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氣血

中醫指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

簡介

  氣血   qìxuè

基本解釋

  1.中醫學名詞。[qi and blood] 中醫指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   2.氣性。   3.精神﹐精力。參見"氣血方剛"。

相關資料

  氣血俱動。——唐·李朝威《柳毅傳》   氣血兩虛

詳解

  生命原物質」-氣、血   剛才已經提到了養生主養「氣」。還提到了「生命的原物質--元陰、元陽」,這裡要補充一點的是,父母的體質狀況,往往直接影響子女的體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原物質是由父母的精氣凝結,這個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哦,為了下一代怎麼也得找個壯點的男人嫁啊:)   言歸正傳,我們就來看看「氣」到底是什麼?和「元陰、元陽」又是什麼關係呢?   原來,由「生命的原物質」產生的能量就是「氣」。在中醫學上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它被視為人體的生長發育、臟腑運轉、體內物質運輸、傳遞和排泄的基本推動能源。俗話講的「斷氣」表明一個機體的死亡,沒了氣就沒了命,這個氣你說要不要緊呢~還譬如,關於氣,我們生活里的常語就更多了,「受氣」「生氣」「沒力氣」「中氣不足」當然還有「氣質」拉,可見它的作用非比尋常,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   1、推動生長發育。   2、推動機體的新陳代謝。   3、推動臟腑運動。   4、推動物質運輸。

作用

  除了這些推動作用,「氣」還具有: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和固攝作用。   當這些運動發生變化或者失常時,也就是「氣」不好好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生病,表現出來的癥狀不一樣,與西醫里的疾病名稱是也不一樣(西醫對疾病的命名和中醫對疾病的命名有根本區別,很多西醫疾病的命名就很恐怖,比如癌症,就像給病人宣判死刑一樣),用中醫術語就可以歸納為:「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指的就是「氣」的運動失常的四種情況。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些氣的運動不規律通常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氣滯」--就是氣的運動不暢,出現的最典型的癥狀就是脹痛。根據氣滯的部位不同,出現的脹痛部位也就不同了。說個我們最頭痛的毛病把,月經引起的小腹脹痛,是不是痛的時候還會有大便的感覺?這是典型的氣滯引起的婦科疾病,氣和血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氣滯往往會有血淤的情況,下次講「血」的時候再具體講,這裡不展開了。   「氣鬱」--指的是氣結聚在內,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氣鬱結在內,不能正常運動,我們人體臟腑的運轉,物質的運輸和排泄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像女生冬天經常會感到手腳冰冷,其實就是氣運行不暢所導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運動才能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   「氣逆」--指的是體內上升太過、下降不及給人體造成的疾病。氣在人體中的運動是有升降的,上升作用能保證將體內的營養物質運輸到頭面,維持各臟器在體內的位置;下降則是使XX人體的物質能自上而下的依次傳遞,並能將各種代謝物向下彙集,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如果上升作用過強就會出現頭部過渡充血出現頭暈頭脹,面紅目赤,甚至昏迷、半身癱瘓,口角歪斜等症,下降作用過弱則會出現飲食傳遞失常出現泛酸、噁心、嘔吐、咳嗽等症。   「氣陷」--和上面那個正好相反,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上升不足則會導致頭部缺血缺氧或臟腑不能固定在原來的位置出現頭暈、健忘、眼前發黑、精神不振等症;下降太過則會導致食物的傳遞過快或代謝物的過渡排出,從而出現腹瀉、小便頻數等症。   上面講了人體的重要物質氣,那接下來就不得不講一講「血」。   注意哦,這裡講的血可不是西醫概念上的血(中西醫差別之大),中醫上講的血僅概括了血液中紅細胞的功能。(現代醫學的血液包括了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可能這裡的很多MM都不知道血液的構成,特別說明一下下)明確了這點,我們就可以看下血在人體中的作用了。   血對人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養,它攜帶的營養成分和氧氣是人體各組織器官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算上上面的,目前已經出現了4個人體基礎物質:元陰、元陽、由它們產生的氣、以及這裡提到的血)血對女人來說更加重要了,血充足,則人面色紅潤,肌膚飽滿豐盈,毛髮潤滑有光澤,精神飽滿感覺靈敏活動也靈活。因為血是將氣的的效能傳遞到全身各器髒的最好載體,所以中醫上又稱「血為氣之母」。又稱「血能載氣」。   血的生成和以下2個因素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補血可以從這2方面入手:   1、脾胃的運化功能。   2、氣的充足程度。   脾胃是我們機體消化吸收飲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質來源,因此,在中醫上有「脾生血」的說法,也就是說補脾是養血的關鍵。   氣可以攜帶效能到達個臟器,因此氣充足是人體造血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條件。中醫上稱「氣能生血」,也就是說如果血虛則先應補氣。   如果血虧損或者運行失常就會導致各種不適,比如失眠、健忘、煩躁、驚悸、昏迷等等。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元陰、元陽、氣、血、津液構成了人體的基本物質,尤其是對氣、血的調養對女生來說特別重要,由於女性的生理特點,月經時血液會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經期情緒、心理的變化,身體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經失調紊亂也就時常發生。隨之而來的肌膚變化,可想而知。膚色暗淡,眼圈發黑,還有滿臉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惱。經期調節內分泌,提高荷爾蒙水平,補氣養血從根本上調經理血,當然也是擁有嬌美容顏的養顏之本。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簡便易行補氣養血的美顏方法:飲食調養氣色好

飲食調養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豬肝、豬血、黃鱔、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富含營養的同時,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中藥調養: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党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葯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效果。   運動養生:運動也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另外,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經絡療法: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並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氣乃精氣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金蟬雖好吃,有沒有營養?常吃對身體好不好?為了健康,建議看看
  • 吃水果把皮都扔了?《細胞》:你可能丟掉了一大塊營養來源
  • 孕媽心理健康很重要!提前熟悉這些科學身心壓力認知與調適方法
  • 全球首款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單抗」誕生記
  • 哪裡疼就冰哪裡!給神經降溫,《科學》新研究開啟止痛革命
  • 什麼是「打荷」
  • 急!!!在安全期發生關係會影響下一次周期正常規則嗎??
  • 春夏怎麼預防痘痘?
  • 頭髮怎樣才能變直?
  • 能隔離電腦輻射的防曬隔離霜或乳???切要不油的,我的皮膚是混合性的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