔥鱗莖和葉子含有一種稱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具有辛簡辣味,這種物質能抗寒,抵禦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且洋蔥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食積內停等症。降血壓
洋蔥是唯一含攝護腺素A的植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釋劑,攝護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會產生降血壓、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作用。對抗人體內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的作用,又能促進鈉鹽的排泄,從而使血壓下降,經常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提神
它能幫助細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同時降低血糖,供給腦細胞熱能,是糖尿病、神志萎頓患者的食療佳蔬。降血糖
洋蔥還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蔥中含有與降血糖葯甲磺丁脈相似的有機物,並在人體內能生成具有強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蔥25~50克能起到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於洋蔥可以抑制組胺的活動,而組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癥狀的化學物質;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1]治療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了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原來洋蔥里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其他療效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類似洋蔥和生薑等具有的特殊氣味還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取洋蔥適量,洗凈,搗爛,置於小瓶內蓋好,睡前稍開蓋,聞其氣味,10分鐘內即可入睡,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一般在使用10天至一個月后,睡眠就會明顯改善。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如果咳嗽,以紗布包裹切碎的洋蔥,覆蓋於喉嚨到胸口,也可以很快抑制咳嗽。栽培技術
洋蔥是一種耐運輸、耐貯藏的常用蔬菜,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質鱗莖,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進食慾,可治療多種疾病;不僅耐貯藏,也可脫水加工成出口蔬菜。洋蔥按鮮莖皮色可分為紅皮、黃皮和白皮三種;按鱗莖形狀可分為扁平形、長橢圓形、長球形、球形和扁圓五種。不同球形與早晚熟性有關,一般球形越扁,熟性越早。種植洋蔥品種不同,產量有較大差異,熟性早的扁平品種,一般畝產4500--5500公斤左右;中晚熟品種一般畝產5000--5500公斤。種植洋蔥的經濟效益每畝在3000---6000元之間。而且易管理,是農業調整種植結構的較好模式。適合作為蘿蔔、白菜收穫后的接茬蔬菜。播種育苗
洋蔥育苗
(一)播種期。播種期的選擇根據當地的溫度、光照和選用品種的熟性而定。洋蔥對溫度和光照都比較敏感,因此,秋播對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壯程度的健壯秧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長發育過大,通過春化階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現先期抽薹。漯河地區一般在9月10—20日播種,掌握苗齡50—60天。 (二)苗床準備。苗床應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年來沒有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田塊,以中性壤土為宜。 苗床地基肥施量不宜過多,避免秧苗生長過旺,一般每100平方米苗床施有機肥300公斤,過磷酸鈣5~10公斤。耕耙2~3次,把基肥和土壤充分摻拌均勻,耕地深度15厘米左右。然後耙平耕細,做成寬1.5~1.6米,長7~10米的畦,即可播種育苗。 (三)播種方法。播種方法一般有條播和撒播兩種。 1.