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達口咽部,口腔感覺到出現酸性物質,它與十二指腸內容物經胃、食管反流達口咽部,口腔感覺到出現苦味物質,統稱為反流。 反酸所致的癥狀和危害可有①燒心;②食管痛;③吞咽痛;④吞咽困難;⑤呼吸道癥狀。
胃酸過多可由下列原因引起:長期
酗酒,喜食
辛辣食物,生活不規律,不定時用餐,
精神緊張,喝過多的汽水,大量
吸煙,服用某些對胃有
損害的
藥物,如
非甾體抗炎葯(
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等),
外科手術,嚴重
燒傷或
細菌感染,
遺傳等。
平時喜食辛辣食物,工作壓力較大,近幾個月來反覆出現陣發性胃燒灼感(燒心)、反酸(
吐酸水),有時還出現上
腹部痛(
胃痛)、
噁心、
嘔吐、
食慾不振等。自我診斷為
胃酸過多。
癥狀
①燒心(常在進餐后、彎腰、平卧時發生,尤其在進
食油膩食物、
巧克力、
咖啡、酒後,在
胸骨后、或自上腹部到
咽喉部,甚至向
背部放XX,燒心在飲水、進食、服用止酸劑后
緩解);
②食管痛(胸骨后緊縮樣、刀割樣
疼痛,常可向腹背
頸部及臂部放XX);
③
吞咽痛(吞咽較熱食物、酒或
檸檬類
飲料時感到胸骨后燒灼樣疼痛);
④吞咽困難(長期反酸可在進食時有胸骨后
梗阻感);
⑤呼吸道癥狀(反酸
損傷咽喉部或
吸入肺部后,可出現
間歇性
聲嘶、咽痛、
慢性咳嗽、
哮喘、
嬰幼兒吸入性肺炎等)。
反酸與嘔吐的區別
反酸與嘔吐的區別是,前者沒有噁心和
乾嘔的伴隨癥狀。反酸與反芻的區別是,後者不自主地將攝入的固體食物反流到口腔並隨後進行再
咀嚼或再吞咽(通常發生在進餐后的半小時內,見於匆忙進食大量食物的健康人或嚴重的精神
疾患病人)。
偶然發生在吸煙者,飲酒者,攝入咖啡、油膩食物、巧克力后,或女性
月經期、
妊娠期,可能是生理性反酸。
是否服用了某些藥物后,引起的反酸癥狀,如
抗膽鹼能藥物(或有抗膽鹼能
副作用的藥物)、
受體激動劑(
異丙腎上腺素等)、
茶鹼、安定類、
鈣拮抗劑(
異搏定、尼氟地
平等)、
鴉片製劑等。
較嚴重的燒心、反酸、
胸痛、吞咽困難、慢性咳嗽、
喉炎、哮喘等癥狀。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
長期燒心反酸史、
胃食管反流病史、誤服或自殺服
腐蝕性物質的病史,有燒心、胸骨后痛、
反胃嘔吐、吞咽困難、吞咽疼痛等癥狀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
食管炎。
早期表現為進硬食時產生癥狀(大口進硬食時有輕微的
梗噎感;吞咽時食管內疼痛;吞咽時胸骨后悶
脹痛不適感;吞咽后
食管內異物感),
中期發生進行性吞咽困難和嘔吐(粘液和食物不含胃酸味和
膽汁苦味)吞咽時胸背疼痛應去醫院檢查確診,
警惕可能是
食管癌。
早飽、餐後上腹部飽脹、噁心、
厭食發作性乾嘔或嘔吐、
體重減輕等表現,檢查無明顯的上
消化道、肝膽胰及其他臟器
疾病,無明確的感染、
應激、代謝紊亂、服用藥物等
因素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胃
輕癱綜合症(gastroparesissyndrome),簡稱胃輕癱。
上腹部或胃部反覆發作性或持續性的疼痛或不適,常伴
脹氣、早飽、
腹脹、反酸、噁心嘔吐等癥狀,病程超過1個月以上可能是
功能性
消化不良。
以慢XX程,
周期性發作(