條播:先在苗床畦面上開9~10厘米間距的小溝,溝深1.5~2厘米,播籽後用笤帚橫掃覆土,再用腳力將播種溝的土踩實,隨即澆水。 2.撒播:先在苗床澆足底水,滲透后撒細土一薄層,再撒播種籽,然後再覆土1.5厘米。 為了加快出苗,可進行浸種催芽,浸種是用涼水浸種12小時,撈出晾乾至種子不粘結時播種;催芽是浸種后再放在18—25℃的溫度下催芽,每天清洗種子一次,直至露芽時即可播種。 (四)播種量。播種量的多少與秧苗的健壯和先抽薹也有關係,密度太高,秧苗細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長過粗,容易抽薹。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床面積播種籽600~700克。苗床面積與栽植大田的比例,一般為1:15—20。 (五)苗期管理。播種后一定要保持苗床濕潤,防止土面板結影響種子發芽和出苗。要等到幼苗長出第一片真葉后,才可以適當控制澆水。當幼莖長出約4—6厘米,形成弓狀,稱為「拉弓」;從子葉出土到胚莖伸直,稱為「伸腰」。一般在播種前澆足底水的,播種后一般不澆水,到「拉弓」的「伸腰」時再及時澆水,這樣才能確保全苗。播種前底水不足或未澆水的,一般在播種後到小苗出土要澆水2~3次。 幼苗期結合澆水進行追肥,促進幼苗生長。施肥量每畝氮素化肥10~1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1300公斤.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幼苗發出1~2片真葉時,要及時除草,並進行間苗,撒播的保持苗距3~4里米,條播的約3厘米左右。整地施肥
洋蔥不宜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重茬。洋蔥根系淺,吸收能力弱,所以耕地不宜深,但要求精細。秋季栽培,在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耕地,耕深15厘米左右。耕地后即行耙平做畦,畦的大小根據各地的氣候和地塊的灌排條件而定,一般可築寬2米、長10米左右的寬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的栽植株數。如需進行間作套種,則應根據間作套種作物的要求,決定畦的寬度。 栽植前結合耕地施好基肥,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和基肥種類不同而決定。一般每畝可施優質的腐熟廄肥1330~3340公斤,再混入過磷酸鈣16—20公斤和適量鉀肥。使用基肥,採取普遍撒施,然後在耕地時充分攪和耙勻,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定植作物
(一)分級選苗。定植時要選取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大小均勻的幼苗;淘汰徒長苗、矮化苗、病苗、分枝苗,生長過大過小的苗。並按幼苗的高度和粗度分級,一般分為三級:一級苗高15厘米左右,粗0.8厘米;二級苗高12厘米,粗0.7厘米左右;三級苗高10厘米左右,粗0.6厘米左右。分級后可以把同樣大小的苗栽種在一起,以便進行分類管理,促使田間生長一致。 (二)定植密度。洋蔥植株直立,合理密植增產效果顯著,是洋蔥豐產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行距15—18厘米,株距10~13厘米,每畝可栽植3萬株左右。應根據品種、土壤、肥力和幼苗大小來確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早熟品種宜密,紅皮品種宜稀,土壤肥力差宜密,大苗宜稀。要在保持洋蔥個頭在一定大小的前提下,栽植到最大的密度。 (三)定植時間。秋季栽植的時間以栽植后能使根系恢復生長,而不使植株生長進行越冬為宜。過早定植,植株開始生長,越冬苗過大,第二年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過遲定植,根系尚未恢復生長,易受凍害。一般以嚴寒到來之前30—40天定植為宜。漯河地區一般定植時間為10月底至11月上旬。田間管理
(一)澆水。洋蔥定植以後約20天後XX緩苗期,由於定植時氣溫較低,因此不能大量澆水,澆水過多會降低地溫,使幼棵緩苗慢。同時剛定植幼苗新根尚未萌發,又不能缺水。所以,這個階段對洋蔥的澆水次數要多。每次澆水的數量要少,一般掌握的原則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乾燥,以促進幼苗迅速髮根成活。 秋栽洋蔥秧苗成活后即XX越冬期,要保證定植的洋蔥苗安全越冬,就要適時澆越冬水。越冬后返青,XX莖葉生長期,這個階段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澆水,促進生長,又要控制澆水,防止徒長。控制澆水的方法叫「蹲苗」,蹲苗要根據天氣情況,土壤性質和定植後生長狀況來掌握,一般條件下,蹲苗15天左右。當蔥秧苗外葉深綠,蠟質增多,葉肉變厚,心葉顏色變深時,即結束蹲苗開始澆水。以後一般每隔8~9天澆一次水,使土壤見干見濕,達到促進植株生長,防止植株徒長的目的。採收前7—8天要停止澆水。 (二)施肥。洋蔥對肥料的要求,每畝需氮13~15公斤、磷8~10公斤、鉀10—12公斤。 洋蔥定植后至緩苗前一般不追肥,越冬后結合澆越冬水,每畝施人糞尿1000~1300公斤,到春季返青時結合澆返青水,再施一次返青肥。 (三)中耕鬆土。疏鬆土壤對洋蔥根系的發育和鱗莖的膨大都有利,一般苗期要進行3—4次,結合每次澆水後進行;莖葉生長期進行2~3次,到植株封壟后要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為宜,定植株處要淺,遠離植株的地方要深。 (四)除薹。對於早期抽薹的洋蔥,在花球形成前,從花苞的下部剪除,或從花薹尖端分開,從上而下一撕兩片,防止開花消耗養分,促使側芽生長,形成較充實的鱗莖,同時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實踐證明,對於先期抽薹的植株,採取除薹措施后,仍可獲得一定的產量。採收作物
洋蔥採收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當洋蔥葉片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假莖變軟並開始倒狀;鱗莖停止膨大,外皮革質,XX休眠階段,標志著鱗莖已經成熟,就應及時收穫。 洋蔥採收后要在田間晾曬2—3天。直接上市的可削去根部,並在鱗莖上部假莖處剪斷, 即可裝筐出售。如需貯藏的洋蔥,則不去莖葉,當葉片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可把莖葉編成辮子,懸掛在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稱為掛蔥,或者袋筐貯藏。防治病蟲
洋蔥常見的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萎縮病、軟腐病等,常見的蟲害有種蠅、薊馬、紅蜘蛛、蠐螬、螻蛄等。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細心觀察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發現病蟲危害,要及時購葯防治,採取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保證洋蔥秧苗的健康生長,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洋蔥霜霉病
1.癥狀 病斑呈蒼白綠色,長橢圓形。嚴重時波及上半葉,植株發黃或枯死,病葉呈倒「V」形。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層。鱗莖染病後變軟,植株矮化,葉片扭曲畸形。 2.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90%三乙磷酸鋁粉劑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50%甲霜銅800~1000倍液,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藥劑,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洋蔥灰霉病
1.癥狀 初在葉上著生白色橢圓或近圓形斑點,多由葉尖向下發展,逐漸連成片,使蔥葉捲曲枯死。濕度大時,在枯葉上生出大量灰霉。 2.防治 發病初期輪換噴淋50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必要時還可選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及50%農利靈1000~15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標準處理
採收方法
洋蔥
規範使用化學農藥,在安全間隔期內嚴禁採收上市,同時在採收前7~10天停止灌水和追施氮肥。一般于鱗莖充分膨大,葉片褪綠變黃,有2/3的植株假莖變軟倒伏,鱗莖外皮干膜化並呈現出品種特有顏色,根群開始枯死,開始XX休眠狀態時,選晴天及時拔收,避免機械損傷。田間使用的容器應潔凈,內表平滑,邊緣平展,籃子的每根藤(竹)條的首段和尾段都向著籃子的外側,不要將產品用力傾倒或扔到容器中,以保證將損傷減至最低限度。產品等級
洋蔥的產品要求是品質優良、潔凈衛生、新鮮其感官品質的鑒定標準為具有本品種的形狀和色澤、鱗莖緊實、沒有分球裂球、無腐爛變質或抽薹、無病蟲為害、葉鞘及根切除適中、外皮薄而不脫落、適度乾燥、沒有沙土等異物附著、直徑8cm以上、無異味等。預先處理
採收時盡量不要碰傷蔥頭,以減少貯藏期因傷口感染而腐爛。收穫后直接讓其外表皮乾燥,然後再處理或貯存。如天氣條件許可,可在地里直接從底部切斷,攤平晾乾,用其乾燥的地上部莖葉覆蓋產品,以防曬傷。如下雨或農田受浸造成不能進行田間愈傷,應用熱空氣強制通風進行愈傷,溫度保持為35~45℃,相對濕度60%~75%,表皮的乾燥層可使產品在貯存過程中不再失水。愈傷后剪去根部和假莖后可直接上市。作貯藏的,待蔥頭表皮乾燥,莖葉曬至七八成千時,編辮貯藏或將蔥頭頸部留6~10cm葉梢,其餘剪掉,裝筐貯藏或堆放,防止雨淋。為防止貯藏期新芽萌發,可於採收前兩周葉面噴施0.25%的青鮮素,青鮮素用15~20℃溫水加入100~150g肥皂粉溶化,667平方米用液量50kg。規格分級