發作期與緩解期相
互交替)
節律性疼痛為特點,
上腹部疼痛(
鈍痛、
灼痛、脹痛或
劇痛,可被
制酸劑或進食緩解),並有上腹脹滿、噯氣和反酸等癥狀,發作期可伴有上腹部局限性
固定的
壓痛點,壓痛較輕,腹壁柔軟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
消化性潰瘍。
食管癌、
賁門癌等手術(胃
切除食管胃吻合術)后,在進食后出現反酸、燒心等癥狀可能是食管胃吻合術
後遺症,進食后採取半
卧位睡眠是預防反流的有效方法。
藥師指導與提示
根據
患者的
主訴,其對疾病的
判斷是正確的,建議除選用推薦的非
處方藥物外,還要
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學會放鬆
心情,避免精神緊張,生活安排要有規律。
減少進餐量,
肥胖者
減肥。
不吸煙,不喝酒及含酒精或咖啡的飲料,不喝
濃茶。
避免進食
柑橘類
水果、巧克力、
薄荷、油膩食物、
洋蔥和辛辣食物。
放鬆腰帶,吃飯後至少2~3小時內不要躺下或上床
睡覺。
抬高床的上部,使胃內容物不易反流入
食道,可以
使用床墊伴侶(mattress genie)等
產品。
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布洛芬、吲哚美辛、
保泰松及皮質激素類藥物。
如出現規律的上腹部疼痛(
飢餓時或進餐后)或嚴重燒灼感,應去醫院就醫。
急性、重症
腹痛,應去醫院就醫。
胃酸過多在胃內發生腐蝕作用,會出現
吞酸、反胃、吐酸的
現象,甚至造成
胃潰瘍或
十二指腸潰瘍的嚴重後果,是不可忽略的。 其醫療方法,一般是復用
鹼性藥物,如小蘇打等,但中和的效用只能暫時相安,不久胃酸又要
分泌過多,若用鹼
性葯反覆中和,更能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無異火上加油,另外,也有人加入
甘草汁飲用,而近來發現,服用甘草汁過多,會有
血壓升高與
尿量增加的副作用,所以還是不用較佳,下面介紹幾種較安全的
療法。
【驗方一】 啄木鳥一隻,去羽毛,
清理內臟,洗凈放入烤箱,烤至焦酥為止,與
烏賊的甲骨一同放入
研缽中,磨成粉末,每次取六克的粉末,用
開水沖
泡服下。每天服用二次。 胃酸過多,飢腹痛、飽腹痛、吐胃酸,服用這種處方,對胃有好處。傳說這種
藥品能
治愈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甚至能治
癌症。烏賊的甲骨有收斂、制酸的作用,可用來治胃酸過多的疾病。
【驗方二】 據本草載
紅茶"能
開胃健脾消食",有調和及收斂酸分泌過多的作用,
綠茶對輕微
泛酸者很適用。
【驗方三】
牛奶為本症最適宜的
食品,兼吃米粥和麥粥更佳,確能達到制酸的
效果。
【驗方四】 某患者罹胃酸過多症,每當胃內空空時,飢腸轆轆,胃即隱隱作痛,接著
出冷汗,難以支持,后以
奶粉兩匙和甘草末一匙為
比例,用開水
沖服,不放糖,每天喝三至四次,一個月就痊愈了,此物于痊愈后應停服,只要注重日常
飲食即可
調養得很好。
【驗方五】 如果餐后吃少量
生薑,就可將胃酸過多的癥狀治好。生薑一次不可多吃,吃多了,不但吃不下飯,且
對眼睛有損害,由於胃酸過多是屬於慢XX,治療時要慢慢來,否則欲速則不達,。至於病好后,吃不吃生薑都無所謂。這時胃能完全
吸收,食慾增加,胃酸過多的疾病即能
根治。
【驗方六】 用旱
三七五分,研末,瘦