預處理時剔除淘汰病腐鱗莖、小鱗莖等不符合標準及感病蟲植株,將符合標準的產品按大小規格分級,將最好的產品用於包裝銷售。 一等同一品種,鮮莖完整,堅實,色澤正常,外面的兩層鱗片、鱗莖頂部、鱗莖盤等部位均充分乾燥,整修良好,新鮮清潔。無鱗芽萌發、異味、腐爛、泥土雜物、病蟲害及機械損傷。有害物質殘留量在有關標準值以內。品質要求:不合格者個數不超過5%,且合格者應符合二級標準,腐爛者不得超過0.5%,按重量分等級不符合要求的個數不超過10%。市場分佈
吉林—產地介紹
吉林省的洋蔥種植主要在延吉市。延吉市位於吉林省東部,和圖們緊鄰,同屬延邊自治洲,是吉林省重要的洋蔥種植區,有十幾年的種植歷史,2007年的洋蔥種植面積在700公頃左右。這和當地的氣候條件是密切相關的,延吉市地處北緯42~44度,東經129~130度之間,平均海拔50米,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屬海洋性氣候,每年的7月和8月的降雨量相對比較集中,根據長年的觀測得出,這兩個月的降雨量在100到150毫米之間。XX9月份后,降雨量急劇減少,迅速降低到80毫米以下。日照時間3.4.5月最多,在7到8個小時,平均氣溫1月最低根據1961年到1990年的觀測數據,一月份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14.0℃和-7.1℃。8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1.2℃和26.9℃。該地區一般是每年的2月中下旬開始育種,4月下旬定植,每畝22000~23000株。該地洋蔥的個頭普遍較小,但品質優良,耐儲存性好,主要是通過邊貿的方式出口俄羅斯市場,也有部分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市場。黑龍江—產地介紹
黑龍江的洋蔥產地主要是在齊齊哈爾。齊齊哈爾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北緯45至48°,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地區,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區,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北與黑河、大興安嶺接壤,土地總面積為42,46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以平原為主,平原佔到全部面積的83.7%。內蒙—產地介紹
內蒙洋蔥產區主要集中在烏蘭察布,商都,赤峰,通遼。內蒙種植的品種屬於長日照作物品種。每年的2月底3月初育種,4月底5月初定植,畝定植株數22000到25000株,8月下旬到9月初採收。內蒙烏蘭察布察右中旗,后旗,商都等地緯度在北緯41°~42°之間,海拔1300~1600米。全年降雨量在300~500毫米之間,全年的降雨主要分佈在6.7.8.9四個月。氣溫7.8月最高,此時白天最高氣溫可達到22~23℃,晚上可降低到10℃。初霜期及秋季寒潮流在每年的10月初,地面最低氣溫可降到0℃,枯霜期在4月,經霜期在5月,春季倒春寒幾乎年年都有發生,一般發生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甘肅—產地介紹
甘肅的洋蔥產地主要集中在酒嘉、武威和玉門地區。甘肅的氣候資源的總體特點是太陽輻XX強,光照充足,風能資源豐富,冬冷夏涼,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降水少,氣候乾燥,氣候垂直差異顯著,因此農作物品質高,質量好。 酒嘉地區的洋蔥種植主要以酒泉地區為主,酒泉地處東經,北緯39°10′~39°59′之間,海拔1340米~2200米。區內熱量豐富,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3033- 3317小時,溫差大,光質好,光能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5-8℃,無霜期140-160天,年降水量50-200毫米。今年來隨著洋蔥品種的改良,栽培技術的提高,洋蔥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酒泉也逐步成為了中國洋蔥的主產區之一。該地生產的洋蔥品質佳,干物質含量高,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市場。 玉門洋蔥,由於玉門是河西地區海拔最高的種植區,夏季乾旱少雨,日光充足冬冷夏涼,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降水少,氣候乾燥,氣候垂直差異顯著;因此,玉門洋蔥較之其他產地產品甚至美國洋蔥,具有品質好、儲存時間長等優點,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來自13個省市的客商分別與玉門市洋蔥經銷經紀人簽訂了洋蔥訂貨合同,其中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歐洲、北美,中亞穆斯林國家等地。據統計,2011年,玉門市共種植洋蔥20萬畝左右,標準蔥可達到8噸/畝以上。 武威地區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位於東經101°49′~104°43′,北緯36°29′~39°27′,南依祁連山,北靠內蒙古,東南與蘭州市、白銀市接壤,西北和金昌、張掖毗鄰,海拔介於1020—4874米之間。本區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8℃,降水量60—610毫米,蒸發量1400-3010毫米,日照時數2200-3030小時,無霜期85-165天,太陽輻XX量127-138千卡/平方厘米。山東—產地介紹