豬肉四兩,切成片置碗內,將旱三七放肉上,加半碗清水,入鍋蒸熟,湯肉一起吃完,隔日吃一次,病輕者三五次即可治好,重者十余次定能痊愈。此方又可治胃酸過少、
胃下垂和消化不良、胃
神經痛等致病,均有奇效,但是婦女
懷孕或是來經期間不可服用。
【驗方七】 將
烏賊骨,磨成粉末,每次吃一至二分,以
白芨十至二十分煎湯送服。 也可至
中藥鋪買四兩,經研成細末后(去硬殼),分為二十包,每次飯後服一包,一星期后就不再
吐酸水,再繼續服用二個月后,即可痊愈。 烏賊骨含有
磷酸鈣、
碳酸鈣、膠質、有機物質及
氧化鈉等,古今中藥集成內說它"為制酸葯,對胃酸過多、胃潰瘍等有效"此外,其
研磨后之細粉,撒佈於
傷口,具有
止血的
功效。
【驗方八】
紅蘿蔔也可治胃酸過多症,此因其為
鹼性食物,汁多
味甘,有中和作用,紅蘿蔔須深
紅色,下端和上端差不多大的,味甜
水分也較多,吃時為防細菌,應洗凈后表面擦鹽用冷開水衝下即可,細嚼一隻后,胃酸會
恢復正常,如果絞成汁,則
療效甚微。 此物既可
治病又兼
美容效果,也可增強
體力,真是一舉數得。
【驗方九】 一切的
豆類,都有制酸作用,其中尤以
黃豆最佳。
【驗方十】 喝普洱茶對較嚴重的吞酸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據本草載,普洱茶的功能,能開胃、散
風寒、溫中、治反胃。
【驗方十一】 每夜服三粒番仔姜(即小
辣椒),開水送下,連服一周,共服二十一粒即愈。對男女老少各種
胃病,特別是胃酸過多患者更有療效。
【驗方十二】 有一患者,
腸胃老是不舒服,只要多吃一些,腸胃就不正常,少吃,又挨不住餓,卻用老
蘿蔔乾治好他的病。 每餐煮飯時,切三四片(約一兩左右)之陳年蘿蔔乾,洗凈蒸
瘦肉,瘦肉約二兩左右,放少許水,吃飯時吃,持之有恆,不但可強化腸胃,而且體力亦增加不少。
手足常感
刺痛的人需要泛酸;
服用泛酸可以對即將來臨的緊張狀態和現有的緊張狀態提供抵抗能力;
為
過敏症困擾者、
關節炎患者、服用
抗生素者和服用
避孕藥的婦女應注意補充泛酸。
缺乏症:
低血糖症、十二指腸潰瘍、
血液和
皮膚異常癥狀等都是缺乏泛酸的表現。
禁忌
胃酸過多者飲食有五忌:
一忌 冰凍和
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
飲茶、湯不宜過熱。
二忌 吃多量
味精、酸辣及過鹹的食物。飲食中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薑和
胡椒,可
暖胃和增強胃
粘膜的保護作用。
三忌 吃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
蔬菜不要半生。
四忌 飲食沒有節制。宜少吃多餐,避免飢餓疼痛,若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
餅乾。
五忌 飲酒和咖啡。特別是酒,對胃刺激過大,會使潰瘍惡化。
反酸的危害
①燒心(常在進餐后、彎腰、平卧時發生,尤其在進食油膩食物、巧克力、咖啡、酒後,在胸骨后、或自上腹部到咽喉部,甚至向背部放XX,燒心在飲水、進食、服用止酸劑后緩解);
②食管痛(胸骨后緊縮樣、刀割樣疼痛,常可向腹背頸部及臂部放XX);
③吞咽痛(吞咽較熱食物、酒或檸檬類飲料時感到胸骨后燒灼樣疼痛);
④吞咽困難(長期反酸可在進食時有胸骨后梗阻感);
⑤呼吸道癥狀(反酸損傷咽喉部或吸入肺部后,可出現間歇性聲嘶、咽痛、慢性咳嗽、哮喘、嬰幼兒吸入性肺炎等)。