洋蔥的山東產區包括江蘇豐縣,沛縣和山東的濰坊,青島等地。山東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陸地總面積15.7萬平方公里,近海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緯度在北緯36°~38°年平均氣溫11℃~14℃,全省氣溫地區差異東西大於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 毫米~950毫米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全省光照資源充足,平均光照時數為2300 小時~2890小時,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要。由於降水量60%以上集中於夏季,故易形成澇災,冬春又常發生旱災,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該區在每年的9月10號前後育苗,11月上旬結束定植,每畝種植22000株。比較適合中日照洋蔥的生長,品種主要以日本和當地百姓自己的留種為主。由於山東有很好的儲藏和加工基礎,所以總體的出口量很大,但由於近幾年,山東外出打工的人增多,加上洋蔥的收購,儲存,加工方面的競爭加劇,使得洋蔥的的出口量和品質有所降低,與之相反,中國的北方其他地區的洋蔥規模在逐步擴大。四川—產地介紹
四川洋蔥產區重要是西昌。西昌位於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海拔高,緯度低,晴天多,日照時數多,其日照是同緯度地帶的高值中心,根據1951年~1990年的觀測平均日照2432.1小時。12月至次年的3月為乾季,6月到9月為雨季。西昌降雨集中,全年93%的降雨集中在雨季。根據長年氣象觀測資料,平均氣溫為17.2℃,8月最高23.8℃,一月最低9.4℃。雲南—產地介紹
雲南洋蔥產地主要集中在元謀和建水。元謀位於雲南中北部,東經101°35′—102°06′,北緯25°23′—26°06′之間。總面積2021.69平方公里。其中,壩區面積占55.7%,山區占44.3%。縣城駐地元馬鎮,海拔1087米,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海拔1350米以下的河谷、平壩地帶屬南亞熱帶燥熱季風氣候,炎熱少雨,全年基本無冬,乾濕季分明,光熱充足,年均日照2670小時,霜期2天,年均氣溫21.9℃,年降雨613毫米,蒸發量為降雨量的6.4倍,農作物可一年三熟。山區冷涼,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3.4—16℃,農作物可一年二熟。半山區溫暖,年平均氣溫15—18℃,農作物一般一年二熟。由於地處低緯高原,具有立體氣候特徵。 元謀的洋蔥是中國最早上市的洋蔥,基本上在2月底到3月上旬即可以採收完畢。建水的洋蔥主要集中在面甸,羊街及建水縣城附近。面甸的洋蔥重要是散戶種植,每戶種植面積較小,但總的種植面積較大。福建—產地介紹
福建省的洋蔥產地主要集中在廈門市附近,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係,每年平均受4至5次颱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由於廈門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原因,洋蔥的產量本身就不是很高,再加上氣候災害,福建洋蔥的個頭普遍較小,出口受到限制.但是由於採收的時候,中國其他產地的洋蔥都還沒有上市,福建洋蔥的價格一般不會很低,是商家必爭之地,不可忽視.烹飪相關
原料介紹
一盤洋蔥
洋蔥為百合科草本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種很普通的廉價家常菜。原產亞洲西部,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季都有供應。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地下的肥大鱗莖(即蔥頭)。根據其皮色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紅皮三種:白皮種鱗莖小,外表白色或略帶綠色,肉質柔嫩,汁多辣葉淡,品質佳,適於生食。 國人常懼怕其特有的辛辣香氣,而在國外它卻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價值不低。 洋蔥的品質要求:以蔥頭肥大,外皮光澤,不爛,無機械傷和泥土,鮮蔥頭不帶葉;經貯藏后,不鬆軟,不抽苔,鱗片緊密,含水量少,辛辣和甜味濃的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